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節育并發癥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3 03:48:00

導語:計劃生育節育并發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劃生育節育并發癥研究論文

摘要:調查了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實施30年以來,節育手術并發癥人群的基本情況。幫助計生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全面提升計劃生育服務水平,為人民做好事做實事。提出了建議和意見,解決受術者的后顧之憂。

關鍵詞: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并發癥

為貫徹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建立和諧計生,幫助計生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全面提升計劃生育服務水平,特別是統籌城鄉發展,為人民做好事做實事,筆者特做了此次調查。

一、基本情況

奉節縣位于渝東三峽庫區,幅員面積4099平方公里,總人口1037732人,轄31個鄉鎮,387個村(居)委會,人口自然增長率6.32‰,已婚育齡婦女203693人,落實節育措施189950人,節育率93.06%。地域屬山大坡徒,立體氣候,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十分落后,屬國家級貧困縣。

實行節育措施30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落實絕育手術84500人,其中:輸精管絕育75000人,輸卵管絕育9500人,由于各級黨政高度重視和計劃生育部門的共同努力,每年開展2—3次集中優質服務活動,30年以來全縣累計少出生人口約50萬人,由于實施節育手術近期并發癥在施術醫療單位治療,遠期并發癥由各鄉鎮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酌情解決的政策,造成部分并發癥患者未妥善解決醫療費進而多次進京和向市級有關部門上訪。

二、節育手術并發癥的鑒定及管理

近幾年來,在縣委、縣府的高度重視下,計生部門對全縣已施行節(絕)育手術的患者進行調查摸底,對施行節(絕)育手術后身體不適的經本人申請,鄉鎮計生辦調查,計生服務站或衛生院的醫生檢查鑒定確有并發癥者轉縣級醫院進行了免費檢查鑒定,縣級醫院聘請泌尿科、婦產科、外科、內科等有經驗的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組成鑒定小組按國家計生委辦公廳1990年9月12日“關于印發《節育并發癥管理辦法》和《節育并發癥鑒定辦法》的通知(計生廳字〔1990〕172號)”,從2004年起至2007年共檢查鑒定5976人,其中男性4722人,女性1254人,對縣級條件受限和不能作結論的轉市計生研究院司法鑒定所檢查鑒定,屬節育手術并發癥383人,占受檢人數6.4%,其中男性并發癥298人,占77.8%,女性并發癥85人,占22.2%。按疾病程度上分為輕度233人,占60.8%,中度86人,占22.5%,重度或部分喪失勞動力54人,占14.1%,喪失勞動力和致殘6人,占1.6%,需要手術取環4人,占1%。按疾病分類:節育器異位及變形斷裂需要手術取出4人,占1%,輸卵管絕育術前無生殖器炎癥,術后短期內出現直接有關的急性盆腔感染,因治療不徹底使癥狀、體征持續存在或病情反復發作,婦科檢查和B超檢查存在陽性體征有72人,占18.8%;節育術后出現下腹疼痛,經盆腔靜脈造影證實為盆腔淤血癥1人,占0.26%;人流不全經子宮吸刮術后出現周期性下腹疼痛、子宮探查造影和宮腔鏡檢查證實宮腔粘連有4人,占1%;人流術子宮穿孔和多處腸管損傷、修補造漏現腸粘連1人,占0.26%;輸卵管絕育術前神經正常,節育術后出現恐懼等精神疾病經三峽中心醫院、萬州精神病醫院診斷為歇斯底里(轉換型)多次住院治療3人,占0.8%;輸卵管絕育腹部切口疝1人,占0.26%;輸精管絕育后自訴結扎處疼痛,經檢查有明顯壓痛之單(雙)側痛性結節144人,占37.6%;輸精管絕育后單(雙)側附睪瘀積150人,占39.2%;輸精管絕育后單(雙)側睪丸萎縮3人,占0.8%。

根據病情不同分別提出治療方案到指定醫療機構治療,治療經費按輕度、中度、重度每月縣補助醫藥費40元、50元、80元實行承包給并發癥患者,超支不補,節余留用的辦法,縣計生委每年從財政補助的事業費中解決20余萬元撥付給鄉鎮計生辦發放給并發癥患者。對家庭特別困難由鄉鎮村(居)委會給予重點幫扶。如新民鎮畢某,鎮政府出臺文件每年解決幫扶資金1000多元,民政社會救濟600元,幫助發展種養殖業,鎮計生辦每年解決1000多元家庭生活補助,2007年縣計生委特殊補助1400元,鎮政府將男方按復員軍人解決定期定量補助。

三、存在的問題

這批并發癥大多數是在1973—1993年期間采用“一安、二扎、三引刮”的行政措施,每年層層下任務必須完成,年終考核獎懲,大部分是鄉鎮施行的手術,由于當時的基本醫療條件和實施手術人員的技術水平等諸多因素,一部分從絕育手術后就出現并發癥基本喪失重體力勞動和正常的家庭生活,如大樹鎮青連村龔某絕育術損傷了雙側輸精管動脈血管,現雙側睪丸萎縮不能捫及,造成家庭夫妻感情不和致使夫妻長期分離。部分手術后長期炎癥、疼痛,這些人年齡大部分都在40—70歲之間,手術后的并發癥狀況日益嚴重地顯現出來。如公平鎮桃李村談某,竹元鎮高治村的吳某人流術造成子宮穿孔、腸管膀胱多處損傷,修補造漏,當時在縣人民醫院住院半年之久,后在縣計生指導站住院治療半年,現留下長期腸粘連,嚴重時出現腸梗阻,住院治療醫藥費用全部由計生事業費中報銷。鎮、村每年解決幫扶資金1000多元幫助發展生產,解決家庭的實際困難;新民鎮中嶺村畢某,竹元鎮小塔村張某施行輸卵管絕育術后患歇斯底里(轉換型),每年都要住精神病院治療,昂貴的醫藥費給家庭經濟帶來沉重負擔,加之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國家補助的醫藥費和救濟又十分有限,這部分并發癥是計劃生育工作的犧牲者,也是計劃生育工作帶來的一群弱勢群體。

四、幾點建議

筆者為計劃生育作出貢獻的弱勢群體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各級黨委、政府對計劃生育并發癥要予以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計劃生育并發癥患者及家庭救助機制和長效工作機制,切實解決這批人員的醫藥費和家庭的實際困難,使之讓其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和扶助,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實行計劃生育光榮,不吃虧、不后悔,年輕實行計劃生育,年老有社會扶助。

1.對農村并發癥患者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每年個人繳納部分(10元錢)列入地方財政統籌解決,治療并發癥開支的醫藥費據實報銷。

2.建立計劃生育養老保障制度,對絕育并發癥患者目前國內無特殊治療措施的如“痛性結節”、“附睪瘀積”等年老生活不能自理的,國家在生活等方面給予扶助,扶助金按人打卡發放。

3.對現有的并發癥患者列入低保對象,享受黨和政府的關懷。如白帝鎮2007年已解決并發癥11戶家庭中的48人享受低保待遇。

4.對城鎮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已退休、退職的職工的計劃生育并發癥的治療醫藥費應列入職工醫保范疇予以解決,醫藥費據實報銷,有關部門應出臺文件,職能部門予以執行。

5.積極探索并發癥的根治,如輸精管絕育術后的痛性結節,附睪瘀積,患者本人要求吻合的可考慮施行輸精管吻合術,盡量減少他們的痛苦。

(二)認真落實現行的生育政策,搞好計劃生育全程優質服務和知情選擇,盡力杜絕新的計劃生育并發癥發生,開展節育手術保險制度,解決受術者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朱淑芳,趙栓柱,畢桂榮,等)&"(例避孕節育手術并發癥分析)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1999,7(J)28-30

[2]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