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下英語課堂交際能力培養探析

時間:2022-12-07 11:18:55

導語:跨文化下英語課堂交際能力培養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跨文化下英語課堂交際能力培養探析

摘要:基于文化的影響作用,高校英語教師要重視英語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本文依據跨文化交際能力相關理論解析了英語課堂跨文化教學的現狀,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跨文化視域下英語課堂學生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跨文化;高校英語教學;交際能力

當前全球經濟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英語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全球性語言,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國際性語言,是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經濟競爭與文化發展過程中,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交際已然成為常態,這些都為現代高校英語教育提出新的課題。高校英語必然要更加關注于學生國際視野的培育、文化認同的提升及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輸出具有全球思維、能夠承擔跨語言溝通的優秀專業人才。因此,作為英語教育的設計者與執行者,高校教師要認真審視當前英語教育的現狀,并從跨文化視域來探析英語課堂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這將對英語人才未來職業成長起到良性引向。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相關理論基礎

跨文化交際,所指為不同地域文化下不同語言使用者之間形成的相互交流行為。這里的交際既有語言層面的直接交集,也有非語言類交往。不可避免地,雙方在世界觀價值觀及文化認知習慣等層面都存在差異性。而跨文化交際能力即與非本族語言使用者交際所需具備的能力,其一般是指人們于跨文化交際中對具體問題的處理能力,包括寬容的態度和根據話題、語境、文化背景恰當得體地使用語言的能力等因素??缥幕浑H能力涵括三大能力:一是跨文化交際認同能力層面,能夠理性認知文化之間的差異,善于在文化對比中反觀母語文化,辨析利弊長短,既要認清目的語文化的先進性,又要對母語文化的優越性保持充分自信。二是跨文化交際調適能力層面,能夠在文化接觸時,自覺克服對目的語文化的排異,能夠通過語言探討或文化學習等方式,加深語言了解減少文化對斥,提升心理調適的靈活性,從而實現有效跨文化交際。三是跨文化交際學習能力層面,能夠站在學術角度加強對目的語文化的了解、學習與理解,不僅掌握語言的使用原則,還能習得關于語言運用、語感培養的技巧,習得一定基礎深度的民族文化知識,使之具備初步的交際學習自主能力。

二、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跨文化教育是全球化發展趨勢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放置英語教育領域,高校教育正在聚焦學生符合交際需求的能力培養。不過由于文化觀念及認知上的差異,教師對于學生跨文化教育的選擇缺乏專業性與全面性,學生在交際領域缺乏足夠的應變及語言能力支撐。1.教育目標定位不夠科學。當前高校英語教育更加傾向于對學生未來就業的考量,將未來職業要求作為當下英語教育的總目標,導致教育對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相對疏離。就用人單位對于英語水平的界定來看,大多將英語是否達到大學四級并獲取證書作為硬標準。這對于高校英語教育的唯書本化、唯考級化形成強化與導引。圍繞就業而展開的英語教育,自然缺乏了課本理論轉化為實踐能力的納入。2.教育體系架構尚不健全。從高校英語教材來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我國以及國外文化、歷史、風土人情的介紹。不過教材中,并沒有列出較為系統化與專業的跨文化交際教學板塊,除了教學目標的導引缺乏外,其教學內容的支撐也相對薄弱。有的英語課程,教師只能從商務英語這塊找到跨文化交際的內容,然而也主要集中在生意往來、經濟交往。關于英語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差異對比,教師只能通過自身經驗與理解引導學生就現有文化介紹進行對比,難以滿足更多實踐場景的交際需求。3.教育存在思維定勢影響。這里的思維定勢,主要是母語的習慣性遷移。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自覺地受到母語文化習慣的影響。不過從語言結構、語法規則及話題習慣來看,英漢兩種語言存在顯著的差異。漢語的思維定勢,將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學習英語造成誤導,使得學生英語學習產生較大偏差性。而教師對于母語遷移的影響并沒有及時予以施策,導致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基礎不牢,產生負面隱患。4.教育思維方法亟待創新。傳統高校英語教育依然將專業課程課本作為核心化的教育依從,教師依然習慣于采用強化英語單詞記憶、強調英語文本翻譯,更加注重語言詞匯類教學、語言技巧類訓練,跨文化交際沒有得到應有重視。關于跨文化教學,教師僅僅是象征性地進行內容上的引入,且以了解與認識為要求,通過課堂講解、多媒體演示等形式單向傳授。這種教育方法難以讓學生體會到跨文化語境,學生對于跨文化交際只有概念上的認知,實踐感知有限,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僅能停留在理論層面。

三、跨文化視域下英語課堂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

1.精準定位跨文化交際教育目標??缥幕浑H教育目標的精準確立,必須從全球化視野來考量跨文化交際的素質需求,結合當前高校英語教育的現實,兼顧學生英語學習基礎。目標具體化可以從三層面予以探討。一是強化目的語文化學習能力。目的語文化是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文化傳統習俗的重要載體,唯有達到相當量的認知積累,學生才能在學習英語時減少母語文化遷移帶來的影響??缥幕逃仨氁匾曃幕g的差異性,引導學生通過常態化的了解與認知,培養其學習目的語文化的良好習慣與基礎能力。教師要重點將英語思維方式、禮儀傳統等作為英語文化學習的導引,激發其學習趣味性,提升學習主動性。二是培養理性的文化認知思維。不同的國家,其本族文化存在較大不同。高校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性認知英語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要求學生始終保持理性態度、寬容態度,善于發現異族文化的優勢,兼收并蓄、以長補短,進而在文化學習中增知、文化互融中進步。三是聚焦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全球化發展態勢下的英語教育,需要更加重視英語教育的實踐性,即利用所學英語知識發揮英語工具性角色作用。教師要幫助學生創造英語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與不同文化的英語國家人群交際的語言方式。同時,教師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學習的自主性,在提高跨文化交際價值的認識基礎上,培養其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2.構建跨文化交際能力訓練體系。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及興趣特點,展開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專項訓練。一是信息資源的獲取訓練。即通過教師示范與專項體驗過程,讓學生學會通過互聯網途徑甄選關于目的語國家發展歷史與文化習俗的各種資源,如視頻講座、文字材料等,這是資源積累共享的重要途徑。二是分析能力的專項訓練。教師可以先呈現某個英語國家的文化領域真實案例,并為學生提供N種事件解讀,讓學生將最貼近的答案選出來,并展開專項評價與訓練。該方法可以檢驗學生異族文化的辨析能力,是跨文化教學常見的訓練辦法。三是文化體驗的專項訓練。即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在其中感知思想認知的差異性,并從中理解文化傳統的差異。如讓學生角色扮演,體驗在接收到好友禮物時的情境。中國人一般在委婉羞澀、推辭再三的情況下才最終收下,且先收下禮后待客人離去才拆封。教師可讓學生根據美國人的習俗,讓學生嘗試直接收下禮物,并當客人面拆開禮物并禮貌性致謝。如此差異下的文化體驗,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美國文化的特點,學到跨文化交際技巧,進而在具體情境下即時調整交際策略,進而高質量完成跨文化交際活動。3.豐富跨文化交際教學內容方法。當前,跨文化教學需要創設學生更為興趣化的知識空間,并嘗試豐富的教學方法,以提升跨文化教學的有效性。一是擴展教材內容,豐富教育題材。教師要站在英語國家的視角,搜集符合西方人思想認知、行為習慣的內容,納入課程教材中,從基礎的語言問候、交際習慣開始,到固定話題的交流,內容深度與難度可隨著學生學習的推進而提升。社會語言學課程內容也可作為學生教育一部分。二是引入互聯網教學,利用多媒體等技術便利,將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及電影作為題材,開展討論式教學。如曾風靡電影界的《泰坦尼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中英文對照字幕版的視頻,并就Jack向已訂婚的Rose袒露愛意等具體情節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更有趣味地了解中美文化的差異。三是組織實境交流,利用院校外籍教師建立外國友人朋友圈,開展專題主題的文化活動,讓學生切身感受不同主題情境下中外文化的差異。而教師則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實時指導,并在活動結束后開展專題討論,讓學生有所得有所悟有所進。四是設立專家定期講座,主要對中外國家文化層面的差異進行對照解讀,并進行現場小問答、現場小互動,逐步消除學生英語交際心理障礙,減少母語遷移影響,幫助其正確得體參與跨文化交際。五是開展英語文化作品賞析課,主要選取英語國家的名小說作品,引導學生對名著開展名片段解析,并從中體會中外文化的差異性,逐步認識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差異化思維的作品。4.重視其他跨文化交際知識的了解。除了跨文化語言交際,現實中教師還應對其他文化類知識進行導入。如不同英語國家對于表達同一意思的動作存在差異,或以不同的體態來表示。如同樣傳遞“同意”的意思,印度旁遮普族是通過頭的前后傾仰來表示的,朝后使勁仰起則表示肯定,保加利亞則是左右擺頭來表示。而同樣動作不同的英語國家其表示的意思也存在差異,如中指食指交叉,在中國是說“10”,斯里蘭卡則解讀為“邪惡”,美國則認為是吉祥的意思。像此類知識,教師應該通過趣味性問答或解讀的形式引入,讓學生理解并形成學習跨文化交際知識的習慣性關注與主動學習,不斷積淀其英語實踐素養,培養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高校教師要重視基于課程教育的跨文化專項教育資源開發,利用學生對異域文化的興趣展開實境下的跨文化交際實踐活動,降低漢語文化遷移帶給其跨文化交際的負面影響,從多元層面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暉.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4.

[2]金虹.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5(11):80-85.

[3]陳新仁.新形勢下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及其培養研究[J].當代外語研究,2017(1):18.

作者:張靜 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