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服務業論文

時間:2022-12-23 03:37:40

導語:農業產業化服務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產業化服務業論文

一、天津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天津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較為迅速,隨著農村經營模式和生產組織形式不斷深入調整,涌現出以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為代表的新型經營主體,構建起了“農戶+龍頭企業”、“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合作社+基地+龍頭企業”等多元化產業經營模式,帶動農戶廣泛參與專業化生產和社會化分工,按訂單安排生產。我市“十二五”規劃提出培育一批國家級和市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區,計劃將全市95%左右的農戶納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截止到2013年底,我市共有700多家農業企業,區縣級以上龍頭企業446家,其中17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覆蓋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等全產業鏈環節,通過推進科技創新,強化品牌建設,培育了一批精品蔬菜、畜禽良種、海淡水珍品、苗木花卉、耐鹽堿植物等優質特色產業品牌,如沙窩蘿卜、玫瑰香葡萄、津綠4號黃瓜、七里海醉蟹、漢沽對蝦等,促進了農業產業優化升級。2014年農業部公布第六批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后,我市企業數目增加至19家。此外,近年來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組織也發展迅速,2013年新增農民合作社2136家,總數達到5136家,帶動農戶數量達35萬戶,我市新組建了7家村鎮銀行,總數達到13家,實現涉農區縣全覆蓋,政策性農業保險承擔風險保障達45億元,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

二、當前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產業融合仍處在初級階段,由于我市服務業本身發展還很不成熟,大型龍頭企業數量太少,輻射帶動能力有限,政府也未形成系統、完整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農業產業化實踐和產業融合發展仍存在者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如下幾個方面:1.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利益分配格局不均衡,短期契約關系較為脆弱,帶來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目前我市農戶和龍頭企業主要通過契約來規范生產銷售、利益分配、風險分擔等方面權利和義務。但產業耦合過程中,這種模式逐漸呈現一種非均衡格局:在產業鏈上游,農戶生產活動相對分散,而下游的加工、物流、銷售等環節匯集到當地幾家龍頭企業,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簽訂契約時,強勢的龍頭企業會盡量壓低農產品協議收購價格并將市場風險轉嫁給農戶,弱勢的農戶承擔大部分風險,但卻分享有限的利潤,加工、銷售等環節收益更是無法觸及。由于交易地位不平等,部分農戶采取弄虛作假的手段或違法違規生產行為,如人為縮短農產品生長和養殖周期(激素喂養等),或者人為增加農產品數量(向肉中注水)等,以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因為成本過高,企業在收購時很難逐一對分散農戶生產的產品質量進行檢驗,由此帶來較大的質量安全隱患。此外,農戶與龍頭企業的短期契約關系較為脆弱。由于雙方利益機制由市場協調,當違約收益大于履約收益時(如市場價格與預期發生較大偏離時),其中一方就有強烈的動機不履行約定而采取短期行為策略避免虧損,這時違約現象出現。2.我市龍頭企業總體規模偏小,對產業鏈各環節控制力不強,輻射帶動能力有限,大型龍頭企業呈現大而不強的趨勢,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不高盡管我市龍頭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總體上說,企業規模偏小,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場占有率和輻射帶動面較小。在全市400多家龍頭企業中,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所占比例不足30%,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數量更少,占比不到5%,且地理空間分布較為分散,沒有形成較大規模的區域產業集群。我市龍頭企業多為加工型企業,科技帶動型企業占比較低,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對原料的深度加工。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的服務集中在收購和出售農戶的農產品,技術指導、市場信息、資金等配套服務比較有限,并沒有把主動維護與農戶的長期合作關系作為經營理念,不能實現與農戶互利共贏,對產業鏈生產環節的掌控力也就相對較弱。一旦農戶聯合違約,龍頭企業將面臨著沒有原材料無法進行生產的尷尬境地。此外,由于產業鏈整合力度不夠,單個環節開發不深,我市幾家大型龍頭企業呈現“大而不強”的態勢,如天津海河乳業有限公司等幾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其生產加工和銷售渠道局限于本市及周邊省市,與河南雙匯集團、江蘇雨潤集團等全國知名龍頭企業相比,行業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較為有限。3.政府服務職能有待加強,未形成系統、完整的產業政策,財政資金、科技信息、金融資本等扶持力度仍然不夠農業產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產業鏈各個環節,農業本身的弱質性決定了產業化發展僅靠市場力量遠遠不夠,需要政府從宏觀上進行調控,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當前,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并不完善,政府服務職能有待于加強。一方面,安排用于產業化經營的資源仍然有限,2013年,天津市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用于產業化經營的資金為1.3億元,與山東等農業發達省市的差距還比較大。雖然在扶持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上有所傾斜,但重大項目立項審批、資金撥付、稅費減免等措施吸引力度仍然不夠,產業化專業人才較少,農業科技研發缺乏創新,傳統科技服務方式較為落后。此外,我市農村信息通訊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很不完善,目前仍以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為主,農戶對新型通訊科技的使用非常有限。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平臺的建設也不到位,易造成零散農戶的生產需求脫節。由于缺乏有效的擔保體系,農村金融服務明顯落后,農戶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產業化發展受資金問題制約。另外,缺乏有效的保險體系支撐,在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面前,農戶仍然會遭受損失。結合上述分析,筆者認為,目前在我市農業產業化與服務業耦合發展的進程中,產業間各項生產要素并未真正實現良性互動,高度緊密、協調發展的動態發展模式還沒有形成,各產業化主體、各生產要素之間只是疊加連接,產業耦合程度還不夠,“貌合”而“神離”。

三、國內外大型龍頭企業全產業鏈戰略對比

以中糧集團和美國邦吉集團(Bunge)為例,對比國內外大型龍頭企業全產業鏈發展戰略,總結農業產業化和服務業發展融合的路徑,為我市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指明方向。2009年,中糧集團將全產業鏈開發建設確定為新時期競爭戰略,并加快一系列并購、重組步伐。目前中糧在全國各地擁有120多個生產加工基地和多家大型物流子公司,涵蓋農產品種植養殖、原料加工、冷鏈物流、品牌打造、渠道銷售等環節,貫穿整個農業產業鏈,涉及稻米、小麥、油脂、肉食、糖和番茄等領域,旗下包括近20種品牌,還涉及房地產、金融、酒店等行業,業務種類極為豐富。然而,由于集團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沒有及時跟上,產業鏈整合力度不夠,各環節各要素并沒有出現緊密結合、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反而由于貪大求全,導致經營業績出現下滑。2012年中糧財務報表顯示,旗下7家上市子公司中,中國食品、中糧控股、蒙牛乳業、中糧生化業績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中糧屯河更是出現逾7億元巨額虧損。此外,中糧旗下諸多品牌所占市場份額和行業控制力都沒有領先優勢。如旗下福臨門食用油,市場份額只占18%左右,而益海嘉里旗下金龍魚、胡姬花等品牌市場占有率超過40%,魯花食用油市場份額也接近30%,中糧對食用油領域的控制力較為有限。其家佳康肉制品與雙匯、雨潤等品牌,五谷道場方便面與統一、康師傅等品牌,悅活果汁與匯源、統一等品牌相比,也不占優??梢哉f,中糧的全產業鏈戰略“看上去很美”,但由于產業鏈條內在結構缺乏整體協調,對重要結點的控制力不足,真正的核心競爭優勢并不明顯。而有近200年發展歷史的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美國邦吉集團(Bunge),同樣實行“種植—收儲—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戰略,但它并不急于鋪大盤子,而是堅持在農業、化肥、糖業、生物能源等傳統優勢領域,以圍繞農民進行全套服務為理念,進行產業縱向深入整合,因此它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它對產業鏈各個結點都具有強大的控制力。比如,在糧食主產國巴西,邦吉不僅收購農產品,還向農場主出售化肥,并主動提供種植技術咨詢服務,免費指導農戶使用肥料、優化土壤、進行病蟲害防治等,提高種植效率。雖然與其他產業相比,化肥產業帶來的營業利潤并不高,但由于南美是邦吉的重要糧倉,巴西又是主要糧食產區,此舉頗具戰略意義:一方面通過把服務做精做細,保證了收購農產品的質量,贏得了生產者的青睞,建立了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由于邦吉出售化肥并收購農產品,有效地實現了與農場主生產環節的前后銜接,在產業鏈上游形成一定控制力,牢牢把握了糧食來源。如此布局,邦吉使服務業生產要素在產業鏈各環節全面深度滲透,在農產品生產源頭、市場信息、物流運輸、渠道銷售等方面均具有較大控制力,生產要素之間通過合理分工、有機組織、整體協調,逐漸集聚優化,產生了緊密的協同效應和強大的價值創造能力,有效地實現了農業產業化與服務業的融合。

四、農業產業化與服務業融合的基本思路—合作模式初探

從邦吉的成功案例來看,以服務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是行之有效的。目前我市產業化經營已初具規模,下一步進入增強龍頭企業綜合競爭力和提升農產品層次質量的創新提高階段。針對產業耦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通過服務業的全方位嵌入來提升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力。具體發展思路應著眼于以下三方面:1.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規?;?、專業化、標準化生產為克服當前“農戶+龍頭企業”模式弊端,健全產業鏈條利益分配機制,提高農戶組織化程度,提升市場參與度,應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推進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推進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經營。發展思路是:通過建立生產合作社,統一采購良種、生產資料等農業投入品,按種植養殖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組織生產,如統一規定土地精耕程度、單位面積種植數量和密度、施肥用量、灌溉標準、農藥使用等,有效地減少農戶在生產中的隨意行為,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作控制在生產源頭;通過加工合作社,利用規?;募庸せ亍F代化的生產技術和設備,進行精深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提高初級農產品增加值,實現規模經濟;通過銷售合作社,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質量價格,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構建連鎖經營、社超對接、專營店直銷、聯合營銷、電商營銷等新型農業物流營銷網絡體系,精減運銷層次,節約流通成本,增加農戶與合作社的利潤。2.提高龍頭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增強對產業鏈各環節把控力,鼓勵大型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主體,也是產業化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主要載體。鑒于我市龍頭企業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還不高,下一步應鼓勵其在前期自身競爭優勢和核心能力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縱向深入與橫向擴張,在全國及國際范圍內合理布局并購、重組等活動,整合產業鏈資源。在縱向深入上,建議我市龍頭企業借鑒邦吉集團先進的經驗,不僅要按契約收購農產品,還應樹立服務意識,與農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高對產業鏈各環節的把控能力。應建立完善的生產綜合服務體系,免費為農戶提供全程技術咨詢服務,包括耕種技術、病蟲害防治、化肥農藥使用、農產品采收等咨詢服務,力求博得農戶青睞,獲得穩定的農產品來源。由于我市科技型龍頭企業占比較低,產業化科研創新總體水平不高,下一步應強化農業生產要素與現代農業科技等高端服務的滲透融合,將重點放在生物細胞基因工程、DNA指紋圖譜構建、植物優異基因克隆、動物體細胞克隆等技術研究,以及重大動植物病蟲害防疫防治技術研究開發上,促使龍頭企業掌握核心科技,并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推廣,提高科技型龍頭企業占比;在橫向擴張上,利用各地區資源稟賦優勢,通過先進的物流及信息服務的滲透融合,構建網絡化的種植加工基地和物流體系,打造一條高效的產業化鏈條,并提升企業組織結構管理水平,使產業各環節要素間協調發展,促進農業產業鏈條實現良性運作。3.加大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引導扶持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發展在農業產業化與服務業融合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市場化問題,需要突破單一的市場化路徑,充分發揮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和資金的支持作用,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配套公共服務,對產業間生產要素進行充分糅合。應把握產業化發展方向,引導財政資金優先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服務、農業機械推廣、農村小額貸款等具有明顯公益性和外部性的領域,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庫建設的投入,建設新型農業科技創新和農產品質量檢測服務體系。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資金對大型農產品生產養殖基地、加工基地、倉儲基地、批發市場等公共設施建設項目的扶持力度,繼續通過定向降準、稅收減免、財政貼息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提供農業貸款,開展市級、區縣級農業投融資服務平臺建設,由政府出資設立的融資擔保機構為貸款提供擔保服務。為規避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帶來的損失,完善風險保障機制,可由政府劃撥專項資金牽頭設立產業化發展風險基金,龍頭企業、農戶承擔部分出資,進行豐積欠補,對損失托底服務。此外,應加強對我市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扶持力度,政府可設立一批產業鏈試點項目,啟動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引導龍頭企業及合作社帶動項目建設。同時,應立足于我市區縣資源優勢和傳統產業優勢,強化在黃瓜、甜瓜、芹菜、生豬、奶牛、對蝦、雜交粳稻等產品領域的領先優勢,擴大生產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利用各級宣傳推介平臺將優質農產品綠色品牌推向全國。

作者:周魯薛茹單位: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