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易網冷鏈物流發展及成本控制
時間:2022-08-22 10:37:57
導語:鮮易網冷鏈物流發展及成本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生鮮電商因為其低滲透率、前景廣闊而被譽為電商的最后一片藍海,但由于發展模式不完善及冷鏈物流成本過高,目前生鮮電商多處于虧損狀態,鮮易網作為國內首家采用B2B模式的生鮮電商平臺,引起了多方關注。本文簡要介紹了我國生鮮行業的發展現狀,利用SWOT法分析了目前鮮易網的優劣勢及機遇挑戰,在此基礎上為鮮易網的發展提出建議。
一、生鮮電商行業現狀
(一)生鮮電商發展模式。目前生鮮電商的主要發展模式為B2C、B2B模式、C2C模式、O2O模式三大模式。C2C模式(客對客),其主要代表是傳統綜合電商平臺,如淘寶、亞馬遜等。其運營模式是平臺負責監管,引進線上生鮮賣家,由賣家自行負責貨物的配送。B2C模式(商對客),現在逐漸向B2B模式(商對商)轉換,其主要代表是垂直電商及農村直銷電商。垂直電商為保證貨源,一般直接去生鮮原產地采購,并自建冷鏈物流。農村直銷商則自有農場,自產自銷,具有供應鏈上的天然優勢。O2O生鮮電商模式(線上至線下),其代表是有實體店的企業,如沃爾瑪,利用線下體驗的優勢,客戶線上購買并盡快配送。其中,B2C模式曾是垂直電商中最為看好的模式,但曾獲得亞馬遜投資而風頭一時的“美味七七”倒臺,似乎給B2C模式生鮮電商潑了一桶冷水。鮮易網作為全國首家B2B生鮮電商平臺,采用平臺+自營模式,在這場生鮮巨頭的大戰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二)SWOT法分析鮮易網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1、鮮易網B2B模式的優勢(Strengths)及劣勢(Weaknesses)。優勢:(1)該模式面對企業,影響力更廣。(2)訂單集中,空載率低,容易控制配送中各環節的損耗。(3)企業與供應商、顧客建立統一的電商系統,節約采購成本和周轉時間。劣勢:(1)大客戶對品質要求更高,在采購及配送時需更加謹慎。(2)對冷鏈物流的要求較高,需把控整個供應鏈的速度質量,否則容易造成大規模的損耗。2、鮮易網的機遇(Opportunities)及威脅(Threats)。機遇:(1)政府對發展迅速的生鮮電商的重視,對生鮮農產品流通環節實行稅費減免政策,專門設置綠色物流運輸通道。(2)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客戶的消費習慣逐漸從實體店轉向網絡購物,為生鮮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機遇。(3)鮮易網是國內首家B2B模式生鮮電商平臺,比起B2C轉型B2B的電商企業更具市場優勢,競爭沒有B2C那么激烈。威脅:(1)生鮮易腐壞、保質期短,鮮易網的冷鏈物流基地雖然已覆蓋全國大多數冷鏈產品主要銷售城市,但依然不夠完善,無法控制其生鮮產品的損耗率。(2)鮮易網的冷鏈物流體系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但最后一公里冷鏈配送尚未完全攻破。(3)越來越多的生鮮電商由B2C模式向B2B模式轉型,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需要強大的資金流支持冷鏈物流建設。
二、生鮮電商冷鏈物流成本現狀
冷鏈物流成本始終是制約我國生鮮電商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報告統計顯示,生鮮配送和倉儲成本約占生鮮電商運營成本的20%-25%。我國果蔬、水產品冷鏈運輸率分別是20%、36%,冷鏈流通率分別為15%、40%,運輸腐壞率卻高達20%-30%[1],基礎設施運用率低,損耗率高,造成生鮮冷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鮮易網冷鏈流通率雖然高于同行,但仍遠遠低于歐美國家80%-90%的流通率。前期投入高,回收期長,是生鮮冷鏈物流成本所占比重大的又一因素。生鮮產品儲存對溫度有嚴格要求,建立大型冷藏庫、投入冷鏈物流保溫車、完善其設備等,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資金。從冷鏈物流發展規模來看,前期成本回收至少需要5-10年。
三、鮮易網發展模式建議
從生鮮的特點來看,線下體驗+在線支付的O2O模式是生鮮市場的首選商業模式,但簡單的O2O模式顯然滿足不了生鮮市場的需要,O2O模式在物流、庫存和供應鏈管理方面先天不足,無法解決用戶的信任問題,對線下實力和本地化程度要求極高,僅強調在線支付與線下體驗,對于生鮮市場的具體定位、市場需求以及用戶消費習慣缺乏清晰的概念[2]。而新興的B2B模式彌補了O2O模式的部分不足。但顯然單純的B2B模式同樣存在很大的問題,如無法很好地解決冷鏈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無法滿足客戶線下體驗需求。因此,將兩種模式相結合,是如今生鮮電商發展的良好模式。鮮易網可利用本身完善的物流及倉儲設備,仿照O2O模式,將地理位置相近的消費企業以“社區”為單位和附近大中型農場供應商連接起來,為每一個企業社區制作專門的購物網頁,依據后臺顯示的庫存量向各企業社區所在冷鏈倉庫配送。并且,鮮易網可設置類似于順豐嘿客的線下實體體驗店,收集個人客戶加入“社區購物網”中,利用社區團購的優惠折扣方式吸引更多訂單并分攤物流成本和倉儲費用。
四、鮮易網冷鏈物流成本控制解決方法
1、仿照社區O2O模式,將地理位置相近的消費者企業以“社區”為單位和附近大中型農場供應商連接起來,并設置前置倉,接到訂單時,從最近的采購地通過冷鏈物流運輸至該區域前置倉,減少轉運次數,降低轉運過程中的裝卸及損耗成本。2、提高對產品的分類、儲存、配送等整個供應鏈的管理,加強上下環節銜接度,減少空載率及損耗率。3、避免同城轉運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短板,采用自營與第三方物流相結合,充分發揮平臺自營冷鏈物流優勢的同時避免重復投資,將資金用于自己核心業務提升。
參考文獻:
[1]水木清華研究中心.2013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研究報告[R].2013(12).
[2]李鑫璇,楊美麗.舟山水產品電子商務市場建設初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26(5):78-79
作者:肖寒月 謝漓媛 單位:西華大學
- 上一篇:電力需求與經濟發展分析
- 下一篇:房地產開發項目成本控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