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展教育出口的經濟學分析
時間:2022-10-20 09:12:37
導語:我國發展教育出口的經濟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教育出口”是指一個國家的高等院校接受外國留學生以及到海外去獨立或合作辦學獲得某種經濟利益的“教育輸出”行為。本文以中國高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獲得經濟利益的“教育輸出”行為為研究對象。當前,我國教育出口發展迅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與我國的國際地位并不匹配。教育部2010年9月公布了《留學中國計劃》目標是“爭取到2020年全國當年外國留學生數量達到50萬,使我國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學生流動目的地國家?!睆膽鹇缘母叨纫巹澚私逃?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jingjilunwen/jingjixuelunwen/201510/610775.html" target="_blank">出口的發展。教育出口有顯著的經濟學意義。
二、教育出口提供消費動力
教育出口的經濟學意義首先在于可以帶來外國留學生在中國的教育消費,也可以說是經濟流量。這種教育的消費是本國居民不能產生的,它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種額外的經濟收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消費結構
來華留學生的消費主要分為在學校內的學習消費和學校以外的生活娛樂消費兩部分。學習消費包括學費和學雜費,學雜費又包括報名費、注冊費、表格費、體檢費、教材費、醫療保險費、拘留許可費、押金費等。生活娛樂消費主要包括住宿費、伙食費、娛樂費、旅行費、輔導費、考試費等。其中,前者是必要的固定消費,后者根據學習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會有所不同。學費是獲得經濟收益最直接、最主要的部分。我國對留學生實施全額收費政策,來華自費留學生中文科的學費最低,理工科學費比文科高10%-20%,醫科和藝術類的學費比文科高50%-100%。以文科學費為例,筆者查閱相關高校網站得出,本科教育文科的學費在14000-26000元/學年,碩士生是18000-29000人民幣/學年,博士生22000-32000元/學年,語言短期進修項目學費在12000-26000人民幣/學年。從2012年的數據來看,當年來華留學人員328330人,其中中國政府獎學金生28,768人,占來華生總數的8.76%;自費生299,562人,占來華生總數的91.24%。按所有的留學生都是本科文科生來計算,我們取其學費的中間值20000/學年,2012年教育出口僅學費一項的經濟收入為59億之多。根據張民選(2008)的研究,在學校招收留學生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相對于整個大學培養國內學生的成本而言,增加留學生只需增加邊際成本的投入,因此運用邊際成本分析法,教育出口的學費收益的數學模型應為:人均學費收益=學費-邊際成本。邊際成本是全額成本和實際成本之差除以新增加的留學生人數。他計算的上海某高校的每增加一個留學生所增加的邊際成本是8648元,以此為例計算,2012年我國教育出口的學費收益是(20000-8468)×299562=3400627824,約為34億元人民幣。學雜費也是留學生在中國的必要支出。學雜費是學習者學費以外產生的跟學習相關的費用。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報名費200元、注冊費300元、表格費600元、體檢費350元、醫療保險費1000元、拘留許可費1000元、教材費600元,總計4050元,以2012年為例,我國教育出口的學雜費收入在12億以上。而學雜費的邊際成本包括活動費、出國招生費、招生宣傳費等,約為928元/人。根據張民選(2008)的數學模型計算。人均學雜費的收益=學雜費-邊際成本,那么2012年我國教育出口的學雜費收益在(4050-928)×299562=935232564,約為9億元人民幣。住宿費也是獲得經濟收益的有效途徑。在中國的大學,留學生的住宿條件較好,住宿費也明顯高于中國學生,中間值為7000元/生/學年。以此推算,2012年我國教育出口的住宿費收入為7000×328330=2298310000,約為23億人民幣,其邊際成本包括宿舍的建設和基礎設施的相關費用,約為2000元/人。根據人均住宿費收益=住宿費-邊際成本的數學模型,2012年我國教育出口的住宿費收益在(7000-2000)×328330=1641650000,約為16億人民幣。
(二)消費能力
留學生的消費能力從他們的家庭背景和生活費的多少來看。根據我們的調查,來華學習的留學生家庭背景存在著兩級差異。一部分交換生品學兼優,但是家庭條件一般,生活費較少,一般為1000元/月,比如印尼學生。但是大部分自費生都家境殷實,他們的父母有的是成功的商人、有的是政府的工作人員,有的是學?;蛘吖镜母邔?,他們的家庭一般有2-3輛汽車,大部分都住別墅,手機都在5000元左右,這類學生的生活費多在3000-4000元/月,有的甚至超過10000元/月。據調查,有18.4%的學生每月的生活費在1000元以下,18.4%的學生每月的生活費在1000-2000元,15.8%的學生每月的生活費在2000-3000元,26.3%的學生每月的生活費在3000-4000元,每月生活費超過4000元的學生占26.7%。以其中的中間值3000元/月計算,2012年來華留學生在中國的生活花費為3000×12×328330=11819880000,約118億。來華留學生的消費能力很強,他們在中國的消費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比如給餐飲業、旅游業增加的消費者,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比如漢語教師和留學生的相關管理人員,刺激國民經濟的發展。
(三)消費心理
留學生的消費心理從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潛在的消費觀念來看。留學生來華學習的目的各不相同,我們的調查顯示,影響外國留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多方面的。47.7%外國留學生想通過漢語或所學專業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15.8%的留學生是對中國的文化或在中國旅游感興趣,有13.2%的留學生因為喜歡漢語而來中國學習。這說明隨著中國在國際上地位的不斷提升,漢語在世界各國,尤其的亞洲各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來華的外國留學生有著很強的學習動機,他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學好漢語,了解中國文化。關于消費觀念,在“如果你有2000塊錢,你會做什么?”的調查中,52.6%的學生選擇了去旅行,34.2%的學生選擇了參加漢語輔導,選擇買衣服和吃大餐的學生共占13.2%。我們看到留學生更愿意把錢花在旅行上,去旅行的過程也是學習和體驗中國文化、練習漢語口語的過程。在中國學習時間越長的學習者去旅行的傾向越高,而剛來中國的學生更注重的是通過輔導提高漢語水平。總之,留學生在中國的消費,除了基本的生活開銷外,更注重旅行和輔導,這與他們的學習動機密切相關。
三、教育出口潛在的經濟學意義
教育出口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收益,還有教育、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都能夠助推經濟的發展,具有潛在的經濟學意義。
(一)教育出口引進外來資源,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
教育資金資源的國際流動是在經濟資源國際流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另一功能。引進國外教育資金資源對于直接或間接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來源具有重要作用。教育資金資源的國際流動是教育國際化的重要動因。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在經濟建設中的資金貢獻是很重要的。外來資金和教育資源的進入也加快了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步伐。高等教育的發展,人才的涌現,必將帶來經濟的發展。
(二)教育出口實現文化的交流,提高人的素養
教育出口帶來的外來文化讓我們了解世界。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但是文化也要發展,也要納新。中國要學習世界先進的文化,才會使自己不斷進步?,F在網絡、媒體為人們提供了了解外來文化的平臺,但這只是間接的了解,平面的了解,不具有立體的、全方位的、直觀的了解,如同隔靴搔癢。大量的留學生來到中國留學,把他們的文化直接展示給我們,我們的學生、老師、當地居民直接接觸到各國文化。外來文化必將會對我們文化、生活各個方面產生影響,為古老的中國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促使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從而促使人的精神面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教育出口必將帶來當地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文化的發展,人的素質的提高對經濟的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三)教育出口搭建宣傳平臺,擴大中國的影響力
世界各國由于國別不同,國體不同、政治體制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各國政府對中國的宣傳的角度也不一樣,有的是實事求是,向國人展示真實的中國,有的則是斷章取義。各國留學生也讓世界了解中國。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生活,旅游觀光,接觸了真實的中國,對中國、經濟、文化、生活有了切身的體驗和感受。他們回國以后必將會把真實的中國向親朋好友介紹,使他們國家的人們對中國有真實的了解。教育出口有助于宣傳中國,使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為宣傳中國搭建了海外平臺。教育是軟實力,教育出口不僅是教育的出口,更是漢語國際推廣的過程。漢語的國際推廣不僅能發揮語言的經濟作用,更能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作者:王倩 單位:鄭州大學
- 上一篇: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 下一篇:研究型教學在應用經濟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