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英語教育及人文精神培育
時間:2022-02-21 03:24:00
導語:中醫大英語教育及人文精神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孕育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同疾病斗爭實踐的產物。做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中醫文化蘊含了深刻的科學性、哲理性和倫理性,而大學英語是我國各高?;径奸_設的公共基礎課,教學范圍覆蓋所有的專業和系科,因此,在中醫院校如何在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強化中醫人文精神的培養并使其融會貫通,以有力地促進學生本專業的學習,便成為了值得每一名中醫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應考慮的問題。
一、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培養人文將身的重要性
1、使英語課堂充滿傳統文化
英語教學包括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兩部分,而文化是英語教學中得本質特征之一。在英語課堂中適當穿插一些中醫人文教育,可以既達到語言知識傳授的目的,同時也使語言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結合英語教學的特點,在課堂中營造準英語文化環境,從而煥發生機勃勃的英語教學。
2、使英語成為學生學好本中醫專業的需要
中醫人文精神的核心為“仁”。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說:“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善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以這種博愛的思想為基礎而培養的具有中醫思維的學生來說,在英語課堂中適量接受人文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加其學習英語的興趣,消除其純粹地把英語作為一門和自己專業毫無關系的科目來對待的態度。
3、使中醫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更加趨于和諧
對于中醫院校來說,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力弘揚中醫人文精神,是中醫校園建設的核心和主旋律。而英語教學本身是再受教育者在母語環境下學習其他國家語言的過程,他國文化語言規律和我國傳統人文精神必定有不同之處,如果能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以英語為載體弘揚中醫人文精神,就會縮小以中醫為專業的學生的陌生感,使大學英語和中醫其他科目更加融洽,以有力地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二、中醫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1、理念陳舊
許多中醫高校的大學英語教育仍受到傳統英語教育的因素制約,沿襲傳統模式。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在中醫院校整體教學里把英語和中醫專業完全割裂開來,在英語課堂上就只英語講英語,學生學學英語的功利性強,興趣不高,效率低下,陳舊的理念難以適應當下中醫院校的教學要求。
2、忽視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許多大學英語教師由于受到教育背景、考核制度、傳統教學方法及教學理念的影響,依然沿用語法翻譯法等傳統的教學方法。而這樣的教學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
3、教師缺乏中醫人文精神素質
普通的中醫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對于英語本身的交際更為熟悉,由于其自身專業的局限,大多數英語教師對中醫文化及其蘊含的深刻的人文精神所知甚少。他們對于抽象的陰陽五行、藏象、寒熱虛實等專業術語極其陌生。這樣的現實也造成了大學英語教師很少在英語課上穿插人文精神知識講授的結果。
三、如何強化大學英語課堂人文精神培養的思考
1、更新大學英語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以中醫文化為底蘊的中醫學理論體系、各家學說和診斷技術,無不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和東方思維的灼灼光輝。為適應中醫高校這種具有特殊文化內涵的需要,大學英語的教學理念必需更新,使其著眼于提高中醫類學生的綜合人文實用能力。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在課程體系設置上,立足英語教學的同時,配合中醫經典中人文精神的傳授,使得學生在完成大學英語的學習任務同時還能很好的掌握中醫人文精神的精髓。
2、改進大學英語的教學法,激發學生的人文興趣
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是關系到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率的直接因素,在教學方法上從知識型教學轉向技能型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主到培養技能為目標,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專業為出發點,緊緊圍繞其專業考慮改進英語教學,增加中醫人文知識的傳授。
3、加強大學英語教師中醫人文精神培養
非醫學類背景教師學習醫學知識,可以更好地熟悉醫學的內容和醫學的性質,把握醫學人才的特點和醫學的發展方向,從而彌補在教學課程中因為缺乏醫學知識而對所教授的相關課文的專業講解。英語教師通過自學、聽課、講座或上網學習中醫基礎知識,了解中醫文化內涵,突破狹隘性,博眾家之長,努力找出交匯點,從而使大學英語課堂煥發新的生機。
中醫院校要具有鮮明的中醫人文價值觀取向,大力弘揚中醫人文精神,多渠道塑造中醫院校文化特色,大學英語教學也不應游離這一主題,配合其他經典中醫學說共同促進我國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
- 上一篇:城鄉建設擴大就業情況調查匯報
- 下一篇:國家公務員履職工作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