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企業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時間:2022-02-23 10:11:25
導語:工程企業成本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了我國各企業間競爭的重要手段,在企業運營活動中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應對其重要性予以高度重視。本文主要從我國經濟發展角度出發,探討了工程企業成本控制策略。
關鍵詞:經濟發展;工程企業;成本控制;策略
在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下,企業形成了新的經營理念,越來越重視本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積極探索有助于自身發展的手段,而要想真正促進該理念的發展,就必須不斷強化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含義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看,成本控制是企業成本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指的是企業一段時間內預先制定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工作人員根據自身的職責權限,在企業生產耗費前及成本控制階段,通過有效的措施手段來防范和優化影響成本的各類因素和條件,從而促進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簡言之,就是在系統工程的原理基礎上,準確計算、有效監督生產經營成本耗費情況,并且這還是深入發掘企業內部潛力及薄弱環節,探索節約成本渠道的過程。隨著現代市場競爭的越來越激烈,工程企業必須科學運行成本控制,以優化調整經營機制及其管理機制,從而提高企業整體利潤,節約成本費用,處于市場最前沿。從成本管理目標角度上看,企業決策層必須深入了解企業的資金流向,清楚知道哪一環節成本花費較高,以便及時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而節約成本費用。因此,企業決策層必須站在戰略高度上,從發展的角度審時度勢,保證自身決策的正確性,從而推動成本控制的有效運行。
二、基于經濟發展角度下的工程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1.成本控制跟不上市場發展形勢。從現代經濟發展角度看,工程企業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工程企業忽視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主體思想過于僵化,運用的控制模式陳舊,嚴重阻礙了成本控制作用的全面發揮。
2.對材料物資的控制不足,浪費嚴重。當前,仍有一部分工程企業未從根本上處理好成本控制問題,依舊沿用著過去粗放的管理模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缺乏完善的材料領用制度,如此一來,就發生了材料隨意進出工程現場的情況,并且材料散落一地,未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回收,材料發生丟失也無人管理,造成材料嚴重浪費。其次,由于材料工程師的專業性不高,導致材料的預計下料計算不準確,最終導致實際數據無法適應施工過程,很多加工好的材料只能作廢。另外,平面設計和工作布局缺乏合理性,造成材料的重復搬運,造成材料一定程度的損耗,并且材料搬運成本增加。
3.成本控制模式陳舊。由于企業對成本控制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導致管理層思想觀念滯后,現行的成本控制模式陳舊,直接影響了成本控制作用的全面發揮,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4.成本控制的決策能力差。加強成本決策對企業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在結合經濟發展角度考量成本問題過程中,應全面抓住企業規模、投資風險等進行深入分析,如果最后的分析結果與實際差距很大,那么,將帶來嚴重的決策失誤問題,進一步加劇企業風險。因此企業管理層和財務工作人員應積極參與成本控制決策全過程,只有互相配合協作才能實現最終的目標。
三、基于經濟發展角度下的工程企業成本控制策略
1.成本控制應緊跟時展步伐。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企業的良好發展作為支撐,而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發展水平,就必須有一套基于經濟發展角度的成本控制制度作為支撐。當前,企業應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趨勢構建適應本企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制度,不斷優化成本控制管理結構。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給企業帶來了諸多的發展要求,因此領導層應加強建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成本控制,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從而推動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運行,加快企業發展進程。
2.加強材料成本控制。施工材料成本在工程總成本中占到百分之六十,對材料成本費用的有效控制是工程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企業應全方位的對施工材料成本進行控制。一方面,材料的輸入與輸出環節;加強采購、入庫、保管等各環節的控制,切實保證材料輸入與輸出環節的科學性、合理性。另一方面,加強現場材料的管理;材料監管部門必須落實材料的發放流程,科學合理進行材料發放預算,有特殊情況時,應加大預算,深入分析調查,必須在沒有任何紕漏的情況下才可給予批準。此外,加大施工技術手段的創新力度,適當借鑒發達國家有效的施工技術,聘請專業水平高的工程師,爭取做到施工效率提升的同時還降低了施工成本耗損。
3.創新成本控制理論及模式。企業應盡快構建一套實踐操作性強的成本控制制度,不斷優化成本控制管理結構,發揮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我國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使企業面臨了嚴峻的生存環境,這個時候若依舊不重視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未及時構建相應的制度,忽視了成本控制理念及模式的創新,滯后于時展步伐,那么企業的發展規模將很難得到拓展。
4.強化成本控制監督力度。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評價監督機制是推動成本控制工作有效運行的關鍵,并且對成本控制工作人員起到一種約束作用,降低人為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企業制度有據可依,為內部控制營造良好的運行環境,切實提高內部控制工作效率。構建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成本控制評價與監督機制對企業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不僅保證了內部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而且涉及各項成本費用及開支,決定了企業的最終利益,所以企業全員必須對該機制的重要性有充足的認識。
5.強化內部控制及管理。企業應從經濟發展角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清晰劃分各自的職責權限,力爭實現預期的成本控制效果。一,優化控制企業資金使用過程,確保資金使用的合理性。二,從經濟發展角度出發,制定完善的控制政策,同時加強監督成本控制全過程,落實各項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成本控制執行效率,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手段予以處理。三,貫徹落實成本控制制度,強化企業內部監管及約束力度,是充分處理成本控制問題的核心方法。企業還應落實內部計算制度、財產物資審批、領報制度、財產清查制度、內部資金控制制度。
6.提高企業決策層與財務人員的成本意識。再好的制度與措施都需要人來執行落實,決策層與財務人員成本意識的高低與否直接決定了成本控制工作效率,因此提高決策層和財務人員的成本意識成為了當前企業必須完成的任務。決策層應充分認識成本控制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掌握與成本控制有關的理論、實踐等;財務人員應通過參加相關培訓來增強自身的成本意識,或者將加強成本意識和成本責任制及個人經濟利益緊密聯系起來,以此提高成本控制責任人的工作責任心,培養全員的工作熱情、創造性,自覺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從而滿足預期的成本控制要求。
7.確立成本信息系統。成本信息系統有助于強化成本控制工作效率,所以企業應以成本控制實際需求為著手點,遵循相應準則制定完善的成本信息系統。該系統涉及兩方面的內容:成本反饋信息系統和成本前饋信息系統。其中,成本反饋信息系統將財務成本信息作為核心點,處于整個信息系統的底層位置,主要記錄企業生產、勞務等過程的成本支出信息;成本前饋信息系統處于成本支出還未形成前的決策階段,將管理成本信息作為核心點,對科學確立成本管理目標具有保障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工程企業的成本控制是一項系統復雜的過程,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企業管理層必須從戰略角度出發制定并落實一系列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只有企業全員樹立正確的成本控制意識,才能真正促進成本控制制度作用的全面發揮,強化市場競爭實力。
作者:黃芳娥 單位: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朱寶忠.集團企業成本控制的戰略成本控制路徑[J].改革與開放,2010(12).
[2]艾巧莉.加強我國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0(19).
[3]楊志偉.新時期施工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4,(24):136-258.
[4]張經緯.施工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展望,2015(5):199-200.
[5]劉榮巧.淺析企業成本費用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2(06).
[6]鄔秋穎.淺談企業成本控制中的問題與對策[J].2010(22).
- 上一篇:網絡經濟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作用
- 下一篇:施工企業成本控制探究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