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探討MSCT在冠脈成像中的注意事項
時間:2022-07-23 08:46:00
導語:獨家原創:探討MSCT在冠脈成像中的注意事項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msct)冠狀動脈成像在篩檢冠心病患者及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冠脈內支架術后評價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對18例患者行MSCT冠狀動脈成像,通過回顧性心電門控的薄層數據采集和心臟扇區圖像重建算法以及二維和三維圖像重組獲得優良的冠狀動脈圖像,并結合臨床進行影像分析。結果:18例患者中,4例正常,8例左冠狹窄,2例單純右冠起始部狹窄,1例右冠開口起始于左冠主干且發育細小,3例經DSA內支架術后隨訪復查均未見再狹窄。結論:MSCT冠狀動脈成像在篩檢冠心?。òo癥狀者)患者及行DSA冠脈內支架術后評價中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篩檢;冠心病
MSCT技術的應用給臨床帶來了極大的進展,它的快速掃描明顯地減少了運動偽影,在一次屏氣中即可完成整個臟器的、大范圍掃描,還可獲得不同層面的薄層圖像,因而提供了早期檢出和鑒別診斷的能力,尤其在心臟的檢查上有了突破性進展,對冠狀動脈及其病變顯示清晰,這種無創檢查為臨床篩檢病人和術后影響學評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冠心病的檢查方法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兩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CAG)為常用檢查方法,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指標,為有創檢查,并有一定的并發癥。多排螺旋CT冠脈成像(MSCT),為無創傷性檢查,通過造影增強及三維重建可以顯示冠脈管腔的大小,直接評價冠脈有無明顯的狹窄。本文對36例臨床疑診冠心病患者159支血管同時進行了MSCT和CAG檢查,旨在探討MSCT對冠心病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以冠脈造影(CAG)結果為金指標,采用64排螺旋CT對100例疑診冠心病患者的冠脈主干及主要分支400節段進行重建和分析,評價其診斷冠心病的靈敏性和特異性。結果:64排螺旋CT能清晰顯示冠脈主干及分支狹窄、鈣化、開口起源異常及橋血管病變,對冠脈狹窄性病變的診斷準確性高,診斷冠脈病變的靈敏度96.37%,特異度96.14%,陽性預測值95.88%,陰性預測值96.6%。但對慢性閉塞性病變診斷性的準確率稍差,靈敏度50%,特異度96.77%,陽性預測值62.5%,陰性預測值94.73%。結論: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對冠脈狹窄病變、橋血管、心肌橋、支架管腔均顯影良好,對鈣化病變診斷率優于冠脈造影,可以作為冠心病高危人群無創性篩選檢查及冠脈支架、搭橋術后隨訪手段。
以冠脈造影(CAG)結果為金指標,采用64排螺旋CT對100例疑診冠心病患者的冠脈主干及主要分支400節段進行重建和分析,評價其診斷冠心病的靈敏性和特異性。結果:64排螺旋CT能清晰顯示冠脈主干及分支狹窄、鈣化、開口起源異常及橋血管病變,對冠脈狹窄性病變的診斷準確性高,診斷冠脈病變的靈敏度96.37%,特異度96.14%,陽性預測值95.88%,陰性預測值96.6%。但對慢性閉塞性病變診斷性的準確率稍差,靈敏度50%,特異度96.77%,陽性預測值62.5%,陰性預測值94.73%。結論: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對冠脈狹窄病變、橋血管、心肌橋、支架管腔均顯影良好,對鈣化病變診斷率優于冠脈造影,可以作為冠心病高危人群無創性篩選檢查及冠脈支架、搭橋術后隨訪手段。
1.2方法
利用MSCT的高速螺旋掃描(0.42s/轉),通過回顧性心電門控的薄層數據采集和心臟扇區圖像重建算法以及二維和三維圖像重組可獲得優良的冠狀動脈圖像。在檢查前常規測量患者體重以確定對比劑用量(成年人2mL/kg)并做過敏試驗和心電圖檢查。對中重度心律不齊者,不適合檢查;若心率過快,檢查前30min口服“倍他樂克”使心率控制在50次/min~70次/min;平靜狀態下,注射碘海醇后閉氣行觸發掃描,注藥速率4.0mL/s~5.0mL/s。
2檢查過程中注意事項
1)呼吸訓練
吸氣幅度:中度(同正常呼吸的吸氣幅度一樣,忌深吸氣),切記叮囑患者每一次呼吸的幅度要保持一致,防止在增強掃描時,因病人呼吸過深或過淺,丟失應有的檢查區域。屏氣情況:盡管真正的掃描時間可能僅僅不超過10s,但還是應該囑患者屏氣時間在15s以上,在患者良好屏氣的同時要求患者胸腹部要保持靜止狀態,切勿運動,避免圖像產生運動偽影。在患者進行呼吸訓練的同時,觀察其心率和心律變化情況,如患者在屏氣狀態下誘發心率過快或心律不齊,應推遲檢查。
2)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身高、體重等),以往病史(搭橋、支架等),認真向患者講解檢查中的正常反應,如造影劑注入時因流量大會使患者產生全身的發熱感,避免因病人感覺發熱,產生緊張,致使心率加快,影響檢查質量。
3)患都采取仰臥位,中心線位于胸鎖關節,雙臂上舉于頭的兩側,避免產生偽影。
4)電極片粘貼位置
左上、右上位于第二肋間,右下位于第六前肋間或以下,連接ECG導連,使掃描區域無電極片、導聯線干擾,觀察ECG信號,要求ECG基線平穩,R波清晰,無雜波干擾。
5)為保證檢查過程中靜脈通路的可靠性,預先4.0ml/s的流速注入20ml的生理鹽水,通過試驗注射觀察靜脈通路是否通暢有效也是防止注射過程中造影劑外滲的方法之一。
在18例患者中,其中4例正常,8例左冠狹窄(左前降支近端狹窄5例;左回旋支狹窄3例),2例單純右冠起始部狹窄,1例右冠開口起始于左冠主干且發育細小,3例經DSA內支架術后隨訪復查均未見再狹窄。上述11例狹窄病例中,其中僅6例經DSA證實病變狹窄>75%已安內支架;1例左冠狹窄并冠狀動脈鈣化較明顯;4例冠狀動脈成像正常者,其中有3例經DSA證實無狹窄。
3選擇恰當的掃描方式
1)在定位相掃描完成后,應該先進行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平掃:起始于氣管隆突,終止于心臟的膈面,左右各大于心外緣兩側10mm~20mm,上緣包括胸骨外緣。目的:觀察冠狀動脈輪廓、大致范圍,管壁鈣化情況。選擇冠狀動脈CTA掃描的范圍:以左冠狀動脈上緣10mm~15mm為起點,以心尖下緣10mm~15mm為終點(若為觀察橋血管,起點應位于主動脈弓以上10mm~15mm)。增加掃描范圍是防止病人因吸氣幅度的不同,丟失應有的檢查區域。
2)增強掃描前準備
首先,確定選擇合適的重建方式:如支架術后選擇支架重建方式等。其次,確定感興趣區層面:同于增強3D冠狀動脈掃描的起點層面。最后,增強前再次對病人作呼吸訓練,觀察其屏氣對心率的影響,再次確認病人心率是否合適于冠狀動脈增強掃描。
3)增強掃描
以4ml/s流速注入非離子造影劑(350~370)mg/ml,64排CT總量為55ml~75ml,16排CT造影劑用量要根據測定的峰值時間正確計算,通常為90ml~115ml,隨即以同一流速注入30ml~40ml的生理鹽水。注射同時啟動對感興趣區進行連續動態掃描(早期延時8s,以減少患者接受的放射線劑量)。(2)當升主動脈CT值上升至130HU~150HU時,作為增強掃描的觸發點進行增強掃描。啟動觸發后,請病人吸氣后屏氣。若患者因緊張或屏氣導致心率變快(80次以下)或出現心律不齊,可適當降低管球旋轉速度和降低螺距以提高時間分辨率,部分彌補其對圖像質量的影響。
4)有報道認為在冠狀動脈CT檢查過程中適當使用硝酸甘油有利于改善圖像質量。硝酸甘油的藥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擴張。它的不良反應有頭痛、眩暈、反射性心率加快、體位性低血壓等。方法分為舌正給藥和口腔噴霧給予藥兩種,同時需監測血壓和心率的變化。國內經驗是:用低濃度造影劑時服用硝酸甘油可以提高圖像對比度,但同用高濃度造影劑所得到的圖像相比差異無顯著性,同時由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及反射性的心率加快反而會影響檢查過程的穩定和增加后處理的難度;用低濃度造影劑而未服用硝酸甘油所得到的圖像對比度,和用高濃度造影劑所得到的圖像質量相比差異有顯著性。
4個性化的后處理重建
1)左冠狀動脈在心臟舒張早期血流量大,而右冠狀動脈在收縮晚期血流量大,各支血管在心動周期不同時相獲得各自最佳的圖像質量。如右冠脈普遍早于左前降支和回旋支,三支冠狀動脈最佳時相范圍在心動周期的40%~80%之間。我們的經驗是心率控制在70次/min時,選用75%期相即可獲得比較優良的圖像。原因考慮是此時心臟搏動接近舒張中期,處于相對靜止狀態、搏動偽影最小。
2)盡管掃描前對患者進行解釋,仍有少數患者在最后增強掃描時因意外因素導致心率明顯波動,甚至心律不齊,對后期重建、診斷造成困難。此時,可以選用不同重建成方法和針對不同期相進行重建,在上述因素影響不大的前提下,有時也能獲得可以用來診斷的圖像。但需要強調的是,個體化重建方案費時費力,需要大量后期工作,并且受重建工作人員經驗。
參考文獻
1.KennedyJWComplicationsassociatedwithcardiaccatheterizationandangiography1982(1)
2.SchmermundA.RensingBJ.SheedyPFIntravenouselectron_beamcomputedtomographycoronaryangiographyforsegmentalanalysisofcoronarystenosis1998(7)
3.魯錦國.呂濱電子束CT評價終末期腎病患者心血管鈣化[期刊論文]-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5(3)
4.RaggiP.CallisterTQ.CooilBIdentificationofpatientsatincreasedriskoffirstunheraldedacutemyocardiacinfarctionbyelectron-beamcomputedtomography2000(8)
5.HongC.BeckerCR.HuberAECG-gatedreconstructedmulti-detecterrowCTcoronaryangiography:effectofvaryingtriggerdelayonimagequality2001(3)
6.潘愛珍.甘毅.陳濤.鄭建忠.黃慧玲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應用研究[期刊論文]-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4(9)
7.趙紹宏.聶永康.蔡祖龍.趙紅.楊立冠狀動脈疾病多層面螺旋CT成像初探[期刊論文]-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02(8)
8.TanenbaumSR.KondosGT.VeselikKEDetectionofcalcificdepositeincoronaryarteriesbyultrafastcomputedtomographyandcorrelationwithangiography1989(12)
9.BeckerCR.KleffeT.CripinACoronaryarterycalciummeasurement:agreementofmultirowdetetorandelectronbeamCT2001(6)
10.方文春.袁旭春.夏麗天.邱潔玲16層螺旋CT血管成像檢查評價冠狀動脈搭橋血管[期刊論文]-中國介
-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意見
- 下一篇:律師責任保險制度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