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經濟新常態加強服務業發展研究

時間:2022-01-11 08:42:19

導語:基于經濟新常態加強服務業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經濟新常態加強服務業發展研究

摘 要:隨著現代服務業在我國的迅速發展,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服務型產業正在經濟活動中逐漸占據重要地位,同時現代服務業在推動城市建設和功能布局,增強企業效益和促進就業等方面也將發揮巨大優勢。本文從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出發,探討了現代服務業對于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對在新常態下,如何加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新常態;現代服務業;對策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顯示,我國GDP增速從2012年起開始回落,2012—2014年增速分別為7.7%、7.7%、7.4%,告別過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在此大背景下,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時第一次提及“新常態”,并定義了新常態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由上可以看出,經濟“新常態”的表現除了經濟轉為中高速增長外,還有第三產業消費逐步成為主體。“現代服務業”最早在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大體相當于現代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又稱新興服務業,一般包括金融保險業、信息服務業、旅游業、物流業、房地產、會計、咨詢、法律服務以及社區服務等行業,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F代服務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對于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擴大就業,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經濟新常態下鄭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

鄭州作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如今已成為我國中部地區的特大型大都會和主要經濟中心之一,是中原經濟區的中心城市。近年來,鄭州市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地方經濟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鄭州市2014年DGP實現6783億元,比上年增長9.5%,高于河南省GDP增速8.9%,也高于國家GDP增速7.4%。其中,第三產業(大體相當于現代服務業)增加值為2862.4億元,比上年增長8.8%。2013年第三產業增長9.6%,2012年第三產業增長8.4%。由此可見,鄭州市第三產業在近兩年持續維持百分之九點多的高速增長,逐步成為消費主體,凸顯了經濟“新常態”的現象。尤為重要的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鄭州朝著國際性的綜合物流區、高端制造業基地和服務業基地方向發展的主要載體。2014年河南省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洽談會上,鄭州市簽約項目23個,投資總額超過820億元,占全省簽約額的1/4多??焖俚陌l展遇到了經濟大環境的“換擋”,在經濟“新常態”大背景下鄭州市現代服務業的呈現出了新的發展生機。鄭州現在屬于國內二線一等城市,2014年中原經濟區省轄市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一,得分0.939分,遠高于第二名洛陽市的0.496分。旅游、交通、電子、金融和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突出低能耗、低污染、集約型、生態型的特征。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設也將帶動了一大批新興服務型產業的發展,也將進一步鞏固鄭州中心城市的地位。

二、經濟新常態下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意義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鄭州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的內在需求。世界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路徑表明,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比較優勢逐步變為比較劣勢,工業化已經不能完全驅動經濟的再次高速增長,只有靠經濟服務化才能驅動經濟的“二次增長”。我國《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第三產業增加值306739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8.2%,高出第二產業5.6個百分點,服務業已成為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的“火車頭”。2014年,鄭州市第三產業增加值2862.4億元,占全年完成生產總值6783億元的42.2%,所占比重進一步上升,發展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經濟新常態下鄭州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的內在需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鄭州市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升級的主要路徑。當今時代,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是一個必然趨勢,在此過程中,第二產業的比重逐漸下降,而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逐漸提高、產業價值鏈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社會需求層次逐漸從產品需求向服務需求轉變。而這種需求催生的則是生活性服務業的爆炸式增長。所以,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端、分工更細致、結構更優化的階段發展,經濟態勢向服務型經濟發展的進程迅猛開始,要立足于轉變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行業企業質量效益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鄭州市也明確提出,“要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因此只有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才能更好提高產品附加值、拉長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更快向中高層次邁進,提升行業企業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建設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撐?,F代服務業是驅動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行業,城市的現代化往往需要通過城市服務業的社會化、專業化和現代化來體現。一般而言,城市服務業比重越高、現代服務業越發達,就越具有區域性和跨區域性的城市服務功能,其在城市體系中的影響力與控制力越強。2012年,《鄭州都市區總體規劃(2012-2030)》就明確,鄭州要打造國家中心城市、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區等,實現鄭州都市區確定的規劃目標:活力鄭州、幸福都市,涵蓋田園都市、暢通都市、宜業都市、宜居都市、魅力都市、創新都市建設六個方面。在經濟新常態下,鄭州市應緊緊圍繞中心城市定位,通過發展現代服務強化城市支撐,集聚人口、資源等要素,在科學、集約發展中努力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三、經濟新常態下,加快鄭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耙I新常態”的提出,意味著對新常態認識的逐步深化。經濟新常態是我們期望出現的經濟較理想的狀態,它不會自動出現,需要進行引領,以走向好的經濟新常態。在此背景下,鄭州市現代服務業也將面臨一些挑戰,例如穩增長與調結構、穩增長與控風險、穩增長與促改革、穩增長與保環境之間的平衡和兩難選擇。針對新常態下加快鄭州市服務業發展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引領發展的對策建議。提高認識,找準著力點,助推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思路暢通。思維模式決定發展高度。思想能否破冰,直接決定著行動能否突圍。要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就需要引導把思想統一到新常態上來,高度重視服務業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主導作用,把加快服務業發展作為首要戰略,努力營造服務業蓬勃發展的局面,形成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濃厚社會氛圍。首先要堅持推動服務業領域的改革與創新,以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提升產業競爭力。二是要立足市情和比較優勢,完善相關產業政策,突出本地特色,逐步形成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產業政策體系,三是要加大服務業發展考核評價力度,優化績效考核辦法,對各有關部門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考評,強化績效考評的運用,確保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四是堅持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培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良好態勢、發展的動力機制和制度保障,逐步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做優做活生活性服務業,發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新常態下,首先,要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等傳統的生活性服務業進行改造創新提升,主動適應消費的“個性化、差異化”新趨勢,以需求導向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充分發揮消費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基礎作用。第二,大力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信息咨詢文化創意、健康旅游、養老服務等新興服務業,進一步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服務體系,并形成新的增長點和擴大就業的有效途徑。第三,要以消費升級為動力,大力發展高端商業、創意旅游、教育、醫療等,推動服務產品向多元化、個性化、高端化發展,通過創新業態、創新供給來引領、激活消費需求,發現、培育新的增長點。最后要以城市轉型為依托,加強服務功能區集聚布局,加快區域性商貿中心建設,提高城市綜合服務能力及商貿輻射力,釋放更大的內需潛力,為經濟平穩增長和持續發展增添新動力。加大投入,突出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經濟新常態要求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分配中的決定性作用,引領市場把優質資源投向亟待發展的服務業。新常態下,要主動適應市場競爭的“質量型、差異化”特征,不斷提升服務業的競爭力。政府要加大投資力度,支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服務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服務企業。同時在保持服務業投資不斷增長的同時,合理選擇服務業投資重點方向,提高投資效果,把工作重點放在調整優化投資結構上,讓產能過剩、污染較大和兩高行業的投資增速降下來,要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及市場需求,搶占“互聯網+”發展的重大先機,優先發展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服務和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培育主導產業,擴大服務經濟規模,強化中心城市地位。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創造新的消費群體。一方面,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城市功能,集聚城市要素,在加大城區改造升級的同時,結合鄭州城市建設改造,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區,提升城市影響力,加快城市化建設。引導鄉鎮企業合理集聚,使進城農民在教育、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上享有同等權力。進一步促使農民到城市、到城鎮落戶,不斷擴大小城鎮服務消費群體,增加服務業就業人口。重視人才培養,加快服務業人才培育,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智力保障?,F代服務業是人力資本和技術知識密集的產業,高人力資本含量的投入,是提高現代服務業生產率水平的基本途徑。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加速、產業升級壓力加大、城市化深入推進的現實,迫切需要大批人才為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一方面要加大“招賢納士”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重點引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急需的研發、技術、管理等高端人才,滿足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培育人才,建立人才培育的長效機制。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培養適用的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咨詢和會展策劃等現代服務業人才。

總之在經濟新常態下,要加快鄭州經濟發展,必須要足夠重視現代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要從應對挑戰和抓住機遇兩個方面入手,尋找鄭州市現代服務業向新常態過渡的經濟發展“新動力”。為把鄭州市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航空大都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區而創造更多的機遇。

作者:衛強 單位:鄭州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胡啟恒.詮釋我國現代服務業[J].中國信息導報,2004(8).

[2]來有為.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04(95).

[3]魯瑜.河南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3(14).

[4]劉有章,肖臘珍.湖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