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收入差距的現狀及原因詮釋

時間:2022-04-22 09:09:00

導語:城鄉收入差距的現狀及原因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收入差距的現狀及原因詮釋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顯著提高,我國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開始擴大,成為收入分配領域最突出的變化,也是影響和制約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和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結合數據分析目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現狀,并從多個角度闡明引起這種差距的原因,對于進一步采取對策縮小差距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收入差距;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城鄉差距問題在解放前就存在,但是由于城鄉收入差距近幾年不斷呈擴大趨勢,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首先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接著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個統籌”的改革發展要求中將“統籌城鄉發展”位于首要位置。黨的十七大又明確提出了“要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意義更加重大。2004年和2005年的兩個中央一號文件,其最終目標也就是想要通過農民收入的提高,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城鄉統籌。

由此,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是從根本上解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問題和新階段三農問題、推進農村小康建設的客觀要求,對于促進城鄉關系的協調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城鄉收入差距在我國整體的現狀數據分析

(一)城鄉居民總體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社會整體經濟水平顯著提高,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2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49529.9億元,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00670億元,增長了81.5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大幅提升,1978年為381元,2007年為18934元。①

經濟整體水平提高的同時,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具體參見下頁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攀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到1985年為739.1元,1994年為3496.2元,到2008年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增加到15781元,相比較1978年增長了45倍,這是與經濟發展同步的。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8年的37.9%;與此同時,我國農村人均純收入也由1978的133.6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1.0元,增長了近35倍。恩格爾系數也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8年的43.7%。這表明城鄉居民的總體收入增加,家庭消費總支出中食品消費支出的比重下降,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拉大

整體來看,城鎮和農村的居民收入都是在不斷增加的,但也伴隨著城鄉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霸趥鹘y體制初步建立的1957年,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為農村居民收入的3.48倍。到前的1964年,前者是后者的2.38倍左右?!边@一差距一直持續到1979年。

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城鎮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遠遠大于農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這種速度差距決定了城鄉之間收入分配差距變化的整個趨勢(如圖1所示)??鄢飪r上漲因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率在1984年以前是農村超過城鎮。1985以后,除個別年份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實際增速相比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速都要小。

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比值來看,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總體上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如圖2)。1978年城鄉收入差距為2.57∶1,到200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578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4761.0元,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為3.31∶1。

從絕對差額上來看,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農村人均純收入多209.8元。此后絕對數值方面的差距不斷加大,1985年為341.5元,到1994年增加到2275.2元,2008年我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995.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只增加620.6元,不到城鎮居民收入增量的1/3,絕對差額也增加至11020元。過去的30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絕對額差距增加了近52倍。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和絕對數值方面的差距表明,我國城鄉間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已很大,并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由表1和圖2的數據變化特征也可以看出,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動也具有明顯的階段性。1978—1985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開始縮小,由2.57倍縮小到1.86倍,這是由于農村的率先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收入迅速增加,歷史上居高不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開始迅速縮小;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開始改革,城鄉收入差距又開始拉大,城鄉居民收入的比例擴大到1994年的2.86∶1;從1994年開始城鄉之間收入差距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但從1997年起中國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連年下滑,差距又逐步擴大:1997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僅相當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5%,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2年城鄉居民收入比首次突破3∶1,達到3.11∶1,2007年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達到3.33∶1,2008年為3.31∶1。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比值不能準確地反映城鄉居民收入的實際差距,如果再加上城鎮居民享有社會保障、各種福利和補貼,城鄉收入差距將更大,實際的城鄉收入比應為6倍左右。來自世界銀行的有關資料顯示,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城鄉收入之比為1.5∶1,我國的這一比例大大超過了世界各國的水平。

二、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體制原因

1.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體制

歷史上我國存在的城鄉二元的經濟結構決定了城鄉居民勞動生產率方面的巨大差異,但實行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體制加劇了城鄉發展的不同步,是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主要原因。建國以來,我國實行的是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使得工業發展迅速并快速積累,農業發展緩慢且不穩定,農民收入長期增長緩慢,非均衡發展,從而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另一方面,由于實行城市和農村兩種戶籍制度,造成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和城市勞動力市場對農民的封閉,加固了城鄉二元結構的格局。城鄉兩種戶籍制度的長期存在阻礙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自由流動,農民享受不到公平的就業機會、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并且農民進城務工也會面臨很多障礙,這種種因素都把農村勞動力長期禁錮于農村和農業,使農民的非農收入減少,這在客觀上也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長,促使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拉大。

2.體制改革

(1)1978年,我國由農村開始進行體制改革,1985年面向城市進行改革。體制改革給經濟注入了活力,使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但在改革過程中,農村居民內部和城鎮居民內部的個人收入增長都是不平衡的,城鄉改革不平衡加劇了城鄉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因此,改革本身帶來了收入差距的擴大。

(2)體制改革的另一個負面后果是產生各種壟斷行為以及通過壟斷行為獲得暴利的尋租活動。在我國,郵電、金融、保險等行業享受國家投資和占有公有資源等便利條件,實行壟斷經營,形成壟斷收入,壟斷行業的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職工的工資收入以及各種福利比非壟斷性行業要高。而且雙軌制的實施,為某些尋租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制度缺陷

1.分配制度

在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新的分配機制下,按照投入生產的要素的貢獻來分配收入,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由于擁有要素的數量、質量不同而獲得不同的收入。這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由于城鄉空間地域在市場化等方面的顯著差異,城鎮居民從中受益較多而農村居民從中受益不大,結果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擴大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2.稅收制度

我國實行的是個人所得稅稅制,目前稅制不規范,個人所得稅難以發揮調節社會貧富差距的作用。首先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過低,只能使得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更低,而對高收入階層影響很小,這導致稅收調節的低效應,城鄉居民之間承擔的稅負不均。此外,我國稅收管理薄弱,依法治稅水平不高,對地下稅、黑色稅收打擊乏力,對于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嚴重不到位等都使稅收在居民收入差距產生后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

3.社會保障制度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覆蓋面低。迄今為止,我國農村仍未能建立一套象城市那樣的社會保障體系,而且養老保險方面,絕大多數農民基本上還都是通過家庭自保來實現保障的。此外,進城農民工的合法權利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且難以納入城鎮社會保險體系;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沒有系統的解決辦法。因此,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國不斷拉大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加劇。

4.監督制度

我國監督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相對滯后,許多非市場因素在發揮作用,導致各種違法行為、非法獲取暴利的活動以及尋租行為的出現,形成非法收入。這些非法收入,破壞了正常的分配關系,這也成為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政策性因素

政策性因素主要體現在國家經濟政策的城市偏向和政策上的財富分配不平等。政府在執行就業、資金投入、財政稅收政策、教育及各種醫療社保和其他福利待遇等方面實行“城鄉分治”,優先發展工業和城市的政策,為促進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而以犧牲農業發展和農民利益為代價,通過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將資本從農業轉向工業。同時,農民承擔的負擔有增無減,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有升無降,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參考文獻:

[1]李萍,陳志舟,李秋實.統籌城鄉發展與效率公平權衡[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韓俊.中國三農問題100題[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

[3]王偉.從現代化視角看我國現階段的收入差距問題[D].南京師范大學,2005.

[4]曲衛紅.對當前中國貧富差距問題的理性思考[D].西南大學,2006.

[5]蘆金萍.從經濟學視角看我國的貧富差距[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04,(5).

[6]李實,岳希明.中國城鄉收入差距調查[J].鄉鎮論壇,2004,(8).

[7]謝紅菊.我國貧富差距現狀分析與對策[J].黑河學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