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就業服務業的問題及路徑

時間:2022-12-31 03:31:26

導語:公共就業服務業的問題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就業服務業的問題及路徑

一、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業發展的問題

1產業鏈結構不合理

目前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人才招聘、員工派遣、勞動保障事務等初級服務上,教育培訓、就業指導、獵頭服務、高級人才就業等更為開闊的中高端服務卻非常薄弱。目前,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市場化服務與人力資源市場化服務相互混合糅雜,產業化的發展有所制約。公共就業服務部門提供的公共就業服務產品內容單一,專業化及市場化的程度并不高,整體上產業化發展不夠。

2基礎宣傳缺失

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的公共就業服務普及范圍并不廣泛,市場影響也不深遠。在勞動力剩余嚴重的廣大農村地區,就業主要依靠親戚、鄰居的介紹和幫攜,較少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來尋求崗位。在大多鄉鎮存在著類似的情況,甚至在城市里亦不乏此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在鄉鎮、農村這兩個級別的投入資源較少,基礎宣傳嚴重缺失。在農村、鄉鎮很少能觸及到公共就業服務的宣傳資料或廣告,在城市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宣傳亦不見。

3管理體制僵化

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業的行業管理有著根深蒂固的舊體制思維,主要依靠政府部門給編制來吸引從業人員,依靠政府給資金來發展。這樣的管理體制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集團利益等弊端,對吸引社會投資有著排斥抵抗情緒,參與社會競爭的意識較為薄弱。再加上,人員流動不符合產業發展的需要,缺乏優勝劣汰的競爭意識。以上種種都嚴重阻礙著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業的發展。

4信息化水平不高

首先,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只有一部分實現了網絡化,就業服務信息建設殘缺不全,數據孤島現象嚴重,難以轉化為共享的有效的信息,不能形成立體交叉四通八達的告訴信息服務網絡系統。其次,江西省的公共就業服務網站的就業服務信息過度集中于人才招聘服務領域,缺乏人才培訓、人才測評、就業指導、公共政策等相關信息。最后,江西省人均受教育水平及生活水平不及發達地區,網絡運用的普及率不高。實際上,在設置了觸摸屏的人才市場,在開通的就業服務網站上,許多人沒有能力運用這些簡便又實用的途徑。

二、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業發展的對策

1推進就業服務產業鏈發展建議

政府相關部門繼續推進公共就業服務產業鏈的發展,力圖形成集初、中、高級服務項目為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公共就業服務業準入及監督制度,為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平等競爭的機會,鼓勵和引導外資、民營資本投資該領域,讓公共就業服務領域內的人才招聘、人才培訓、勞務派遣、人才測評、管理咨詢等市場化服務部分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從“管理控制”向“服務監督”職能的轉變。

2加強基層宣傳

絕大多數農民工缺乏從業的能力與素質,更缺乏信息了解的渠道、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公共就業服務。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擴大信息傳達的范圍。因此,加強公共就業服務的基層宣傳,讓廣大偏遠農村地區的勞動力資源獲取公共就業服務的信息(包括就業求職和就業培訓等),是目前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最為緊迫的要求。在城市、鄉鎮區域,應綜合利用諸如電視、廣播、報刊、戶外公告欄、顯示屏等方式拓寬宣傳渠道,完善勞動力市場信息公開系統,盡量消除信息的人為封鎖或分割。在農村區域,設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點,安排人員進行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宣傳,通過戶外布告欄、短信群發、資料發放等途徑加強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及勞動力市場供求信息的基礎宣傳。

3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制度

建立規范的就業登記制度,完善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工作流程,尤其在鄉鎮、農村地區加強對勞動者就業和失業的管理。逐步建立就業登記與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關系接續及社會保險繳費工作結合的機制,形成規范的就業管理制度。加強對用人單位招聘用工行為的指導與監督,倡導規范的招聘用工行為。在用人單位招聘、簽訂勞動合同或協議、繳納社會保險、終止或解除合同等操作上要制定具體的規范并加強監管力度,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作者:鄭素芳單位:江西科技學院財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