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服務行業內部模型的搭建論文
時間:2022-01-05 11:27:00
導語:剖析服務行業內部模型的搭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服務業;內部結構;影響因素;調整目標
論文內容摘要:按照陜西省“十一五”規劃中服務業的相關指標,探究了2010年陜西省服務業內部結構調整的目標。結果顯示,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和金融業產值占服務業產值的比重擬下降,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和房地產業占服務業產值的比重擬上升。本文在分析服務業內部結構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建立了各服務行業產值比重的回歸模型。
本文在分析影響服務業內部結構主要因素的基礎上,以陜西省為例,根據其“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中的經濟發展趨勢,預測2010年陜西省服務業的內部結構情況,并據此對未來陜西省服務業內部結構的調整提出合理化建議。服務業的發展受經濟、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隨著各種影響因素的變動,服務業內部結構也隨之呈一定趨勢變動。
影響服務業內部結構的主要因素
(一)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的變動是引起需求結構變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服務消費品的需求收入彈性比實物消費品的需求收入彈性大,而且不同的服務消費品的需求收入彈性也不同,因此服務內部結構會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變動而變動(李勇堅,2004;羅吉,2008;李慧娟,2003)。
(二)城市化水平
城市是服務業發展的基地,它集中了服務業的大部分勞動力,提供了大部分服務業的產值。同時,城市具有組織城鄉商品交流、向外輻射流通服務的功能,是市場和商業相對發達的地區,也是生產和生活服務的主要對象。因而,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密集,有利于生產和消費同時進行的服務業的發展(羅吉,2008;李慧娟,2003;陳凱,2006)。
(三)工業化程度
隨著工業的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和生產關聯復雜程度的提高,部門結構更加細化,促進了分工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工業的快速發展使物質產品極大豐富,既提高了社會生產的專業化,也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工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大量的勞動者從生產領域分離出去,從而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羅吉,2008;任振東,2007)。
(四)人口密度
服務需求來自于人口。人口密度高,其服務需求積聚在有限的區域內,就容易達到服務業和內部各行業發展的起點規模。根據規模經濟原理,只有具備相當規模的服務需求,新的服務種類才會產生。否則,服務需求的數量和種類過少,也就不利于產生新的服務種類。同時,在人口密度大、數量多的基礎上,由于競爭和技術進步的原因,原有的服務行業會逐漸裂變成分工更細的服務行業,這樣也會影響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任振東,2007;李江帆,1994)。
(五)服務業開放水平
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中,經濟區域是開放的。各地區由于資源、優勢等差異而導致各服務行業的發展有了差異。如果一個地區的服務凈輸出比較大,區域外的服務需求多,可能導致服務的種類增多,從而對區域內的服務供給產生影響(陳凱,2006;任振東,2007)。
(六)基礎設施的改善
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包括公路、鐵路、港口、碼頭以及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領域基礎設施的改善,有些直接可以轉化為第三產業的產出,有些為更多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從而影響各服務行業的發展(羅吉,2008;任振東,2007)。
(七)市場化程度
提高市場化程度很重要的一環是消除壟斷。目前我國經濟中對服務行業存在著較多進入管制和壟斷問題,如保險、電訊、教育、文化等。其中不少服務行業的產品質量差、品種少、價格高,制約了消費的同時也抑制了其自身的發展。市場化程度提高,則能夠通過市場的競爭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價格,從而促進服務行業的發展(羅吉,2008;陳凱,2006;任振東,2007)。
(八)經濟政策
經濟政策是服務業內部結構變動的外在動因,經濟政策往往確定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夕陽產業。對于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國家會投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支持該產業的發展。相反,對于夕陽產業,投入便會相應減少。因此,不同的產業政策對產業結構有很大的影響(李慧娟,2003)。
回歸模型的建立
本文借鑒錢納里和塞爾奎的方法(李勇堅,2004;羅吉,2008;陳凱,2006;李江帆,1994),基于上述對影響服務業內部結構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從陜西省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數據的代表性和可取性,選擇建模指標如下:
X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了提高模型的準確度,在模型中本文采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值來代替,即Ln(X1);X2:城市化率,為地區市鎮人口與總人口之比;X3:工業化率,為工業產值與生產總值之比;X4:人口密度,為人口數量與地區面積之比。為了提高模型的準確度,在模型中本文采用人口密度的對數值來代替,即Ln(X4);X5:服務業開放水平。由于服務進出口的衡量較難,而商品進出口的同時,也是運輸、信息、科技等服務的對外進出口,所以本文采用外貿進出口總額與GDP之比代替;X6:固定資產投資額占GDP比重;X7:政府支出占GDP比重。
本文利用所選指標建立多元回歸模型:
Yn=α+β1ln(X1)+β2X2+β3X3+β4ln(X4)+β5X5+β6X6+β7X7+μ
其中,Yn代表各服務行業產值占GDP的比重,X1為人均GDP(元/人),X2為城市化率(%),X3為工業化率(%),X4為人口密度(萬人/平方公里),X5為外貿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X6為固定資產投資額占GDP比重(%),X7為政府支出占GDP比重(%)。
本文借助SPSS17.0對服務業各行業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到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Y1)、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Y2)、金融業(Y3)、房地產業(Y4)的最終的回歸方程分別為:
Y1=35.12-7.458ln(X1)-1.753X5+0.213X7(1)
Y2=-9.369+7.891ln(X1)-0.200X3-0.073X6(2)
Y3=-9.369+7.891ln(X1)-0.200X3-0.073X6(3)
Y4=-2.771ln(X1)+3.1131ln(X4)+0.328X7(4)
以Y1為例,其實際值與回歸預測值如圖1所示。同理可得,Y2、Y3、Y4的實際值及其回歸預測值。
陜西省服務業內部結構調整目標探究
根據《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10年陜西省相關指標如表1所示。
根據表1中各項指標值以及各服務行業的回歸模型,2010年陜西省各服務行業產值占服務業產值的比重(Y*n)如表2所示。
參考文獻:
1.李勇堅.中國服務業內部各個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財貿經濟[J],2004(4)
2.羅吉.我國第三產業內部結構變動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8(14)
3.李慧娟.中國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的演變規律[D].華南師范大學,2003
- 上一篇:淺談國有企業年薪制應緩期執行論文
- 下一篇:淺議初中文言文的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