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阻滯分泌論文
時間:2022-02-18 01:42:00
導語:神經阻滯分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隨機選擇老年擇期手術患者(>65歲)30例,ASAⅡ~Ⅲ級,年齡65~78歲,肝腎功能基本正常,高血壓≤中度,心電圖示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全。手術部位包括下腹部手術7例,會陰手術5例,下肢手術8例,前列腺電切10例。
1.2麻醉方法:選擇L2~3或L3~4穿刺行腰麻硬膜外聯合神經阻滯,腰麻用藥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10%Glucose)1.6ml。給藥前常規擴容200~300ml平衡液及參附注射液20ml。手術結束前硬膜外注入1.5%利多卡因4ml。
1.3觀察指標:使用Datex(芬蘭產)多功能監護儀監測并記錄觀察并記錄患者入室平靜后、給藥后5min、10min、15min、30min、60min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變化,并觀察患者有無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加重等心電圖變化。30例患者分別于入室后麻醉前、給藥后30min、60min和術畢肘靜脈取血5ml,加入含有抑肽酶10ul,EDTA-Na220ul的試管中,離心取血漿使用北方免疫研究所的放免藥盒,國產2008G型γ閃爍儀測定血漿腎素(PRA)、血管緊張素(A)和醛固酮(AL)含量。
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作統計學處理,各項指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自身對照組間均數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患者麻醉后生命體征平穩,平面上達T10,下達S,各觀察指標均無明顯變化(P>0.05),血壓下降幅度均<20%,SPO2均在96%以上,術中均未發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加重等心電圖改變,具體見表1表2。
表1患者麻醉前后生命征變化(略)
給藥前后患者各觀察指標無明顯改變(P>0.05)
表2手術患者血漿ANP、PRA、AE和AL變化(略)
給藥前后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給藥前后比較有極顯著差異(P<0.01)
3討論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是一類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廣泛存在于多種組織。RAAS在生理情況下對血壓調控、水鹽代謝起著重要作用,而在病理情況下,特別是組織中RAAS增加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肌肥厚、血管中層硬化、細胞凋亡、心衰等密切相關。A-Ⅱ不僅本身具有強烈的心血管作用外,對其他內分泌系統,如兒茶酚胺系統、內皮素等的相互影響也很顯著[1]。圍術期持續的神經內分泌的活性增高不僅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水、鈉潴留加重心臟的前后負荷而進一步抑制左室功能,還直接損害心肌加劇心衰的惡化,其活性水平直接與患者的預后有關。
我們臨床檢測發現,腰麻后老年患者腎素水平明顯降低,血管緊張素及醛固酮水平雖有所降低,但不顯著。可能與腰麻后腎臟血流減少有關。由于RAAS是維持血壓循環穩定的重要因素,尤其高血壓心臟病患者[2],最近大量研究表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可以大大減少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心梗、腦卒中的發病率[3],而腎素又是RAAS生理轉化的限速酶。因此腰麻可以通過抑制圍術期腎素水平,起到心腦重要器官保護作用,減少圍術期并發癥。
傳統觀點認為老年人脊麻平面擴展快,加之心血管調節能力差,容易發生低血壓[4],因此廣大麻醉工作者在選擇老年人脊麻時非常保守,大多傾向于選擇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全麻(心功能較差者)。
我們臨床觀察發現,經過預處理,所有患者腰麻給藥后,血壓下降幅度均<20%,均在正常生理范圍,而且沒有一例發生呼吸抑制現象。綜合分析,CSE同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以下優點:①作用確切,阻滯完善,硬膜外麻醉在實際應用中,往往由于操作問題或者硬膜外腔組織分隔等原因,造成神經阻滯無效或阻滯不全;②節段可控性強,注藥后可通過調整體位,達到單側阻滯或平面控制在T10以下;③用藥少,不易發生局麻藥毒性反應。同氣管插管全麻相比,無需占領氣道,免除了老年患者插管反應和拔管反應,減少了術后心肺并發癥,而且靜脈復合用藥量少,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機率。
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發現老年患者脊麻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由于老年人心肺功能較差,給藥前,宜小劑量擴容,200~300ml平衡液;②給藥前,可給予小劑量參附注射液20~30ml,參附注射液是中藥復方制劑,主要成分為紅參、附子等,含有多種活性物質的人參皂甙、烏頭類生物堿,具有益氣活血、回陽救逆固脫的功能,研究表明參附注射液有強心、擴冠、擴張外周血管等作用[5],有利于緩解腰麻對患者循環的抑制作用;③注藥后及時調整體位將平面控制在T10以下;④老年人對麻藥敏感,用藥量宜少(8mg),而且最好使用重比重藥液,這樣避免了輕比重給藥造成的平面過高而且平面容易通過重力調整。
總之,腰麻硬膜外聯合神經阻滯對老年患者神經內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在老年患者中應用,具有作用確切、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小等優點,但應注意擴容及平面控制等綜合處理。
- 上一篇:靜脈鎮痛及呼吸功能論文
- 下一篇:腦出血觀察論文
精品范文
2神經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