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如何完備和優化治療方案
時間:2022-07-20 05:57:00
導語:談論如何完備和優化治療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診斷明確的病例與一時還未能確診的病例、對無并發癥的單一病種病人與患多種病癥的病人、對體質好的病人與體質差的病人等等,采用的治療方案或治療組合會有很大的差別。如何判斷所采用的治療方案或開出的醫囑,是否具有完備性及最優組合,做到有的放矢,藥到病除,要同時考慮以下五方面的治療,并使之有機組合或靈活配合,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1病因治療
這是治療疾病的根本,只要能除掉病因,疾病就會好轉以至治愈,是最理想的效果。那么,首先得找出病因,如最常見的肝炎,有病毒性、酒精性、免疫性、中毒性等不同性質的肝炎,而病毒性肝炎又分別由甲、乙、丙、丁、戊等不同類型的病毒所致,有些還是合并性的,因此病因治療是不盡相同的。如果找不出或者不清病因,那勢必給治療帶來不利,肯定無法收到最好的療效。又如慢性支氣管炎,可能由單一的原因引起,也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比如感染、過敏、抽煙或吸入有害氣體、粉塵等等,都需要醫生認真仔細地查找分析,盡可能把病因去掉,達到治本的目的。但致病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以至于有些病,目前醫學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明確病因,如高血壓病、癲癇、某些腫瘤,不明原因的疼痛、發熱等,對于這些病癥,就很難準確把握病因方面的治療了。
2對癥治療
顧名思義,對癥通常是針對病人比較突出而難以忍受的不適癥狀或表現,如疼痛、發熱、恐慌、狂躁、腹泄、失眠等進行處理的辦法。臨床上最常見,必須慎重地進行相應的施治,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及對身體的危害,但絕不是所謂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不是每一個病人一出現癥狀就馬上用藥,應作具體的分析,對非用藥不可的一定要用;對可用可不用者,盡量不用;對尚待觀察病情變化中的病人,如果沒有生命危險或對身體有較大損害時,可適當等待選擇時機用藥,以免影響對病情演變的觀察。對癥處理的用藥劑量、途徑、間隔時間等也都要十分講究,不能因為對癥而造成對身體的其它損害或對功能的影響。
3針對發病機理的治療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診療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在很多病已經明確了其發病機理,為有效治療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比如休克的主要發病機理是微循環的有效血循環灌注不足,因此必須使用一些疏通和改善微循環,增加有效循環血量、提升血壓的藥物,以改善血液和氧的供給,糾正休克。心功能不全是心臟自主搏動能力衰減,使心臟每搏輸出量不能滿足身體需要,要根據心衰的程度、急性還是慢性,及時應用針性強的抗心衰藥緩解心衰,改善癥狀體征,使其它方面的治療得以繼續。
消化性潰瘍是因各種原因使胃酸增多和/或反滲作用導致胃粘膜損害,要用抑制胃酸和保護胃粘膜的藥物,減少或避免胃酸對胃粘膜的反作用,使潰瘍好轉。還有高血壓病、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等,都需要從發病機理方面去進行治療,才能使病情穩定好轉或治愈。
4支持治療
患病時間較長或不能進食的病人,一些重癥嘔吐、腹瀉的病人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或身體虛弱等,應給予支持治療,可進行胃腸外營養補給或口服補充營養,主要是水和三大營養物質的支持治療,也有一部分病人需要輸血或血漿等。這點也比較重要,因為病人的一般身體狀況差,其它的治療是不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的,對病情的好轉穩定有著不利的影響,所以還應當重視支持治療,以保證其它方面的治療發揮效用,提高和增強病人的體能,從而提高治愈率。
5補充治療
主要是針對病人身體缺乏某些所需物質而出現的病癥。如腳氣病是缺乏維生素B1所致,只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B1,病情就會好轉;對缺鐵性貧血要補充富含亞鐵的補血藥;低鉀者要補鉀;生長發育慢的缺鋅患者,要給予含鋅豐富的食物或用些含鋅的藥物等等??傊@是最為直接的補充治療方法,只要把人體內缺乏的物質補充足夠了,病就會好轉而愈。但要注意觀察,正確掌握補給量,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上述治療可歸納為對因、對癥、支持、補充及發病機理,在對每一個病人治療時,如能同時考慮到這五方面的治療,根據診斷及病情,對病人需要的治療用藥和治療手段都能及時用上,那么該治療方案就具有了完備性,而并非是說對每一個病人,都需要同時具備全部五方面的治療,當然,如果病人的病情需要同時用到全部五方面的治療,那么就應該全部用上。比如一個貧血并發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對因治療要使用敏感有效的抗菌藥物,積極控制感染病灶,消除病毒血癥;對癥要提升血壓、吸氧、控制發燒或保暖等;發病機理方面要改善微循環,保證足夠的有效循環血容量;必要的輸血,補充血液有效成分;適當的支持治療。對這個病人而言,這就是完備的治療方案,即需要治療的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并及時地用上了藥。須要強調的是,不要遺漏了任何需要的治療用藥,也不要多余的任何用藥,而必須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治療,所用的每一種藥或治療手段都是病人病情所需要的,這才是最完備的治療方案。
所謂最優組合,就是在完備治療方案的基礎上,根據診斷和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狀態或不同病情時段以及患者原有的體質狀況等因素,對用藥或治療手段的先后程序及時間選擇點,都要進行綜合分析考慮,使每一種用藥或治療手段都是合理得當的,并選擇最優最適宜而副作用或不良反應最小、病人依從性最佳治療用藥或治療手段,組合應用的藥物之間有互補或起相加促進作用,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而不是相克、相互抵銷或起相反作用,更不是組合應用后不良反應加大,對患者造成損害,同時應能縮短療程,減輕病人經濟負擔。總之,組合治療方案應能充分發揮最佳的治療作用,提高治愈率。
該文是作者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總結歸納而成,對臨床治療具有一定的實用指導意義,只要時刻牢記住這五個方面的治療理念,按照循證醫學理論,利用最先進最有效的治療技術,對病人進行個體化辨證施治,就會在具體處理每一個病人時,都能實施最完備及最優組合的治療。亦可用這種方法去評價和衡量任何治療方案,是否具有完備性及最優化組合功能。
- 上一篇:貫實管理部安全月情況小結
- 下一篇:農村小學參與式教學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