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精準扶貧”的認識

時間:2022-02-21 10:52:37

導語:“十三五”“精準扶貧”的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家“十三五”實施“精準扶貧”的戰略措施,是關于扶貧工作系列講話的精髓所在。通過對相關講話、各相關會議精神的深入學習,充分了解了國家“精準扶貧”的指導思想、戰略部署、具體措施等方面內容。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形成了關于“精準扶貧”制度保障、內因保障、組織保障以及實施基礎等方面的認識。

關鍵詞:“十三五”;精準扶貧;實施;認識

一、“精準扶貧”的提出與發展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不懈努力,已使6億中國人甩掉了貧困的帽子,使我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國家。[1]黨的“十八大”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加快解決目前尚存的數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當前時期的扶貧工作,面對的是貧困程度深、減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的挑戰[2],這就需要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和措施,啃下“硬骨頭”、打贏攻堅戰?!熬珳史鲐殹笔?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查時首次提出的,他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敝笥纸涍^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2015年6月在貴州調研時,進一步強調扶貧開發工作要做到“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在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召開的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講話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進一步闡述了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以及“怎么扶”等關鍵問題。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指導思想”中即明確“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并明確了十項具體的精準扶貧的措施要求。2016年7月20日,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講話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認清形勢、聚焦精準、深化幫扶、確保實效,切實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2017年2月21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脫貧攻堅形勢和更好實施精準扶貧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同、強化東西協作、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活力、強化任務落實,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根據上述“精準扶貧”的提出和發展過程可見,近年來其內涵不斷豐富、操作性越來越強、針對性更加明確。國家對扶貧開展工作的重視程度,突出反映出“精準扶貧”事關我國到2020年能否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總體目標,已成為國家的“天字號工程”。正如強調的,“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二、對“精準扶貧”措施的認識

“精準扶貧”是社會治理中的重要內容,依據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相應解決機制是有必要的[3]。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決定》中,系統闡述了十項具體的精準扶貧的措施要求。包括: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發展特色產業脫貧、引導勞務輸出脫貧、實施易地搬遷脫貧、結合生態保護脫貧、著力加強教育脫貧、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脫貧等,并細化了各方面的工作內容[4]。下面針對“精準扶貧”措施,談幾方面粗淺認識:(一)健全工作機制,是“精準扶貧”的制度保障?!熬珳史鲐殹笔且豁梼热輳V泛的系統工程,包括識別貧困人群、分析貧困原因、制訂貧困措施、落實監督執行、評估扶貧成效等多個方面,這就需要建立完善一整套工作機制,以保障精準扶貧的規范性和針對性,減少盲目性。如果將扶貧工作比作一輛駛向脫貧方向的列車,那么我認為健全的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就好像列車的軌道,正確的軌道才能保障列車“精準”的行駛方向。(二)找準致貧主因,是實施“精準扶貧”的關鍵基。礎國家已經明確了精準扶貧的諸多措施,那么針對具體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群,又該如何落實這些措施呢?托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認為貧困是人類生活的一種不幸,那么,對于我國現有的數以千萬計的農村貧困人口,顯然存在各種各樣的貧困原因。只有首先分門別類地找準這些原因,才能以問題為導向,有的放矢地制訂并落實針對性措施。對只存在一種致貧主因的,就實施一困一策,制訂落實一種扶貧政策措施;對同時存在多種致貧主因的,就實施一困多策,打好扶貧組合拳。只有對癥下藥,才有可能藥到病除。(三)實施易地搬遷脫貧,體現出了以人為本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對于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農村貧困人口,國家明確提出在堅持群眾自愿、積極穩妥的原則基礎上,加快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這既是以人為本的做法,又體現出了實事求是的精神。絕大多數人都是希望在自己生活的家園脫貧致富,但對于生存條件確實惡劣的地區,硬是要求“戰天斗地”是不尊重客觀實際的表現。(四)充分調動主觀因素,是提高“精準扶貧”的內因保障。在國家緊鑼密鼓部署實施精準扶貧的關鍵時期,更應重視調動貧困人群自身的脫貧積極性和潛能。只有內外因充分結合,雙管齊下共同努力,才能快速脫貧,并脫貧不返貧。扶貧資金的確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有些貧困,不完全是錢的事,而是和脫貧愿望、脫貧思路等主觀因素密切相關。只有幫扶那些自主脫貧愿望強、肯于勤勞付出的人群,才能取得好的扶貧效果。所謂“扶貧先扶志”“救急不救窮”,個別地區為爭得扶貧款項,弄虛作假,并不惜顏面,依靠網絡散布貧困影響的情況[5],而在爭取到“××貧困縣”或“××貧困鄉”的“稱號”后,便大張旗鼓高調慶賀,這都是“因貧喪志”的表現,是與國家的扶貧宗旨背道而馳的。(五)落實主體責任,是“精準扶貧”的組織保障?!稕Q定》要求,加快形成中央統籌、?。ㄗ灾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因此,只有明確扶貧主體責任,并形成配套的工作目標、進度安排和具體措施,才能為“精準扶貧”提供有力組織保障,有效推進精準扶貧。

三、結語

通過系統學習關于扶貧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2015年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決定》精神,可以看出,從以往扶貧中存在的大水漫灌式現象,到近年來的精準澆灌式要求,反映出國家扶貧開發戰略部署和措施的重大轉變,更好地適應了扶貧工作新的客觀要求?!熬珳史鲐殹?,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必將會達到預期成效,實現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夏書明,吳曉燕.精準扶貧研究現狀綜述[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

[2]劉文龍.當前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3).

[3]王曉毅.社會治理與精準扶貧[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

[4]黃昕欣.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

[5]孫沁瑤.網絡謠言的危害性分析及有效治理建議[J].現代交際,2018(2).

作者:孫沁瑤 單位:南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