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探究

時間:2022-10-22 09:02:06

導語: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探究

一、經管類專業實踐性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的設置不合理,沒有突出實踐性教學。首先,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一般院校的課程主要包括理論課和專業課,缺少實踐課程的設置。教師也是以填鴨式或傳授式等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所以學生往往會對課程失去興趣,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學生甚至厭學。教師不注重改進教學方式,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不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沒有把書本知識真正地運用實際工作中;其次,盡管現在經濟管理專業已經開設了實踐課,但沒有發揮真正的實踐作用,尤其對實踐性要求較強的專業,無論是在課程上還是課時上,都存在設置不足的現象,學生不能從"跟著做”進入到“自己做"的角色中來,要想把學與做結合,要有效地設置實踐課程以及充分的課時,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進行學習和實踐;最后就是課程漏設,有些專業對實踐性要求較強,但在課程中根本沒有設置實踐課程,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要逐漸開設實踐教學。

2、實踐性教學體系不完善,實踐性教學的實施受到限制。實踐性教學是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效果的教學過程,是“學”與“做”相結合的教學。需要建立完整、系統的教學體系,即包括實踐教學的內容、實踐場所、方式方法、指導人員等。對于實踐性要求較強的課程,主要存在缺少專業教師指導以及專業老師本身又缺乏實踐指導能力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進展。

3、校企合作不夠深入,生產性實訓和跟崗實習難以進行。經管類專業大多是管理類的技能,不可能像工科類的專業一樣,為企業創造效益,而企業也沒有那么多的崗位讓學生去實習,這就使經管類專業與企業合作的時候,學校總是處于被動狀態,所以建立實習實訓基地主要靠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關系去找企業,而企業總是不太愿意接受學生去實習實踐。即使通過努力把一些企業建成了我們的實習實訓基地,但也僅僅停留在學生到企業參觀一下、與企業有關人員交流一下的層面,生產性實訓和跟崗實習很少進行,即使是“訂單式”培養方式,學生也是在學校培訓,而很少到企業去現場實習和實訓,這就使實踐性教學缺乏基本的支撐條件。

二、改進實踐性教學的思考與構想

1、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將社會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即要先了解企業對經濟類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據需求設置相應的課程,特別是在企業工作中需要注意和加強的內容,要盡可能地開設實踐課程,并以“做中學,學中做”編制課程內容,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實踐機會。其次,在設置教學內容的時候,既要把企業的一些工作需要和實例作為教學的內容,也要在實踐教學中聘請相關企業的管理人才、專業人才來校授課,與學生互動,與教師交流,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最后就是提高教學的硬件設施以及建設實踐教學的訓練基地。有了前兩點的基礎,最后環節不能順利實踐的話,將功虧一簣。

2、以工作過程任務或項目為主線,全面設計實踐教學過程。把企業工作的某個過程或項目作為主線,根據目標設計實踐教學。如經濟類專業課程《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就是把企業中單證員的工作作為一個主線來設計的一門課程。首先設計"跟-學-做-"過程,分解的說明就是第一步:"跟學",首先老師講解并展示單證給學生看,并且說明要怎么做;第二步:"學做",就是老師自己邊做邊展示給學生看的過程,第三步,"自己做",根據老師的講解和展示,自己查閱資料來做一份單據;第四步就是把自己做的這份單據讓老師和學生一起進行評價;最后就是到實習室把自己做的這一份單據結合教學課程以及資料來進行練習和測評,從而讓學生能獨立完成并熟練填制的一個過程。學校組織學生到當地市建設銀行辦理進出口結算的部門查看進出口結算的真實業務和真實單據,而且制作過程和注意事項也請銀行辦理對外單證業務的專家向學生說明。

3、以校企深度合作、產學結合為契機,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是解決學校實習和實訓基地不足的一條出路,是學校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途徑,也是為學生實踐實訓尋找場所和機會,我校財經學院經過長期的努力,建立了多個實訓基地,也為湖北捷瑞汽車玻璃有限公司等一些企業“訂單式”培養學生,不僅解決了學生實訓場所不足的問題,而且為學生找到了畢業后就業的機會;同時還與湖北漢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為該企業培訓員工及診斷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案,不僅向企業職工傳授新技術發展所必須掌握的新知識,還鍛煉了專業老師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多樣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使學校的人才培養和企業的發展相互促進,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傊?,財經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精心設計實踐教學過程,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實訓基地,有效地開展實踐性教學,是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管理人才的需要。

作者:羅娟 單位: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