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計量經濟論文

時間:2022-02-28 08:38:22

導語:生態旅游計量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旅游計量經濟論文

一、材料收集

一是通過江蘇省林業局林業產業辦公室,梳理、整理泗陽縣現有的林業產業發展資料,把握其林業產業發展的整體情況和區域分布特點。從省農委、省統計局、縣農委、縣統計局及其網站等收集泗陽縣農村、農業發展的基本材料,特別是農村收入、農戶收入的材料和數據,并進行探索性的分析和研究。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全面了解和把握林業產業及農民收入的含義、歷史、現狀及相互關系等;二是通過實地調查對農戶和企業進行走訪和座談,了解和掌握農戶及企業的基本情況和經濟收益情況。機械抽取200農戶進行實地調查和訪談,調查了解2000~2012年間每年的經濟收入及其來源構成,包括家庭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支出及純收入等;對企業主要調查和訪談企業基本規模、企業效益、企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企業對農民增收的途徑、及企業增加農民收入的數量估計等。

二、研究方法

利用實地調研和統計資料獲得的數據資料,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科學選取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建立計量經濟學多元一次模型,進行相關性等分析,并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科學評估林業產業發展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1選擇樣本根據實地調查以及當地林業局、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選擇泗陽縣農民2000~2012年人均收入及林業產業收入構成為樣本。由于泗陽縣特色經濟林果及綜合利用、生物質能源林培育及野生動植物培育利用產業發展較為緩慢,農民在這3大產業中獲得的收入較少,對農民收入影響很小,故不予考慮。

2選擇變量考慮到調查數據的可獲得性及研究目的,以農戶人均收入為因變量,即被解釋變量,農戶經營從事林業各產業的收入為自變量,即解釋變量,

三、結果與分析

1相關性分析對變量進行相關分析。利用EVIEWS6.0軟件,繪制Y關于X1、X2、X4的散點圖。由圖1可看出,Y與X1、X2、X4均呈線性相關關系。為確定變量的相關程度,現進行變量相關系數的計算。本文采用KarlPearson的簡單相關系數[4],其數學表達式為根據調查整理所得的數據,利用EVIEWS6.0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各變量相關系數矩陣表,數值P值是表示2者相關性是否有意義的指標。一般而言,相關系數在0.8以上稱2者有高度相關關系,0.8到0.5之間為中度相關,小于0.5視為不相關。一般P值的數值小于0.05,表示2者間的相關系數有意義。由表3可知,X1、X2、X4這3個自變量均與因變量農戶家庭人均收入Y顯著相關,且P值都小于0.01。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農戶從事森林與濕地生態旅游產業獲得的收入X4,其次是農戶從事板材加工產業獲得的收入X1,3者中影響相對較小的是農戶從事林木種苗產業獲得的收入X2,符合調查實際,表明對這些變量做回歸分析是合理可行的。

2回歸分析運用EVIEWS6.0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其結果見此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R2=0.999935,修正的決定系數為0.999914,說明此方程對樣本擬合得很好,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力度大。F統計量為46267.24,表示此方程通過了方程顯著性檢驗,即F檢驗,在統計上有意義。P值=0,表明方程高度顯著。由于各系數的P值均小于0.05,此方程通過了回歸系數顯著性檢驗,即t檢驗,系數是合理的。由此回歸方程可以看出,泗陽縣農戶從事板材加工產業、林木種苗產業、森林與濕地生態旅游產業所獲得的收入對農戶人均收入的影響都是正向顯著的,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森林與濕地生態旅游產業,其次是板材加工產業,影響相對較小的是林木種苗產業。

四、小結與建議

自2000年啟動實施“綠色江蘇”以來,5大林業產業工程中的楊樹等板紙一體化工程、林木種苗花卉工程及森林旅游工程,給泗陽縣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林農從不同的林業產業中無論是經營純收入,還是工資性收入等方面,都得到了實惠,林業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當地財政增稅、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地增綠,林業產業已經成為泗陽縣的支柱產業。鑒于泗陽縣林業產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今后其林業產業的發展,建議主要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繼續做大做強林板、林苗及森林旅游3大支柱產業。加強科技研發和科技創新能力,通過多種措施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強化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大力培育龍頭企業,以質量謀求集群發展。二是要制定產業政策,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林業產業的發展除了依靠市場的推動作用外,還需要依靠政府的引導和扶持,政府應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和林業產業發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林業產業政策,加強宏觀調控和組織協調,解決林業產業發展進程中的主要問題,為林業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政策保障。三是要加大特色經濟林果、生物質能源林培育和野生動植物培育與利用產業的發展力度。通過調研和計量分析,泗陽縣此3個產業的發展比較緩慢,對促進農民增收影響不大,給農民收入帶來的實惠較少,因此應制定相應的產業發展規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挖掘相對薄弱產業對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林果產業、生物質能源林培育產業和野生動植物培育與利用產業,讓林業產業給農民帶來更多實惠和利益的同時,促進地方經濟建設。

作者:王瀟陳大勝賈衛國王曉南徐全新單位: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院南京林業大學人事處江蘇省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