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對外開放與服務貿易探析
時間:2022-01-22 09:12:42
導語:服務業對外開放與服務貿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與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服務業對外貿易開放發展與創新研究,成為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命題,并受到國家經濟建設部門與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由于服務業發展所涉及面較廣,其開放與創新都將影響著我國教育、金融、醫療、文化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所以如何更加科學合理地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在服務貿易創新上進行突破是我國服務業發展實現進步的關鍵。本文將從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特征、現狀等角度分析其開放及創新發展方式,希望為我國服務業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服務業;對外開放;服務貿易;發展創新
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并對服務貿易進行創新對于提高我國經濟全面發展水平并壯大服務業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服務業的發展對于吸引外資入駐、提升制造業及各類經濟發展都具有戰略意義。從世界經濟發展及我國經濟現狀與未來規劃角度審視服務業發展,并進行創新發展思路的探索,將成為我國經濟全面發展的新起點。
一、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意義
1、服務業對外開放擴大化的戰略意義。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服務貿易自由化與貿易合作多元化是新一輪國際經濟形勢發展中的重點。基于當前國際貿易規則變化趨勢與各國第三產業發展壯大的現狀,擴大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進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探究將有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同時,通過這種影響力的提升,我國將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獲得更多話語權,這對我國經濟發展極為有利。另外,當前我國內在經濟結構也亟待調整,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及廣大人民對于物質生活及服務業的需求,當前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型消費的市場占有率逐漸提升。擴大服務業的開放將在調整經濟結構的同時有效推動我國經濟提質增效。由此可見,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將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的整體進步,對于我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發展中實行戰略調整及優化具有重要意義。2、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特征。(1)新興服務貿易順差的增加。自我國加入WTO以來,2002—2017年一直保持服務貿易總量及規模穩步增長狀態[1]。我國在全球經濟市場中地位不斷提升。通過分析我國近年來的貿易結構變化,可以發現傳統的運輸、旅游、商業服務等行業所占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逐漸下降,而咨詢和電子信息等技術性新興服務產業的出口則呈現上升趨勢,新興服務貿易順差的增加,讓近年來服務業開放更多集中在對于這兩個產業潛力的挖掘中。(2)服務業對于外商投資的吸引力增加。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與我國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外商對于我國的經濟投資逐漸從制造業轉為服務業。其中知識密集型產業吸引外商的能力更為突出,金融保險行業、科技服務行業等已經成為外商投資中關注的重點。(3)服務業成為我國對外投資主力?;谥袊白叱鋈ァ钡膽鹇园l展方向,我國也在積極鼓勵國內企業加大對外投資的力度。到2012年,我國就以對外投資凈額878億美元的規模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對外投資國[2]。而在我國對外投資中,服務業與批發零售和金融業成為占比最高的三類對外投資。服務業作為我國對外投資的主力業務,有效提高了我國對外經濟發展速度。
二、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現狀分析
在研究如何擴大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思路與貿易發展創新方式前,應該基于當前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現狀進行分析。1、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雖然當前我國服務行業處于蓬勃發展狀態,但是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狀況卻比較嚴重。我國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仍然處于比較弱的狀態。以2013年的數據為例,當時我國貨物貿易總額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我國貨物貿易占世界貨物貿易總額的12%以上,但是服務貿易卻僅占6%左右。從這一數據來看,我國的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未能互相推進增長。服務貿易發展較為遲緩,而且其中以旅游與運輸這類傳統服務為主,新興服務較少。這種現狀雖然在近幾年有所緩和,但是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仍需要進一步提升。2、服務業市場規則及利用外資結構的合理化程。度有待改善當前我國服務業在外資利用規模上是超越第二產業的外資利用規模的,但是外商在服務業中的投資行業不合理及區域結構不合理情況仍然較為嚴重。從投資行業的角度分析,外商投資比較青睞房地產和批發零售這類短期內回報率高的產業。而對于投資區域的選擇上,外資則更傾向于投資我國東部發達地區,對于中西部的投資關注較少[3]。而且由于國家關于外資入駐等相關投資政策的嚴格把控,導致在投資限制過多的環境中,服務業難以獲得更多有效投資。服務業的開放水平和相關投資政策的優化與開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前外資對于我國的投資。但是在服務業開放的同時,如何有效平衡開放紅利并盡量避免由于服務業開放所帶來的風險,也是當前服務業市場對外開放中所面臨的嚴峻問題。3、服務業對外開放起步階段,仍須提高我國對外投資影響力。隨著我國加入WTO,并在國際貿易投資中取得了越來越好的成績,在對外投資種類的拓展上,我國也在進行不斷嘗試。近幾年,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投資的主要行業。但是由于我國對外貿易開放較晚,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的對外投資和影響力在國際貿易交流中就更顯得單薄。所以如何通過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及創新服務貿易發展來提升我國對外服務業影響力和話語權,就成為當前我國服務業在對外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服務業對外開放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方法探究
面對以上服務業對外開放及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思路與方法的創新研究。1、高效推進外資管理體制改革,對準入前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行探究針對外資的入駐,世界上至少77個國家在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外資管理模式。為構建符合我國發展需求和國際投資規則的服務貿易發展,準入前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應用是必然之選。我國當前在對外貿易中就采取了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管理體制改革的方法。而準入前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正與我國當前管理內容方向相一致。如能從這一角度來推進外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將為我國的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并且能讓我國在國際產業競爭中贏取有利位置,獲得新的發展活力。我國可以以上海、深圳等地為實驗基地,進行準入前管理清單管理模式的探索,提升我國外資管理體制改革速度[4]。外資資本與我國社會資本一旦獲得平等的服務業發展條件,則將能夠吸引更多外資入駐我國服務行業,有效促進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擴大。2、投資準入要求放寬,發揮并完善政府協同監管機制。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及互聯網科技的進步,服務業新興業態及全新的商業模式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得到了擴大和推進。這一市場現實環境為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擴大提供了契機。而且隨著服務業的發展,跨界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流行趨勢。面對這一發展現狀,首先需要加強對于壟斷性服務業的改革,通過建立完善而統一的對外開放制度來維持服務業市場的有序競爭,讓市場得以穩定和諧地發展[5]。另外,也須適當放寬準入要求,但同時需要對服務貿易跨界融合發展風險實現合理監管。政府應該加強在服務業對外開放政策上的監管協作,通過強化省市的監管責任,建立從企業到政府的全面對外服務貿易監管機制,給服務業開放及貿易擴大化塑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3、借鑒別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思路,創新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借鑒別國的服務業開放經驗,是提升我國貿易服務發展與創新的有效手段。我國可以參考美國服務業開放制度,進行本土化優化與改革。美國在服務業對外開放中主要推行自由開放政策,給予國外投資者以國民待遇,這能有效吸引外資入駐。另外,美國在服務業對外開放上還采取針對不同服務行業實行不同限制政策、建立“雙保險”準入制度等。我國可以借鑒這一開放思路,對于服務業中不同行業類型實施差異化準入政策,并且在不同區域和省市間進行服務業對外開放中,也可以根據當地服務業行業發展態勢和本地發展需求進行服務貿易政策的調整,更好地吸引符合當地服務業發展需要的外商投資,以提升服務業對外開放速度。
四、結語
作為人口大國,我國在服務業發展上有先天的人力資源優勢,但如何更好地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服務貿易的創新發展,則需要根據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和我國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不懈的調整和努力,鼓勵更多本土企業“走出去”,更多外資企業“走進來”,才是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姚戰琪:服務業真實開放度的提升對我國服務業競爭力的影響[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0(6).
[2]夏杰長、姚戰琪:中國服務業開放40年———漸進歷程、開放度評估和經驗總結[J].財經問題研究,2018(4).
[3]劉奕:中國服務業空間格局:演化、趨勢及建議[J].學習與探索,2017(6).
[4]金秀齡、劉亞娟:大連服務業開放創新發展的建議[J].現代商業,2016(3).
[5]劉丹鷺:服務業國際化條件下的創新與生產率———基于中國生產性服務企業數據的研究[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3,50(6).
作者:李文勇 單位: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市場經濟法律與道德關系分析
- 下一篇:核心城市服務業發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