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知識性問題在英語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及應對
時間:2022-02-18 04:47:00
導語:非知識性問題在英語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及應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英語新課程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國內各級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就是為這課程改革培養新型教師的。新型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課堂教學藝術,具備現代教師的基本素質。而大學的教學法課程就是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
但是如果沒有具體的實踐鍛煉,理論也就難以掌握。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所能得到的實踐鍛煉主要是試講。試講是師范院校教育專業學生在畢業前進行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它可以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從理性認識上升到感性認識,在嘗試中檢驗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找出自己的不足,為未來的教學工作做好準備。
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學生都普遍存在著一些典型的共性的不足,即一些非知識性問題———他們缺乏基本的課堂教學藝術。試講之前每個學生都花了時間認真準備,但是,他們準備的只是課堂上要講授的語言知識,一些非知識性問題,如教態,語言,板書等方面的問題則考慮不多。
1.教態方面。(1)面無表情,眼睛只在備課教案和黑板之間移動,不看或不敢看學生,師生沒有眼神交流。(2)手勢過于頻繁,尤其在講英語時,似乎沒有手勢就說不出話,有些手勢動作不夠大方自然,動作拘謹。(3)站姿僵硬,有人站在講臺上幾乎不動,自顧自地講話,不敢隨意走動。
2.語言方面。(1)聲音太小,像自言自語或又像說悄悄話,下面基本聽不清。這類同學大都面無表情,不看下面,課堂無氣氛。(2)語速偏快,只顧把內容講完,不講究停頓,不留時間給學生思考反應。(3)語氣平淡乏味,整堂課從頭至尾無激情,無感染力,學生無興趣,積極性調動不起來,無法互動。(4)課堂語言不簡潔流暢、拖泥帶水,說漢語時,“嗯”、“然后”之類的字眼太多,說英語時,“now”、“then”之類的詞反復出現,聽得很不舒服。
3.板書書面。(1)板書條理性不強,內容無編號。所講解的單詞、短語、句型沒有量化,沒有編號,或者一、二、三與1、2、3混用。看不明了。(2)書寫無規律,重點、難點不突出,哪里空就往哪寫,寫不下就擦,一堂課下來主要內容基本己擦掉。(3)字體太大、太小或太輕。字太大,寫不了幾個字,頻繁擦黑板,堂課內容不連貫。要么字太小太輕。學生看不清楚,干脆不看,板書失效。(4)字跡大小不一,英文不整齊,不符合英文書寫要求,或大小寫不注意,偶有該大寫而小寫,該小寫卻大寫的情況。
二、試講中非知識性問題原因分析
這些試講中表現出來的非知識性問題嚴重影響了試講效果,筆者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談話、分析之后,發現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差異。初上講臺角色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學生一躍而成老師,站在陌生的位置(講臺)面對熟悉的環境(教室),最容易產生緊張情緒:擔心自己講不清楚,擔心會出現備課時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這些都是試講學生普遍存在的緊張心理。
2.性格差異。性格在學生試講當中也有一定的影響。性格開朗的學生比較放松,教態比較自然,聲音普遍較大,書寫隨意。而性格偏內向的學生拘謹,緊張,不敢進行眼神交流,聲音不大,甚至手有輕微顫抖。書寫時,字體偏小。另外發現,城里來的學生膽子要大些,農村來的膽小居多。
3.興趣差異。雖然學的是教育專業,但部分學生對該專業無興趣,不打算從事教師職業,他們在試講中的表現普遍不如那些愿意去做教師的學生,立志要做教師的學生表現較出色,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喜歡使他們會努力去做的更好。
當然,影響學生試講效果的還有其他因素,如英漢雙語的混用,基本功不夠,缺乏實踐,自信不足,心情不佳,試講中的意外等等問題。
三、解決試講中非知識性問題的對策
1.教態。教態是一項特殊的藝術,指教師上課時出現在學生面前的整體形象,包括面部表情,手勢和身體姿勢三項。在教學中,利用體態語傳遞方式能加強教學信息傳遞的真實性、形象性和科學性,加強對學生各種感官的刺激,從而促進他們對教師傳遞信息的深刻理解。第一,樹立自信,坦然面對自己的緊張。要正確認識自己,明白緊張是正常的。當內心感到緊張時,可做深呼吸。不要與這種不安的情緒對抗,而是體驗它、接受它。第二,改善性格,積累經驗。較內向的人或經驗不足者,應注意鍛煉和改善自己的性格,多參加體育、文娛以及各種集體和社會公益活動。第三,做好充分準備。教學工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每一節課都要經過教師課前的認真研究,精心設計和周密安排,這就是備課。
2.語言。語言是指教師的課堂口語,它不同于一般的說話,是一種藝術。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是音量適中,語速適度,節奏抑揚頓挫,語流流暢自然,表意準確生動,淺白通俗易懂,形象具體生動,聲音清晰悅耳,富于啟迪性。備課時應該將講課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關鍵性句子、承上啟下的語言都寫進教案,反復斟酌,熟記于心。其次,堅持學習,要知道口才是平時積累的,我們看電視,看報紙,看書,交談,這些活動都是拓展話題的源泉。經常記錄一些有用的內容,時間一長,你會發覺自己的思想豐富了許多,語言表達也更自如。
3.板書。一個好的板書,就是一篇“微型教案”,能夠將教師的教學思想,學生的學習過程清晰地展示出來。
因此,板書不僅是一種教學技能,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在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了解和掌握板書藝術。
第一,語言精練系統,條理性強。板書要能真正反映出精煉核心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一目了然。
所以,教師應注意把握好板書內容的順序,板書的時機,板書的位置。提綱挈領的板書應該一直保留到講課終了。第二,表意準確,具有啟發性。板書濃縮概括后的內容要求完全準確,非常恰當地表達原意。切不可把精煉和濃縮簡單地理解為內容寫半截再加一些刪減號。注意:通過省略或丟空的方式隱去的內容,應該是教師有意讓學生自己憑借教師的講述去領會、去思考、去聯想的內容,由此來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啟發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設計巧妙,美觀大方。板書設計要求構思精巧,既突出重點難點,又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只有匠心獨運的巧妙設計才能真正發揮板書的輔助作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板書的內容要美。所用的字、詞一定要準確無誤,絕不允許出現錯別字。
板書中的字詞、句子、簡單的圖形、簡筆畫,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啟發學生聯想。其次,板書的形式要美。包括布局結構,書法,繪畫等。這要求教師要書寫規范。此外,教師的板書也應該時常有所變化,提綱式板書、表格式板書、詞語式板書、圖示式板書等應交換使用,不能一成不變。
還可以適當地運用彩色粉筆來提示重點難點,以吸引學生的眼球。必要時若能畫一手簡筆畫,更能為板書的形式美潤色不少。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文中所提到的非知識性問題其實就是課堂教學藝術問題。
這些問題可能不會影響教師課堂知識點的講授,但無論從哪方面看,這種沒有藝術性的課堂都是單調乏味,毫無生機的,都不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勢必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解決師范生———未來教師試講中的非知識性問題,即課堂教學藝術問題,很有必要,勢在必行。
- 上一篇:司法所相關職能
- 下一篇:農工辦推進農村創新發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