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體經濟管理調查報告分析
時間:2022-09-17 10:31:34
導語:村集體經濟管理調查報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鄉村振興的總體規劃,必須對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進行改革。現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某村的集體經濟改革及管理情況總結如下:
1基本情況
該村位于鎮西北城鄉結合部,現有191戶、387人,擁有耕地228.9畝(其中鎮區耕地3戶、11.9畝)。2012年以前該村是巴彥浩特鎮典型的經濟落后和組織軟弱渙散區域。
2采取的措施
2.1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建章立制,明確“責、權、利”村級治理體系。鎮黨委為該村選配黨支部書記,堅持以黨建引領發展,始終把發展集體經濟擺在重要位置。貫徹《鎮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鎮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村集體財務、村務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村黨務、財務、村務管理制度,在資金使用方面層層把關,充分發揮民主管理的作用。重大事項按照532工作法,充分發揚民主,尊重群眾意見。不斷修改方案,直到形成可行的決議。財務公開是一項百姓比較關注的工作,凡是涉及財務的事情,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定期公開和不定期的公開。尤其在享受低保等惠民政策時,兩委班子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集體討論,嚴格按照政策執行,不偏向任何人。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村的村規民約,建立村民信用的考評制度。2.2盤活有限的資源及資金,成立合作社。把原來的租賃耕地落實到戶,明確產權,然后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把收益直接分配給農戶。該村全面完成了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成立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2.3以開展嘎查文化活動為載體,凝心聚力。物質生活相對富裕后,還需要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村兩委班子,聯結各類群團組織,尤其是婦聯組織,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組織阿左旗百日消夏晚會、三八文藝演出及慶七一活動等各類文藝活動,讓百姓在閑暇之余享受健康的文化生活。2.4立足長遠,謀劃未來,建設新村。村兩委班子統一思想,趁此次集體經濟產權改革的契機,決定充分發揮股份經濟合作社的作用,繼續與企業合作開發房地產業務,規劃進軍旅游市場,多元發展。謀劃成立物業公司,解決村民的就業問題。在置換的土地上建設物流園,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規劃建設巴彥浩特鎮西城區最大的多功能農貿市場,解決村民的后續發展問題。
3取得的效果
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截止2018年12月31日,該村集體經濟積累由2012年初的461.26萬元增長到1328.52萬元。該村在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的情況下,采取多項措施讓村民充分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3.12014年該村為每戶村民以成本價分配住宅樓房一套,考慮到村民經濟困難的情況,同時給予每戶一萬元裝修補貼。3.2結合村民普遍存在年齡偏大轉產就業困難的情況,制定了每人每年分紅一萬元的政策,使村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3.360歲以上的村民由于各種疾病增多導致勞動能力減弱,僅靠每月300余元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金遠遠不能滿足生活需要,因此,村兩委制定了每人每月給予500元生活補貼政策。3.4用集體資金每年為全村387人交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3.5為45周歲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繳納1000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做到村民養老保險全覆蓋。3.6為每年考入大中專院校的村民子女發放1000~2000元的助學獎勵,并使其成為常態化和制度化。3.7每逢元旦、春節,利用社會捐助資金為60歲以上村民發放米、面、油等生活慰問品,此制度已連續進行了6年。
4對該村改革后發展經濟的幾點建議
4.1必須處理好改革后黨支部、村委會、股份經濟合作社三者的關系。村黨支部是全部工作的基礎,是各級組織工作的領導核心,與村委會和股份經濟合作社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三者的職能分工不同,切忌出現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為第二個村委會的情況。4.2經濟發展一定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可盲目擴張。當前該村經濟發展仍然應該以資源的合理開發為基礎,充分發揮資源的最大優勢,規劃建設實體產業。以土地換資金的做法是完成原始積累的第一步,要想長遠發展,必須要有適合該村的實體產業。4.3探索新的運營體制,盡可能的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職業經理人管理機制。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以后,短期內改革的效果會體現出來,但從長期發展的角度考慮,引進職業經理人管理勢在必行。
作者:鄭海泉 特爾格樂 單位: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
- 上一篇:市政項目建設工程經濟管理研究
- 下一篇: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