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方法論探究論文
時間:2022-02-26 05:39:00
導語:經濟學方法論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學方法論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經濟學方法論指論證經濟學理論正確的某種原則,廣義上則包含著什么是科學的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和理論創新的方法論。具體來講,西方學者研究經濟學方法論主要圍繞對一個核心問題的回答,即如何衡量與選擇經濟理論。換句話講,有無一套標準來區別開“科學的”與“非科學的”理論?如果有,用什么標準?或者如何從所有理論中鑒別出哪種是“最好”的。現實意義上,這套標準就成為經濟學家在建立與發展理論時必須遵守的方法規則。
經濟學本質上屬于社會科學,是經濟學家面對經濟理論難以消解的現實,試圖提出自己的嘗試性解釋,也是作者的主觀認識對客觀現實的一種認識和把握。經濟學方法論在其發展過程中深受西方科學哲學的影響。亓學太認為,經濟學方法論屬于哲學的認識論范疇,主要探討經濟學知識的性質、認識論地位以及獲得途徑等問題。嚴格意義上講,方法論屬于哲學的范疇,經濟學方法論為經濟理論構建提供了方法上的哲學觀,即方法論哲學。張五常認為,“經濟學方法論”應叫“科學的方法”,“因為科學方法論在經濟方面與其他科學是相同的,所以要籠統地說一說,不應該分門別類”,“經濟學是一門科學”,因而適用于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均適用于經濟學研究。
2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階段劃分以及主要思想
針對西方經濟學方法論階段劃分的問題,國內學者并無統一的看法,傅耀按照科學方法論的內在邏輯將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演進分為四個階段,即前實證主義階段、實證主義階段、證偽主義階段和歷史主義階段。亓學太則以20世紀70年代為界,將經濟學方法論劃分為兩個時期,即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方法論研究的興起與20世紀70年代以后的繁榮時期。以下以傅耀的四階段劃分法來了解各時期的主要經濟學方法論思想。
2.1前實證主義階段
前實證主義階段的經濟學方法論是一種不定型的、樸素的、自發的階段,還處于朦朧的狀態,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學方法論啟迪了人們思想的火花。例如重商主義和重農學派的現象描述法和科學抽象法已經初露端倪,而在斯密經濟學說中抽象演繹法和現象描述法得到了系統化的體現。斯密之后,抽象演繹法在李嘉圖和西斯蒙第那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使其漸趨精細化。此后,現象描述法又得到了馬爾薩斯和薩伊的大力發展。
2.2實證主義階段
實證主義階段是經濟學方法論史上第一個具有較完整理論表現形態的發展階段。比如這一時期,西尼爾將李嘉圖的抽象法發展到當代意義上的假說演繹法的過程中,充當了不可或缺的中介環節。約翰•穆勒把歸納——演繹方法確立為經濟學研究唯一合理的方法,他的方法論可以說是標準實證主義的樣板,但他并不排除抽象法的功能。凱恩斯發展了演繹法并承認歸納法和演繹法有互補作用,他將西尼爾的抽象演繹法與歷史學派的歷史歸納法調和起來,但在原則性的問題上,他仍然是一個十足的實證主義者。羅賓斯擯棄了歷史歸納主義,他指出了經濟學不依賴于倫理上恰如其分的個人評價,他強調抽象在構成特定假設過程中的作用。奧地利學派對特定理論正確性的最終標準歸結于經驗事實表現了強烈的不滿,他們反對方法論的一元性,主張個人主義的方法論,并對將自然科學方法不加批判地運用于社會現象中表現出強烈的憤慨,但是他們自認為是對于西尼爾——穆勒——凱爾恩斯傳統的注釋。
2.3證偽主義階段
波普爾證偽主義在20世紀70-80年代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經濟哲學界,引入波普爾的科學哲學思想、形成波普爾證偽主義流派的重要學者是哈奇森、布羅格。布羅格與哈奇森在解讀與應用波普爾思想過程中著重吸收了其證偽主義的觀點。他們認為,波普爾的理論是在批判邏輯實證主義的基礎上產生的。邏輯實證主義強調經驗證實是評價選擇理論的唯一尺度。但波普爾否認這種理論,強調“休謨歸納問題”使得達到經驗證實是不可能的,“我們根本無法證實一個理論,即使它在十萬次檢驗中被證實了,沒有人能夠保證它在十萬零一次會繼續被證實。但相反,只要有一次被證偽,我們則完全確信該理論是錯誤的”。因此,評價選擇理論“不應當根據邏輯客觀主義所主張的‘證實’而應當根據它能否可被‘證偽’”。
在證偽主義傳統中還有部分學者堅持拉卡托斯的科學思想。拉卡托斯是波普爾學說的追隨者,但他對杜恒-硅因論題(Duhem-Quinethesis)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他主張理論檢驗是比較性的而非絕對性的。當理論遇到經驗窘境時,理論家總是試圖對其進行修正??茖W的修正必須能夠產生可檢驗的引申結論。如果新的理論部分性地被證實了,說明修正是“經驗前進的”(empiricallyprogressive),我們就有理由舍棄未修正的理論而利用新理論,而不管新舊理論從普遍意義上講是否是正確的。也就是說,評價選擇理論應當以“經驗前進”而不是經驗檢驗的成敗為標準。立足于波普爾傳統,同時發展了庫恩的“范式”學說,拉卡托斯提出“科學研究程序”(scientificresearchprogrammes)及“硬核”(hardcore)等系列概念來解釋理論的普遍結構與發展過程。萊切斯引入拉卡托斯的理論來解釋新古典經濟學。他認為新古典經濟學本質上是一個研究程序,其基本前提與假定雖然被質疑但卻仍占據主流,這種事實可以用“硬核”來解釋(這些基本前提與假定正是新古典研究程序中的“硬核”)。但多數經濟哲學家對拉卡托斯的理論持批判態度。他們否認主流經濟學研究有什么“硬核”,而且對新古典經濟學的發展取得了所謂的“經驗前進”也表示懷疑。
2.4歷史主義階段
歷史主義經濟學方法論經歷了從舊歷史學派到新歷史學派、制度經濟學到新制度經濟學的變遷。但在主流經濟學派眼里,都被視為異端而加以排斥。制度學派與新制度學派的經濟學家們在構建他們的理論體系時,尤其是制度經濟學,更多地專注于從歷史資料的歸納中總結出帶有一般性的規律,因為他們對實際歷史的看法就持有這樣一種歸納主義態度。無論制度經濟學派還是新制度經濟學派,都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緊密的學派,十分類似于肇始于庫恩的科學哲學中的歷史主義傳統,他們遵循著共同的范式,形成一個穩定的“科學共同體”。這種特點在以科斯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中體現的更加明顯。正是科斯、威廉姆森、阿爾奇安、德姆塞茨、諾斯以及張五常等學者的共同努力,圍繞著“交易費用”、“產權”、“制度變遷”這幾個核心概念,盡管他們之間的許多著作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差異,但它們都有著共同的內在一致性。
3經濟學方法論對經濟學研究工作的啟示
經濟學方法論應該是無地域和國家界限的,并不存在獨立于他國的經濟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那么西方經濟學方法論以及現代經濟學的某些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給予我國經濟學研究工作者啟示在于:
3.1“常無”心態面對經濟現象
林毅夫認為,任何現有的經濟學理論都是經濟學本體,也就是一個理性的人,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之下所做選擇的一種因果關系的描述。對于任何現有的理論,都應該將其視為可能對、可能不對的“前識”。在解釋一個現象的時候,要以“常無”的心態,從現象本身出發,去發現誰是決策者,他面臨的限制條件和可能有的選擇是什么,說明他為何在這些條件下,做了我們觀察到的選擇。
3.2理論構建是一個往復循環過程
林毅夫(2001)談到,我們學習現有的理論,最重要的是要學習有成就的經濟學家是如何構建理論的,學習著名的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以及從經濟現象中抽象出關鍵限制條件的能力。關于構建理論方面,他給出了建議:第一,在建立經濟學的理論時必須對所研究的問題和給定的條件有明確的定義;第二,方法論規范化的第二個要求是嚴格檢驗那些依照這個理論的邏輯推演產生的推論是否與所要解釋的經驗事實相一致。如果不一致,這個理論就必須受到修正或擯棄。從而更進一步去了解經驗現象,再根據經驗現象構建一個可以解釋這個現象的理論??梢钥闯?經濟學理論的構建過程是一個從“定義→提出假設→假說→借用分析工具驗證假說”的往復循環的過程。
3.3解釋現象的理論越簡單越好
對于如何構建的問題,張五常也提出了看法,他認為“事實是不能解釋事實的”?!爱斒聦嵅荒芙忉屖聦崟r,就要有一點理論,并且加上些條件上去,然后來解釋這個事實??墒墙忉屵@個事實的理論是有系統的”。他提出“解釋現象的理論越簡單越好”。從整個科學方法來說,一個極端是套套邏輯,另一個極端就是特殊理論,理論分析應該從一個極端開始或者從另外一個極端往中間走。套套邏輯一般性非常強,但是沒有內容;而特殊性是在很特殊的情況下可以用,因為加入的限定性條件太多,其結論是沒有可能錯的,但也正是其過多的條件限制,使特殊性理論失掉了一般性,這樣的理論也就失去了意義(張五常2002)。理論是信息節約的工具,一個理論應該用越少的假設解釋越多的現象(林毅夫2004)。
3.4理性使用數學工具
西方經濟學理論研究經驗表明,數學工具在分析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引致了實證主義與規范主義之間的現實鴻溝。但是,我們應正確對待數學這個工具,如果僅僅追求數學模型的復雜和艱深,而忽視了理論是用來解釋經驗現象的,那么一旦數學模型的推論和經驗現象不一致,這樣的模型充其量只是數學游戲,不能稱為經濟理論(林毅夫2001)。但同時,數學又是個很好的工具,我們應該讓數學為我們的經濟學研究服務。
參考文獻
[1]林毅夫.關于經濟學方法論的對話[J].東岳論叢,2004,25(5).
[2]亓學太.當代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演進與評介[J].社會科學戰線,2006,(3).
[3]張五常.經濟學方法論[J].社會科學戰線,2002,(4).
[4]傅耀.試析經濟學方法論演進的四階段及其內在邏輯[J].當代財經,2002,(5).
[5]林毅夫.經濟學研究方法與中國經濟學科發展[J].經濟研究,2001,(4).
[6]陳孝兵.經濟學的工具理性及其方法論[J].經濟評論,2007,(5).
摘要:經濟學方法論是指導經濟研究工作重要的理論基礎。通過闡述經濟學方法論內涵、范疇以及西方經濟學方法論各階段思想,提出經濟學方法論研究對經濟工作者研究工作的啟示。
關鍵詞:經濟學方法論;科學哲學;啟示
- 上一篇: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論文
- 下一篇:西方消費行為理論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