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教育模式改革

時間:2022-02-18 03:45:00

導語:高校英語教育模式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英語教育模式改革

總書記在第三次全教會上特別強調“努力辦好各級各類職業教育,是一篇大文章。”為了落實江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把職業教育這篇文章做大,做好,通過教育結構調整,一批新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應運而生。經過社會多渠道投資辦學,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教育結構不斷完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尤其是2001年12月我國正式加入WTO,成為世貿組織的正式成員以后,我國的高等教育面臨著空前的挑戰。而外語,特別是英語不僅僅是人們交流和溝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還是國際競爭的武器。英語是當前國際上各行各業進行交流的主要語言。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特別是外語教學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外語人才的單位越來越多,而且對英語的聽、說、讀和寫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低”,所花時間和代價與教學效果不相適應的問題,畢業后的學生無法正確用英語進行交流。所以,進一步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的呼聲日益高漲,大學英語教育的徹底改革勢在必行。

一、樹立正確的大學英語教學理念,加強職業教育的現代化

傳統上我國的高校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依然較多地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培養。不少學校教學模式單一,盡管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但許多學生聽力和口語能力提高不大,與社會需求有差距。造成這些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學校搞應試教學,把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與畢業證掛鉤,學生關心的是最后的分數而不是學到的真實的英語知識。這就形成教師上課時講知識、語法較多,學生下課后主要在背單詞,做習題,而忽略英語技能的提高,造成“啞巴英語”現象的產生。

現代化是職業教育邁向21世紀的必然走向。職業教育的現代化,就是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變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大膽吸收和借鑒國內外職業教育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育觀念落后,管理體制僵化,辦學形式封閉,不能適應整個觀代化的要求。

大學英語如何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需要我們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育觀念,切實聯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妥善處理好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的關系,把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樹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的思想,重視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要采取新的教學改革模式授課,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改革方向,打破“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聽說并重,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并將口語融合到精讀課的教學之中,強調綜合應用能力的整體提高和協調發展。處理好聽、說、讀、寫、譯的相互關系,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分類指導,分級教學,使不同水平的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二、構建恰當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改革和完善大學的英語教學管理

職業教育是培養實踐應用人才的重要途徑。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應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全面的職業技能,一定的創造能力,較強的應用和發展能力。書本理論知識只是對這種專業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因此,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滿足學生的需要,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設置存在一些弊端:在課程的價值取向上,忽視課程本身的創新價值,課程目標缺乏對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明確要求與具體規定;課程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現實,不注重教師的課程開發核心主體的地位與作用,更不注重學生作為課程主人的地位和課程開發主體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英語課本的編寫上,有的教材重視了時效性,卻忽視了示范性,所選文章的錯誤率較高;有的教材注重單元的主題性,卻忽視了整體難度的循序漸進性;有的教材難易程度忽高忽低,使學生覺得無從把握。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因此為了適應和滿足英語大綱的要求,我們就要逐漸調整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豐富教學內容與種類,可以推出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課程,供學生修習。教材的更新要體現新的《教學要求》,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質量,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突出趣味性、實用性,從而改革和完善大學英語教學。

三、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多年來,我們的外語教學模式相對陳舊,教學手段相對落后,一直保持著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手段落后,而且多數是大班上課,滿堂灌,筆記加作業,完全是傳統的單向式的課堂教學。特別是在擴大招生以后,這種狀況更加突出,據兩年前對340所高校調查表明,40人以下的教學班只有37%,三分之二的高校的英語教學班都是40人以上的,甚至有20所高校教學班人數都在80人以上。這種教學模式與方法,既不利于調動和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是違背語言學習規律的,更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傳統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信息接受量小、方式單一,學生沒有真正的語言體驗、訓練和實踐的機會,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未能有效達到提高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目的。在教學手段方面,對有助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錄音、錄像、電視、網絡以及多媒體課件等的推廣措施和力度不大,不重視改善教學條件,設備簡陋陳舊,影響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教學模式的改革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苯虒W模式的改變不僅僅是教學活動或教學手段的轉變,而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轉變。

教學模式改革應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應體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則;在技術上應是可操練、可實現和易操作;應能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

因此,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合理利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應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推廣的重要教學模式。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著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采用折中教學法(ec-lecticism),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以及不同的教學對象進行擇優選用,將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和適應不同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從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性,注重教與學的互動。

當前,制約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學方法滯后。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在很多的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還是低估了興趣的作用,一味地堅持說教法,在課堂上機械地、經驗主義地照搬照抄理論,使得課堂教學不倫不類,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教師應該及時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突出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重在啟發、引導以及互動式語言交流,為學生創造足夠的語言實踐和交流的空間和時間;精心設計課外互動,積極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創造的語言環境;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開展網絡教學,創新教學方法;突出能力測評,要以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出發點,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適應發展的需要。基于計算機技術的英語教學已經發展到能夠在INTERNET、校園網、局域網或單機上為學生提供聽、說、讀、寫、譯、互動交流等全方位個性化教學的高級階段,推進基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技術條件已經具備。

學校要重視教師身教作用,教師要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嚴謹的教學態度,細致的工作作風,崇尚科學和吃苦鉆研精神。教師要互相聽課、評課,進行教學研究,實行集體備課制度。教師要采取實際而有效的教學方法,既保留學以致用的傳統,又要融匯西方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科學手段,重視傳統又力求改革創新,尊重原則又不拘一格。

四、改變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發揮大學英語教育的特點

一些學生的學習習慣存在很大問題,中國學生往往是把英語分成詞匯記憶,語法,聽力,說課,閱讀和寫作,把知識劃分地零零散散,這是英語學習不充分的原因。學習一門外語所需要的語言環境以及這種環境的缺乏嚴重地阻礙了中國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還有,他們通常都是勉強進行聽說的練習。這就導致了中國學生的“啞巴英語”。

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成功需要教育者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我們可以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發揮無線電臺、院廣播站和語音室的作用,無線電臺每天定期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聽力節目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英語節目,在語音室多安排一些聽說課;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舉辦英語文化藝術節,要讓藝術節成為學生們展示英語技能的平臺;安排一些英語演講,英語書法等各種形式的競賽,對優勝者予以獎勵;還可以采用香港以及國外的原版英語和科學教材,借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為了全面發展和開發學生的潛能,學校還可以開設多門自選課程。教師制訂教學計劃時要從文化的角度去考慮,而不再是簡單的語法教學。要時刻教育學生如今不會電腦和英語的人是不能生存的,把英語教育滲透到各個角落,從而培養學校的英語教育特色。

大學應該鼓勵學生們在日常交流中經常使用英語,在課堂上教師也應該用英語的魅力和興趣吸引學生。而學生們最好嘗試做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大學英語教學是一門科學,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逐步地展開和完善。只要我們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態度,只要我們按語言教學的規律辦事,以科學的現代語言教學理論為指導,改革教學方法,有教育者和學生的共同協作,大學英語教育的改革必然會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