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論文:小議旅游產業的發展及戰略
時間:2022-01-24 05:40:15
導語:旅游產業論文:小議旅游產業的發展及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馮曉工作單位:舟山市旅游委
目前現狀進入本世紀初以來,舟山市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文化用品制造業和批零貿易業開始起步,以海洋、佛教為特征的旅游工藝品進入全新時期。以市場為導向嘗試了與漁民畫有關的工藝品創作與訂單制銷售,先后開發創作了布貼畫、書簡旅游商品、工藝畫、海螺漁民畫、黑陶彩繪漁民畫、楊枝觀音碑、金箔金剛經、心經、工藝貝雕畫系列、大悲咒系列、青銅器、水晶系列制品、純銀紀念章、銀金紀念章、船板畫等。其中,青銅楊枝觀音獲中國民間工藝品展覽品博覽會金獎;楊枝杯(青銅器)獲浙江中國民間藝術展覽會金獎、浙江民間藝術品展覽金獎及浙江民間藝術作品展銀獎;貝雕工藝品“東海鳥島”獲2000年浙江新優旅游商品獎。2003年開始,舟山夏奧旅游商品開發有限公司、舟山國際沙雕有限公司、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舟山市普陀美藝雕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朱家尖旅游商品開發公司等依托國際沙雕節開發沙雕系列紀念品獲得成功。之后,舟山旅游工藝品將佛教文化、海洋文化融入其中,舟山貝雕傳承人、省工藝美術大師夏雨綴等設計、生產的貝雕產品逐漸成為一份文化大禮,進入旅游市場。舟山貝雕、舟山漁民畫、系列佛教用品再次形成規模,并再現了舟山經濟發展的時代氣息,終于成為舟山對外文化交流中的一張名片。近年來,旅游工藝品制造業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貝雕、漁民畫、船模、船版畫等備受中外游客歡迎。舟山漁民畫走出國門,先后應邀在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博覽會展出,并走俏歐洲市場。在此基礎上,舟山漁民畫又相繼延伸出系列居飾、織錦漁民畫、漁船船模系列、船板畫作品和繩結系列產品,使舟山漁主題工藝品成為一種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工藝品,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同時,依托佛教文化開發的系列產品也在管理提升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如佛像、檀木佛珠、鎏金五方佛、楊枝觀音、青銅釧鼎、佛教經典、中式日式香爐等金銅工藝制品獲得了新生?;顒又黝}產品,如“哥德堡號”如意書簽、紀念筆禮盒裝、金銀紀念幣、琉璃金屬茶葉罐、水晶煙灰缸、名片盒、仿哥德堡號船模、沙雕筆筒、煙灰缸、仿古竹筒、山水詩畫、沙雕旅游紀念品基本站穩了市場立足點,進一步推動了舟山市旅游工藝產品的深度開發和規模發展。
從產業發展路徑來看,主要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本地材料、本島工藝、本土人才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產品特色。比如船板畫創作、漁民畫創作、船模制作等,既具有對周邊內陸深厚的傳統文化傳承的一面,更具有東海海島地區對外來文化兼收并蓄以及對當地生產生活方式加以提煉升華而形成的新意與獨創的一面,這正是舟山工藝美術得以發展與壯大的文化根源。二是本地工藝美術發展進程的快慢與當地城市的產業轉型有極大關系。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三十年間,舟山的主導產業經歷了由“漁、港、景”到“港、景、漁”的痛苦轉折,也正因為這一轉折過程使當地的海洋旅游產業提到了應有的地位,以旅游市場為主要目標的旅游工藝品才得以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地方化、規?;藴驶_始邁出了新的步伐。從產業結構特點來看,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當地旅游工藝美術的產業縱向結構基本趨于合理,但主要側重主導產品的系列衍化創作和批量加工,佛教用品系列、漁俗飾品系列等同一產品的創作形式均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多角度延展與多元化發展的傾向。二是從當地旅游工藝美術產業的橫向結構來看,在處理創意與知識產權保護、產品壟斷與價格競爭等方面明顯傾向于前者,這與當前業界盛行的“小創意、大作品”、“在保護中前行”的理念和發展策略仍有較大的差距。舟山市旅游工藝品的開發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舟山貝雕、沙雕等雕刻類等很有當地的文化特征,但限于作坊式的數量規模無法進入省級保護項目。目前舟山貝雕工藝品多限于政府或部門間的市內消費,且并未進入地方政府公務性禮品采購之列,民間前來收藏或者購買的數量很小,只有少數國外游客或特殊愛好及收藏者才對這類手工藝品產生興趣。盡管貝雕原材料在舟山分布廣泛,但很難將此提到產業高度加以推廣。二是缺少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藝品和旅游商品購物商場。旅游工藝品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六大要素“購”的重要環節,但舟山旅游工藝品沒有放到應有的臺面上,缺少專賣店及專業銷售市場,更缺少一支專業營銷隊伍,導致旅游工藝品收入占旅游購物收入的比例偏低。三是新的旅游工藝品研發落后,同質化旅游工藝品多。據不完全統計,舟山市工藝旅游品市場包括普陀山八大景區270余個柜展和定海、普陀、岱山、嵊泗等市場,年銷售產值只及億元水平,且舟山市本地產品僅占市場份額的2%~3%之間,大多是外地進來的“舶來品”。四是缺少全市旅游工藝品系統開發規劃。沒有形成一個研發、推介、銷售分工協作互為關聯的整體力量。表現在商業、旅游、服務等各系統、單位和個人條塊各自為政,沒有系統整合、利用好當地的旅游客源資源優勢。舟山市旅游工藝品中雖然有幾大系列的產品品位較高,但由于推介功能的欠缺,難以形成組合性批量生產和大眾化消費氛圍。五是沒有很好地利用現有的“人文景觀”和海洋資源,來體現舟山地方的深刻內涵,導致旅游工藝品的“特色”和“品牌”效應無法得以正常發揮。更新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理念。傳統旅游工藝品產業正面臨蛻變和再生的考驗,適者生存的規律不僅適用于自然界,也適用于文化產業。要把傳統技藝與當代的審美需求結合起來,在傳承的基礎上,對老題材、老工藝進行創新,不斷使用新工藝,開發新產品。政府相關部門應首先通過對本市民間工藝品創作、推介、銷售的深度調研,調整發展觀念,引導設計開發出有真正舟山地方特色的“海派”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和地方標志性禮品。其次,要組織和動員研究機構及企業,加大對觀音佛像系列、船模系列、海洋生物系列、漁繩結系列的等地方特色旅游工藝品的開發力度,研究新的發展模式。工藝品產業的發展必須體現創新主題?!笆濉睍r期,舟山旅游工藝品要圍繞“漁、船、佛”,形成大旅游觀念和創造大旅游經濟氛圍,即以旅游帶動工業、帶動交通、帶動三產消費等大旅游經濟發展格局。形成旅游景點、旅游三產、旅游工藝品行業的統籌開發規劃,形成互相協作配套的一盤棋格局,打響舟山旅游工藝品牌,加快產業品牌與城市品牌同步推進。形成自己的生產基地和產品特色。舟山旅游工藝品的市場空間巨大,舟山旅游購物占旅游總支出19%左右,這個消費比例落后于浙江省內其他地市。這就需要我們利用舟山現有的海洋文化資源和客源條件,在推廣大眾化旅游紀念品與個性化工藝品的同時,形成多個有潛力的拳頭產品;做好“海、佛、沙”字的深化文章,以旅游景點為支撐,著重在“特、精、?!鄙舷鹿し?,以旅游紀念品、工藝品和地方標志性禮品為產品主題,形成各自的產業基地,并通過自主研發和借助外地企業加工相結合,逐步形成旅游工藝品的研發和生產體系。創新發展機制,推動產業化經營。一方面要用建立旅游工藝品開發基金,實施扶持工藝旅游品開發的貼息政策,鼓勵開發新產品、采用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要通過實施版權保護、專利申請、命名宣傳等對策,提升海洋文化、漁文化、海島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的文化含金量及品牌價值;再是,可適時建成工藝品專業市場,推動銷售網絡體系建設,并引導產品生產與推廣銷售適當集聚,形成開發、加工生產和銷售相互銜接的“一條龍”企業集群,通過實行“放水養魚”和“養雞生蛋”的辦法,努力促進本市旅游工藝品的組織化、規?;?、市場化、規范化發展局面的形成。建立行業協會,強化行業規范、加強自律和信用建設,將部分管理權授予行業協會是政府實施柔性社會管理的一種有效途徑,在組織市場營銷、引導產業分工、抑制無序競爭等方面協會將會發揮更好的協調與控制作用。支持相關企業嘗試籌建專業方向、自愿組合、企業化運作的研發中心、信息中心、推廣中心,引導旅游工藝品行業健康快速發展。保護海島民間傳統工藝和傳統工藝品。作為海洋文化的一個亮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舟山貝雕作品曾被很多收藏愛好者收藏或作為高中檔禮品作饋贈之用。后因種種原因,貝雕生產企業先后倒閉,藝人散失,貝雕工藝幾近失傳,所以對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舟山貝雕畫應進行有效的保護搶救和傳承發展。目前《舟山漁民畫》的文化功能和經濟功能,經過重新包裝,使其由單一的觀賞性提升為既有地方特色和個性,集新穎性、紀念性和工藝性為一體并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旅游工藝品,使《舟山漁民畫》作為海洋文化的特色品牌得以推向國內外市場,《舟山漁民畫》已成為舟山民間文化的一種延續。同時對舟山其他民間藝術如木雕、根雕、石雕等加以發揚光大是一個很好的啟發,并與旅游等配套聯動,使地域文化特色得到充分展示。
舟山工藝美術品歷經百年歷史。作為旅游產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承、保護、培育本土藝術家已是當務之急。加快工藝美術專業人才培養和培訓,既要推行民間學藝及名師帶徒,又要與中小學的鄉土教材、興趣愛好體驗課程結合起來,還要與職業教育結合起來,在中職專業中開設工藝美術職業班,通過獎勵、免費、優先入職等辦法鼓勵學生選擇工藝美術專業,以此不斷改變現有從業者的業務素質。通過建設專業市場,消除舟山旅游工藝品產業的“小、松、散”現象,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統一組織生產,形成規模優勢。
- 上一篇:教育產業論文:教育發展對地方產業的啟發
- 下一篇:縣旅游局黨員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