虎頭鞋造型設計藝術分析
時間:2022-09-26 10:29:26
導語:虎頭鞋造型設計藝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虎頭鞋設計與構成藝術的關系。方法:以旅游工藝品造型的形式美法則為切入點,介紹構成藝術的形式美法則;以虎頭鞋產品為設計載體,深入詮釋構成藝術的形式美在旅游工藝品虎頭鞋造型設計中的應用。結果:研究如何將手工技藝與藝術設計統一結合,創新地域特色旅游工藝品新思路。
關鍵詞: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工藝品;構成藝術;形式美;造型設計
隨著80、90、00后的消費觀念趨向個性化、風格化、地域化,區域特色旅游工藝品的同質化、雷同化、劣質化已經遠遠喪失個性消費群體的購買信心。但隨著國家對工業設計發展和設計服務的大力扶持,重視國土品牌文化創意產業的崛起,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的文化創意產品備受消費者關注。于是,返璞歸真的意境[1],文化產品背后的精神命脈,對于設計者來說,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與設計顯得非常重要。[2]
一、常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虎頭鞋文化
作為江蘇常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虎頭鞋是出自常州市天寧區虎頭鞋協會的特色旅游工藝品,2016年該協會被評為中國社會組織評估4A級(如圖1)?;㈩^鞋,視為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制作的童鞋,因其鞋頭呈現虎頭造型,故稱為“虎頭鞋”。以用料講究、工序繁多,技藝精湛而聞名長江三角洲。每雙虎頭鞋要納千針以上,工藝繁瑣,基本制作工序六道:打袼褙、納鞋底、做鞋幫、繡虎臉、掩鞋口(滾口),上鞋底。從設計圖案到納鞋底,從設計鞋面造型到繡花,除掌握多種手工藝技法外,還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才能做出與眾不同的虎頭鞋。由于虎頭鞋外形美麗精致,鞋內柔軟透氣,用料環保透氣,能促進孩子足底的健康發育成長。民間更有新生兒穿虎頭鞋辟邪等功能而深得廣大民眾喜愛。
二、虎頭鞋設計與構成藝術的關系
(一)旅游工藝品造型的形式美。旅游工藝品,是消費者在旅游過程中的物化產物。旅游工藝品常常代表著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情懷。要達到工藝品外觀精美、造型獨特,使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就必須遵循構成藝術的形式美法則,即形式美原理的具體化。形式美法則是人們在長期社會勞動中不斷總結出來的經驗,而旅游工藝品則是人類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創造出的頗具藝術性、地域性、紀念性的旅游商品。只有遵循形式美法則,才能創造出完美的旅游產品,顯示出美輪美奐的藝術價值。[2](二)構成藝術的形式美。1.形式美。人們把人類在創造美的事物具象化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稱之為形式美。眾多學者認為,研究與探索形式美,對于從事藝術與設計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為形式美就像是設計者創作過程中美的衡量標準,同時增強觀賞者對美的感知能力,從而更好地指導人們去創造美的新事物。掌握形式美,有助于能夠讓更多的人自覺地運用美的原理(標準)展示美的內容和形式,達到美的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2.形式美法則。構成藝術的形式美經典要素主要有:(1)對稱與均衡;(2)對比與調和;(3)節奏和韻律;(4)比例與尺度。除此以外,根據現代人和特殊人群對審美標準的提升,形式美還有包括穩定與輕巧、聯想與意境等因素。[3]作為旅游工藝品設計者,僅僅憑借產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做文字創意產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借助構成藝術中的造型元素和形式美法則進行地域性風格鮮明的產品開發。通過特色旅游工藝品作為地方特色標簽,呈現出別具一格的造型效果包括形態、色彩、質感等,深入挖掘具有一定文化價值和審美情趣的地域旅游工藝品。[4]由此可見,成為地域特色濃郁的常州旅游工藝品虎頭鞋設計,需要遵循構成藝術的形式美要素,但促使虎頭鞋設計進化的最關鍵因素,筆者認為應該是造型設計。(三)虎頭鞋設計與構成藝術的關系?;㈩^鞋設計與構成藝術就像形式美中的對比與調和的關系。眾所周知,構成藝術的設計方法是所有藝術設計領域實踐的基礎之法,而虎頭鞋設計屬于產品設計中的具象表現類型之一。造型設計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從產品自身到產品包裝都離不開造型,更離不開構成藝術的實際應用?;㈩^鞋設計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因地域色彩鮮明而設計個性突出。而構成藝術的形式美是協調所有旅游工藝品造型設計的基礎,在虎頭鞋設計中是否應用得當,將直接影響著產品的造型成敗。
三、構成藝術的形式美在旅游工藝品虎頭鞋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構成藝術源自于德國包豪斯學院的構成教育,自上世紀初引入中國,被譽為中國設計教育的“圣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包豪斯的構成教育精髓已經深入中國各大藝術高校,并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設計理論體系。[5]構成藝術的課程不再受制于“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而是統稱為“設計基礎”并在三大構成的基礎上融入了“光的構成”,成為中國特色的“構成藝術”。這在桂林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吳筱榮教授的《構成藝術》一書中明確體現。有的藝術院校根據“設計基礎”課程的性質和特點,以及在設計領域中的應用劃分為“二維設計”與“三維設計”兩塊教學內容。(一)二維設計的形式美在旅游工藝品虎頭鞋造型設計中的應用。1.平面構成的形式美應用:二維設計中的平面構成,主要研究在二維平面上按照一定的秩序創造出的新的、美的視覺形象。表現形式美的構成形式主要有:重復、近似、發射、空間、漸變、特異、密集和對比[6]八種,在旅游工藝品設計中是極為常見的。以常州虎頭鞋棉鞋為例(如圖2),整體造型采用仿生設計[7],即以“虎”的圖形作為造型元素加以夸張、變形高度提煉,形成具有裝飾藝術的視覺美感。其中,虎眼的構成形式十分豐富,即可以看成是單元形或骨骼的重復構成,也可以看成是近似構成,甚至還可以看成是發射構成。分別以“睛”和“眼”中“點”和“面”的綜合形成單元形,進行重復并以對稱形式有序排列產生重復構成。事實上,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自然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只眼睛,說明萬事萬物都是相對而言。因此,虎眼的構成也可以看成是近似構成。眾所周知,成語“畫龍點睛”,是以“睛”為中心的視覺焦點。那么,虎眼中的“睛”也是整個虎頭鞋造型設計的視覺焦點,存在強烈的視覺沖擊,產生離心發射的視覺效果?;⒀鄣膱D形設計十分巧妙,黑白分明,與平面構成中的黑白對比不謀而合。黑白原本就具有強烈的哲學意味,使用黑白作為虎眼設計,更能彰顯虎的形象——虎虎生威。民間把旅游工藝品虎頭鞋作為新生兒辟邪之用,旨在保護一方子孫世代平安,意義非凡。2.色彩構成的形式美應用:色彩的對比與推移、解構與重組,對比與調和是色彩構成中的形式美主要因素。其中以對比與調和尤為重要,重在強調色彩變化而組合的和諧色彩。通常在色彩的對比調和中,色相、明度、純度(即色彩三要素)可能都處于對比狀態,這樣的色彩更能給人以活潑、生動、鮮明的視覺感受。而色彩關系要達到某種既變化又統一的和諧美,更多的是需要遵循形式美的某種規律組合來實現。(如圖3)常州虎頭棉靴的造型設計,色彩既豐富又不乏統一和諧。既有紅與綠互補色(180°)對比,又有黃與綠鄰近色(60°)對比,更有黃與藍的對比色(120°)對比,色彩對比大膽而極具民間手工藝特征?;㈩^棉靴以大面積的紅色暖色為主色調,不但體現中國紅的喜慶與祥和,而且達到色彩的統一協調。常州民間有姑姑做虎頭鞋送侄兒的習俗,一般為三雙:頭雙藍(取諧音“攔”),寓意攔住災禍、平安健康;二雙紅,旨在辟邪,寓意鴻運當頭、吉祥富貴;三雙紫,旨在祝福,寓意萬紫千紅、福星高照。(二)三維設計的形式美在旅游工藝品虎頭鞋造型設計中的應用。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柳冠中先生曾經提出:設計的目的是提升生命品質。筆者非常贊同柳先生的這一觀點,并認為,旅游工藝品設計的目的是傳承文化,提升精髓價值。而提升精髓價值最直觀也是最有效的設計方法,就是產品本身的造型設計。三維設計的形式美不同于二維設計,顧名思義,兩者的維度不同,形式感和造型方式自然也不同。三維設計的形式美更注重立體造型效果,一般通過三維形態的“點”、“線”、“面”和“體(塊)”進行造型設計,同時兼顧更多的材料、質感等因素的表現。(如圖4),虎頭鞋設計進化產品——“壁鞋”掛件,其形式美感不僅體現對稱與均衡,而且還賦予產品比例與尺度、節奏和韻律。從微型虎頭鞋主體到中國結配件都是對稱形式,其美感往往會給消費者帶來審美趣味的滿足。虎頭鞋對稱的特點就是整齊、統一,具有極強的規律性。與此同時,產品自身的造型是否優美,也需要一定的比例關系。例如產品的各個局部中,如果所有的主要尺寸中都存在相同的比,就會產生很好的比例效果。在“壁鞋”掛件設計中,虎頭鞋形體部分與整體掛件的比例、配件局部與整體數量上的比率關系,體現出整體造型的形態美感。此外,節奏和韻律的應用也是掛件設計的精妙之處,從虎頭造型的五官到配珠編織的有規律地周期反復或交替,產生強烈的韻律效果。事實上,“壁鞋”取自諧音“辟邪”,純手工打造,因小而難以批量制作,工藝師沒有五十載的虎頭鞋制作經歷,恐怕連一只鞋都無法完成。它的工藝之精湛、造型之靈巧,寓意之美妙,讓人嘆為觀止!(三)虎頭鞋設計與材料形式美。三維設計中的材料是三維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的特性將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視覺、觸覺乃至味覺感受。在設計產品的表現材料時,必須首先考慮它的質感[8],內在特性及象征意義這三種因素。一雙地道標準的虎頭鞋全部由手工縫制,須有打袼褙、納鞋底、做鞋幫、繡虎臉、掩鞋口、上鞋幫、扎虎須、上鞋帶等十幾道工序,選材十分講究。不同類型的虎頭鞋制作材料各有不同,但主要用材有:棉布、絲絨布、平布、紅繩、金線、錦緞、虎項毛、虎頭8字花邊,海棉等,使用這些不同纖維材料的質感打造純手工紡織物,能夠充分體現親切、溫暖,柔軟之感。比如棉布給人以柔軟、溫暖的效果;絲絨布給人以舒適、親切的效果;錦緞布給人以絲滑、高貴的感受。通過不同種類布料、線繩的質感結合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技法,虎頭鞋系列產品選材既考究又十分環保,深受年輕情侶、兒童和老人們的喜愛。
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設計理論、設計史專家王受之教授2018年4月曾經在《中國現代設計六十年之我見》主題演講中說過:工匠的核心是精益求精。對設計專業學生的要求是讀書學品位、學創意,更要學工匠精神!比如:設計專業可以依托常州政府創辦的工業設計的集聚園區,對接常州的制造業,全面深度的校企合作,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效探索并實踐產品造型設計“產教結合、項目引領”的人才培養模式。[9]通過對常州非遺虎頭鞋設計的造型研究,呼吁更多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潛心做工匠,傳承非遺文化、弘揚地域特色,將手工技藝與藝術設計統一結合,為創新本土特色旅游工藝品拓展新思路。
參考文獻
[1]周卉卉.時尚產業設計發展態勢輪回—返璞歸真[J].設計,2016(2):76.
[2]饒倩倩,許開強,李敏.“體驗”視角下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研究[J].設計,2016(5):31.
[3]吳筱榮,吳國強.構成藝術[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20—48.
[4]孫琳.旅游工藝品設計中的構成藝術形式美[J].旅游論壇,2012(5):118—121.
[5]孫琳.從美國的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得到的感悟[J].設計,2015(12):92.
[6]李丹,馬蘭.平面構成[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7:40—68.
[7]孫琳.旅游工藝品設計中的仿生造型藝術[J].設計,2013(2):172.
[8]孫琳.軟裝設計中的肌理藝術[J].設計,2016(1):108-109.
[9]康晨,陳景普.“對接產業、依托園區”創新產品造型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設計,2016(1):139.
作者:孫琳 陳景普 周卉卉 單位:1.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 2.上海大學
- 上一篇:藝術家在藝術市場的位置及作用
- 下一篇:科技引領技術創新加速消除瘧疾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