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加強英語教育效果探索

時間:2022-02-18 05:11:00

導語: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加強英語教育效果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加強英語教育效果探索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時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師生關系,是社會關系體系中一個多因素的關系體系,既反映了社會經濟、政治、道德關系,又包含有為達到教育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教與學的關系,也有情感行為的心理關系等;師生關系必然同一定的經濟基礎相聯系并為之服務。

在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的大部分時期教師處于“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是主宰、是權威,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關系必然體現著“師道尊嚴”。到了后工業經濟時代,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對個性發展的要求已日益強烈。教育途徑的不斷拓寬,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現代化、利一學化.以教師為主體的活動舞臺已逐漸被學生占領〔因此.!!J的師生關系勢必遭受強烈的沖擊甚至瓦解。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人,原本只在城市和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教育改革也開始波及到農村,特別是農村丘陵和山區。這些地區長期由于經濟落后,人們的思想觀念以及教育觀念都還固定在古老的方式、方法之中,教師們的教學觀念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固定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主體當中,因此,農村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從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更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教育的過程是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的發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優化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

英語這門學科是我們學生走向世界的開啟之門,它可以加強我們與外界世界的了解,建立起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如果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能夠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教師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學習英語營造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讓學生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積極優化師生關系,英語教學必定會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時展、教育改革的必然,是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效果的必然選擇。

二、新型師生關系構建的理念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偷悅。

三、對影響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因素的分析

知識的傳授渠道在不斷的拓寬而感情的大門卻在不斷的縮小,這不是危言聳聽。多年來因受“天地君親師”、“師徒如父子”和“嚴師出高徒”等傳統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沉重壓力下,師生關系被扭曲、師生對立的現象屢見不鮮,主要體現在:

1、“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在個別教師中仍然存在,他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對待學生,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同時部分教師在管理、溝通上缺乏藝術,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評代替教育的做法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得他們的行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師生間的距離,并造成學生的封閉心理或逆反心理。

2、在教學成績這座大山的重壓下,教師和學生都為“分”疲于奔命。不合實際的高要求,超負荷的作業量使得部分學生、教師在各方面的考核制度管理等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我們農村中學里,絕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從未學過英語,基礎差,底子薄,學起英語來較吃力,兩極分化較為嚴重,而部分教師對學習成績不甚理想、不聽話的學生諷刺挖苦,甚至變相體罰,使得那些學生受到排擠,個性、心理受到壓抑,找不到成功的陽光,于是煩學、厭學、逃學。一邊是負有責任心的教師在強制學生學習;另一邊是喪失選擇自由被迫學習的學生把教師的行為看成是壓抑、侵犯,久而久之師生關系緊張、尖銳。

3、由于農村教育的現狀較為落后,先進的教育設備、教育技術、教學手段、觀念、經驗和方法等的應用起步晚,我們大部分教師的英語教學還局限在—一臺收錄機、一臺投影儀。使得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寬,從學校教學渠道獲取信息的比例減低。而教師由于繁忙的工作獲取社會信息量相對不足使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降低。

4、成績至上的評價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無法得到落實,教師為了要成績,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使得部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人潛能被忽視了,也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

扭曲師生關系的因素有種種,但它的根源在于我們教育思想觀念的偏差和行為方式的不當。長此以往勢必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開展??梢哉f,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素質教育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

四、英語教學過程中,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幾點建議

幾年來,通過對英語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我們認為,要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經常找機會給那些所謂的“差生”進行認真地輔導,在思想上啟發和開導他們、在他們身上找出閃光點,并找機會在其他老師、同學們和適當的場合表揚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在進步,慢慢地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

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使其感受師生的平等,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分析“差生”們的性格、愛好,找原因,因勢利導,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愿、隱私權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學生,賞識學生。

3、對學生要有研究。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盡可能深人的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學生的社會、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一位教師得知班上有幾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就決定替他們向學校申請困難補助,當學校通知他們去領困難補貼時,看到他們那驚訝而又感激的神情,教師也感受到了分享幸福的快樂。

4、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白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我們學校有很多班級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輪流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獲得了學生的好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師生間被動的關系。

5、改變自己。師生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在于教師。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很多教師就是因為這點讓他們每到一個新的班級都會獲得學生的一片歡呼。其次,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在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再是獨奏者而應是伴奏者,舞臺的中心應該是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學生的監督者。這一點從我校開展的“雙主一本”教學模式和研究性學習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6、積極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作用,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同時、我們教師應該走下講臺,與學生“零”距離接觸;積極把先進的信息融人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使他們能接受到先進的、符合時代氣息的知識。

綜上所述,新型師生關系的確立更多的有賴于教師自身觀念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人格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有賴于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和時時刻刻的尊重。相信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將會迸發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教育效果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