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綠色產業經濟發展探究
時間:2022-09-30 02:53:48
導語:沙河市綠色產業經濟發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國內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態勢向好發展,企業復工復產扎實推進。工業生產明顯恢復,商業貿易逐步回暖,農村農業趨于生態化建設發展。本文就沙河主要經濟指標,面對沙河經濟發展現狀,針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分析探討產業轉型前景,如何加快產業綠色發展步伐,營造良好城市形象,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沙河經濟平衡發展,力爭達到趕超水平。
關鍵詞:綠色產業;生態環境;融合發展;沙河市
一、引言
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上下聯動、群策群力、精準施策,統籌推進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經濟運行正逐步走向常態化,國內各地區各部門復工復產扎實推進。沙河在各級市委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市人民的努力,疫情防控態勢進一步鞏固,經濟社會運行逐步正常,本著全國“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的原則,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復。危和機總是相對獨立,相互轉化,同生并存的,我們克服了危,便會抓到機。因為危中有機,所以我們要危中尋機。面對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我們只有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變中求進,求突破,精準化解難點,瞄準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在增長點,才能化危為機,大力助推經濟趕超發展。把“沙河品牌”“沙河質量”要求貫穿落實到建設發展的各行業各領域,利用數字化平臺,助力沙河經濟發展,市委政府領導多次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實施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輪驅動”,進一步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把開展“三創四建”活動作為貫穿整個工作的主線。三創四建就是指“創新”“創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體系,建設一流營商環境體系,建設現代化治理體系。以此作為推進各項工作的總抓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引領沙河經濟高質量發展。下面就沙河目前發展現狀,展開對沙河國民經濟綠色產業發展做一分析探討。
二、沙河市經濟主要指標
(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行業指標。1、工業。2018年末,全市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1011個,比2013年末增長37.9%;從業人員33339人,比2013年末下降41.1%。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采礦業88個,制造業887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36個,分別占8.7%、87.7%和3.6%。在工業行業大類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數居前三位,分別占42.7%、11.7%和10%。主要經濟指標:2018年末,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194010萬元,比2013年末下降13%。負債合計3091254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048357萬元。工業中主要行業列表如下:2、建筑業。2018年末,全市共有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266個,從業人員4072人,資產總計110571萬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442.9%、0.5%和102.2%。負債合計53744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7291萬元。3、批發和零售業。2018年末,全市共有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1440個,從業人員9233人,資產總計671515.5萬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31.2%、20.9%和56.1%。負債合計483755.6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06239.4萬元。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01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146個,從業人員2015人,資產總計69741萬元,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70.37%、11.63%和65.56%。負債合計44834萬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3905萬元。(二)沙河市2019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88.15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78億元,下降3.4%;第二產業增加值77.26億元,增長2.5%;第三產業增加值104.1億元,增長9.7%。全市人均生產總值44117元,比上年增長5.4%。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76:43.69:52.55調整為3.61:41.06:55.33。二三產業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1和5.0個百分點,部分行業數據見表2。1、農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3366萬元,同比增長8.2%。其中,農業產值42008萬元,下降3.7%;林業產值10206萬元,增長88.8%;牧業產值69119萬元,增長11.7%;漁業產值871萬元,下降6.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1162萬元,增長6.4%。這為沙河發展生態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工業和建筑業。全部工業增加值65.93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下降11.0%,制造業增長8.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9.0%。規模以上工業中18個行業大類中8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態勢。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32.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1%,汽車制造業增長55.0%。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7億元,比上年增長9.3%;利潤總額3.24億元,下降20.9%,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億元,下降24.2%。全市建筑業增加值11.45億元,比上年增長6.9%。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8.92萬平方米,增長43.5%;房屋竣工面積12.96萬平方米,下降30.8%。3、固定資產投資。全市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增長4.4%,按三產分類,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0%;第二產業投資下降4.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7%。工業技改投資增長84.5%,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73.8%。4、國內貿易。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94.98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完成82.07億元,增長8.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2.91億元,增長3.3%。5、環境和能源??諝赓|量年綜合指數7.47,同比下降4.1%;PM2.5濃度6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8.1%。經初步核算,全市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5.3%,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367萬噸標椎煤,增加1.3萬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318.6萬噸標椎煤,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為6.99%。(三)2020年4月統計月報主要經濟指標。1、由于受疫情影響,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運行不佳。1—4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負25.8%,低于邢臺市平均水平22.5個百分點,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11.8%,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分別下降52.7%、27.3%、26%、23.3%。2、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回升。1—4月,全市固定資產同比增長0.8%,較邢臺市平均增速高0.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5.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70.1%,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7.9%。3、消費市場有所恢復。1—4月,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0億元,同比增長6.4%。多數商品銷售改善,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類、飲料類、日用品類、石油及制品類、五金電料類、金銀珠寶類等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9.1%、30.7%、25.5%、26.5%、44.0%、12.8%。從以上主要經濟指標看,2018年第四次經濟普查以來,沙河市經濟發展呈多元化、創新化、生態化模式,良好有序、穩中求進、持續發展態勢。
三、就主要經濟指標對沙河經濟發展的思索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影響,經濟從“暫停鍵”到“快捷鍵”,給我們展示了數據見證速度的趕超式發展狀況。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向好態勢持續鞏固,企業復工復產扎實推進。從主要經濟指標看,生產需求呈積極變化。生產方面,雖然主要行業有所下降,但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11.8個百分點。需求方面,投資增速回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上月回升2.2個百分點。建設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3.3%。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復,部分消費得到回補。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1—4月份為20229萬元,增長6.4%。這說明全市經濟運行正逐步向常態化邁進。(一)謀劃重點項目開工建設。2020年沙河市共謀劃重點項目60個,總投資600億元。其中,列入省級重點項目5個,總投資136.8億元;邢臺市級重點項目17個,總投資283億元。春季集中開工的項目共10個,涵蓋傳統產業升級、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農業產業化、重大民生等多個領域,總投資達30.12億元。主要項目有大沙河南岸生態修復工程、金沙河紅薯嶺生態田園、迎新浮法玻璃項目、正康煤制氣工程、冀中能源玻璃纖維項目、金沙河面業集團項目等工程。日前,沙河電廠投資100多萬元的車輛自動沖洗裝置投入使用。該裝置由機械自動感應控制,利用360度高壓水嘴,對車輛底盤部位進行全方位高壓清洗,可起到除污降塵作用。清洗用水可以循環利用,這樣既能提升環保質量,又能節約大量水資源。(二)推進水務事業高質量趕超發展。1、朱莊南灌區現代化建設工程。在2018年工程建設的基礎上,沙河市全力實施2019年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地表水節水灌溉工程。該工程包括綦村鎮6個村主干渠渠改管工程12.5公里,支渠10公里,總投資為1.1億元。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2、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在蟬房鄉實施了候峪、南溝兩條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平方公里,項目總投資1615.74萬元。3、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和維護保養工程。鞏固提升工程:共修建蓄水池14座,揚水站5座,鋪設管道16600米,投資468萬元。解決了11765口群眾飲水不足問題。維護養護工程:實施農村飲水修護項目,涉及功德汪等8個村14314口人,完成投資44萬元。其它項目如水旱災害防御建設工程、移民后扶直補資金和工程建設項目、水資源管理自備井專項整治工程等不在一一列舉??偟膩碚f,水務方面,群策群力,攻堅克難,穩中求進,為全市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做了應有的貢獻。(三)打造“沙河質量”、“沙河品牌”助力扶貧攻堅。今年是扶貧脫貧攻堅行動的收官之年,扶貧脫貧攻堅進入了沖刺階段。上下聯動,齊心協力強化各項幫扶措施。如開展鄉村旅游、家政服務、電商扶貧等。在疫情防控期間,6月10日沙河市苗全生副市長走進電商直播間,助力文旅融合?!敖鹕澈訏烀?、歐李飲料、潔食果蔬”等,金沙河面業的掛面整個生產過程中,掛面和人“零接觸”,潔食果蔬采用以色列灌溉技術,從客戶下訂單——采摘——配送,24小時內完成,苗市長對沙河特色品牌如數家珍,用一句句貼心話語推薦沙河品牌,一下拉近了和大家的距離,讓沙河特色產品搭上了互聯網直播的“順風車”,踏上了新零售的“高速路”。此次直播各大企業紛紛拿出自己的王牌產品,以最優惠的價格供網友選買,當晚直播間同時在線點擊瀏覽量達35萬,12000單,單單瞬間秒光。本次直播活動,篩選出20家企業參加,產品包含特色農產品、特色酒品、高端玩具、玻璃制品以及特色手工制品五大類。助力打造“沙河質量”、“沙河品牌”。產品只有質量上去了,品牌才能樹起來,而質量需要核心技術做支撐,這就要求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生產創新。玻璃行業中原來部分玻璃廠偏于廉價勞動力、低價產成品、高化產能耗,這樣表面生產似乎正?;?、利益化,長遠看不利于環境和利益長效發展。必須走高端之路、走科技之路、走轉型之路,關閉部分不達標企業,引進高端技術設備和人才,降低能耗、去化產能、提高效率、提升質量,形成沙河“特色玻璃產業”。2020年我們將從融媒體、大數據、云技術三個方面,努力打造以新媒體加電商、網絡直播教育、企業大數據等一站式互聯網平臺,方便居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通過電子商務、政務平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助力樹立沙河形象。
四、面對挑戰,發展綠色產業,推動沙河城鄉融合發展
總體看,當前沙河經濟雖然呈現持續向好態勢,但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依然十分嚴峻。高質量趕超發展的態勢尚未形成;經濟發展后勁較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技術還沒有全覆蓋;規模以下工業企業開工率不足;重點工作進展不平衡等。下階段,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精準落實復工復產各項舉措,努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促進工農業經濟重回平穩運行的軌道。針對這些問題,從城市和鄉村兩方面發展著手提些淺顯看法。(一)城市綠化建設。沙河市在遵循“三創四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四城同創”,就是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森林城市,并以此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切實把沙河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新城。并且以“四城同創”為契機,持續開展“城市建設鞏固提升年”活動,培育沙河開發區經濟建設,打造核心競爭力,推進去化產能工作。結合當前環保形勢和企業實際情況,在玻璃行業管控上下死手,出重拳,借鑒已經完成改造企業的成功經驗,同步推進脫硫脫硝技術改造,逐步全面建成“煙羽消白”工程。圍繞招商選資、項目建設、科技創新、工業旅游等方面,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著力打造新型工業體系,扎實推進高質量趕超發展。去年沙河經濟開發區完成玻璃特色小鎮申報工作,今年要推進玻璃特色小鎮建設,同時提升改造現代玻璃文化展廳,打造藝術玻璃一條街,謀劃建設中國沙河玻璃文化館,同時加快推動玻璃主題公園建設。提升城市環境,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在抓實體經濟建設的同時,市容市貌不可忽視。為進一步做好道路抑塵工作,把精細化濕掃濕灑工作常態化。市城管局出動大型濕掃濕灑車輛,對全市17條城區主干道及環路實行不間斷作業。減少道路揚塵對大氣的污染。但是也有其弊端,一方面個別運輸車輛為了增加收入,不分天氣情況,下著小雨還照常灑水,這樣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倒是給洗車行業帶來不少好處;另一方面個別灑水車不顧路上行人,大水朝向路邊猛灑,沖濕行人衣物且造成交通事故隱患。在此建議城管部門嚴格把關,做到錯峰作業、定時、定人、定車、定路段,合理安排細化責任。為沙河營造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開展綠色生態治理。市區內,條條道路綠化如畫。城管綠化部門積極開展缺株補綠及樹木養護工作。在新興路、迎新街、健康街兩側綠化帶共補植紫薇、紫荊、木槿等花灌木幾千余株,郊外,沙河市政府將大沙河南岸定位為打造一個郊野公園,要本著“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宜田則田”的原則,起到“固沙固塵”的作用;拆除散亂污企業和違法違規建筑,加快把大沙河南岸建成休閑宜游的綠色生態長廊。(二)鄉村生態建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培養新型農民,優化西部地區農業從業者結構。加強農村人居環境、統籌城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促進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向周邊農村地區延伸。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全力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和大沙河南岸治理等工作,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一方面注重村容村貌的建設,一方面加強現代農業產業轉型。以沙河十里亭鎮為例,近年來,以“生態、優化、發展”為理念,依托自然景觀,打造城市休閑娛樂后花園,走出了一條三產融合、文旅興鎮的新路。其東部利多生態農業公園,是沙河市利多公司于2013年開始建設,公園計劃投資42.6億元,面積2萬畝,以現代精致農業為核心,鄉村休閑旅游為導向,集現代農業示范博覽、農業科技研發、農產品加工貿易、休閑觀光度假、康養一體的特色農業新典型、三產融合新農園的田園綜合體;其中部金沙河紅薯嶺現代農業綜合體。該綜合體成立于2018年,流轉土地萬余畝,涉及8個村、2000余戶農民,主要探索以紅薯、油菜、油葵、雜糧等農作物種植旅游觀光為基礎,延伸紅薯、油菜、雜糧等系列農產品加工,采用科學化的種植,規范化的管理及自動化的生產方式,達到以體驗式營銷為目的,讓消費者親身感受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的全過程,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其北部有濕地公園,利用南水北調至十里亭大橋3萬余畝濕地,打造十里亭鎮文旅小鎮和萬畝濕地公園。針對西部山區荒崗、荒坡、荒地的情況,因地制宜搞好“種植加養殖”的循環鏈條式農業,發展林下經濟、果蔬種植采摘、電商配送等產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三)壯大市場主體,助力各類企業發展。不管在城市還是鄉村,抓住市場是關鍵。首先是全力打造龍頭企業。如金沙河面業集團,在沙河已經形成工業旅游基地,河北德金玻璃集團開始創建玻璃生態館;其次是大力支持項目品牌建設。著力推進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做優產品、做強品牌、做大市場,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如河北鑫利玻璃廠率先實現低于河北省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實現“煙羽消白”近零排放。叫響“沙河特色玻璃”。貿易方面,搞活商貿流通、電子商務、快遞寄送,創新電商消費模式,擴大線上交易規模,統籌城鄉社區、片區、站點資源,提升服務水平,拓寬郵政服務領域,助力商貿領域發展。同時將太行民俗、鄉村美食、農家風情匯于一體,傳承鄉村文化,驅動三產融合,讓商貿溶于精致旅游體驗中。(四)做強現代服務業,助推城鄉融合發展。在國民經濟三大產業中,服務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建立現代工業、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已經逐步提上日程,現代家政服務業還有待于提高?,F階段,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醫療保險制度的全覆蓋,社會老齡化已經漸進常態。人口老齡化不僅影響了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而且也給社會的綜合實力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建立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是滿足人們需求的一個重要方面。建議建立一些高端的康養之地。另一方面,婦幼保健系統也要健全和完善。
目前,個別酒店、小商貿市場受民眾移風易俗習氣影響,生產業態不太樂觀,建議改建成高端月子中心?,F在人們優生優育意識越來越強,大多產婦要求聘請專業月嫂對母嬰護理,沙河月嫂月工資在七千元左右,并且還得提前三四個月甚至半年預約,這樣的好處是母嬰得到了好的護理,但是不包括在醫院的一周時間,也就是說得不到一個月的服務,另外給家庭成員會帶來或多或少的不便。如果一家人在一個高端月子中心館里入住,既能得到母嬰專業化護理,又能享受家庭團聚天倫之樂。這就要求月子膳食、產后恢復、嬰兒護理等全方位服務專業化水平要提高,做到科學化、合理化、高端化經營。不論是宏觀的服務體系還是微觀的服務體系,如果服務體制健全了完善了,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就提高了,這會對我們的城鄉融合發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在城鄉建設的同時,積極捕捉機遇、創造機遇,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抵御經濟下行風險能力,把困難中出現的新機遇轉化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不失時機推動改革,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沙河市城鄉進一步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衛華.復工復產加快推進,工業生產明顯恢復[J].中國統計,2020(4):78.
[2]朱國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N].河北日報,2020-05-13.
[3]申富國,趙光華.著力打造新型工業體系[N].沙河日報,2020-04-28.
作者:劉彥秀 單位:沙河市統計局
- 上一篇:疫情期間新能源汽車促進消費政策分析
- 下一篇:產業經濟發展下高職專業布局思考
精品范文
1沙河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