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規劃產業結構論文

時間:2022-03-04 02:05:22

導語:鄉村規劃產業結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規劃產業結構論文

1鄉村規劃的主要內容

1)場鎮規劃。對鄉村各類用地布局進行規劃,明確道路建設要求;明確鄉村生態環境保護總體目標,以及主要水體保護范圍;對鄉村綜合防災減災防疫系統和環境衛生系統進行規劃;明確地方傳統文化、特色文化的保護內容,對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特色風貌保護重點區域進行規劃,制定相關的保護措施;實施管線綜合管理,合理確定管線建設容量,對公用工程管線位置、管徑以及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進行規劃。

2)村莊規劃。鄉村村莊規劃要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在充分結合村莊聚居條件、資源狀況、交通狀況的基礎上,對鄉、村同步進行規劃編制。為保留村莊的原生態風貌,對聚居戶數少且具有原生聚落特色的村莊可不進行規劃;對具備良好聚居條件和交通條件的村莊進行規劃。村莊規劃要遵循尊重村民意愿的基本原則,采取柔性標準與剛性規定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規劃,其規劃內容主要包括公共設施、村民住宅、居民點空間布局、基礎設施、道路交通、景觀綠化、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規劃。

2基于產業結構調整視角下的鄉村規劃方法

在鄉村產業結構中,農業一直以來是基礎產業,占用農村大量勞動力;非農產業主要包括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生產資料供應業、農產品運輸業、農產品銷售業以及為農民生活服務的建筑業、工業和商業服務業。為了促進鄉村經濟發展,鄉村產業結構調整成為了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對鄉村規劃有著直接影響。在鄉村產業結構調整視角下,鄉村規劃的方法策略如下:

1)建立規劃組織管理機制。鄉村應設立規劃建設管理機構,配備專職規劃管理和監察執法人員,對規劃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使其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規劃建設管理機構要嚴格審批規劃編制,并加大規劃強制性規定的執行力度,不得在沒有編制過村莊規劃的地方審批建房,有效控制農民的建房行為。建立村級規劃監察隊伍,讓村民主任成為規劃監察協管員,形成市、鄉鎮、村的規劃監察聯動網絡,堅決制止各種違法行為。

2)確定鄉村規劃原則。在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鄉村規劃應遵循以下原則:其一,保護生態環境原則。鄉村規劃既要著眼于鄉村經濟發展,又要看重生態環境保護,力求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雙贏局面。在鄉村規劃設計時,要盡可能維持河流、綠地、樹木等自然環境的原貌,使建筑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創建具備當地特色的居住環境。其二,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原則。鄉村規劃要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改善村容村貌,通過鄉村規劃建設一個產業發展與內在文化相融合的現代化新農村。如,鄉村可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利用當地的生態資源吸引城市居民來農村休閑度假,拉動鄉村經濟增長,提高農民收入,并通過城鄉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其三,以人為本的原則。在鄉村產業開發和鄉村規劃時,均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使鄉村建設滿足農民物質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鄉村規劃要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問題,廣泛聽取農民的意見,尊重農民的意愿,著力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切實維護好農民的利益。

3)明確鄉村規劃步驟。產業結構調整視角下的鄉村規劃應分為以下四個步驟:第一步,實地調查。了解當前鄉村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計劃,對典型村莊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情,與村干部和村民進行訪談,獲取最為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第二步,綜合評價村莊建設情況。準確掌握鄉村地形地貌、自然資源、人口規模、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情況,綜合評價鄉村產業發展現狀,確定鄉村產業發展模式,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第三步,制定村莊發展戰略。根據所掌握的資料,系統研究鄉域范圍內村莊產業結構與村莊數量、人口規模、空間布局之間的關系,分析鄉村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村莊產業發展的優劣條件以及發展潛力,制定村莊發展戰略。第四步,確定鄉村空間布局體系。堅持“保護耕地”的原則,確定適用于不同產業發展的用地布局,明確中心村和基層村的用地需求、村莊性質、人口規模,制定建設中心村的標準,統籌安排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遵循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避免因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4)突出鄉村規劃重點。在村鎮體系結構規劃方面,可依托當地產業基礎,對交通干線進行完善建設,形成以集鎮為核心,中心村為主體的級次分明的“集鎮—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在村莊布局規劃方面,改變粗放型村鎮模式,合理布局中心聚居點和一般聚居點,使聚居點形成網絡狀空間布局;在交通規劃方面,以鄉道為骨架,建設功能完備、快速便捷、多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鄉村發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條件。在基礎設施規劃方面,對供電電力設施、排水設施、通訊設施進行統一規劃。在社會服務設施規劃方面,規劃建設小廣場、便民店、文化娛樂室、衛生室、幼兒園、便民書屋、全民健身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

3結語

為了提高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必須對鄉村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形成集農業、工業、商業服務、交通物流運輸等多種產業于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在鄉村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鄉村規劃必須以該區域總體規劃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鄉村建設,確定集鎮性質、規模,合理布局土地用途,加快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從而實現“經濟繁榮、設施齊全、文化發達”的現代化鄉村建設目標。

作者:陜晉兵單位:陽城縣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