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發展突出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10-28 09:05:57

導語:農村經濟發展突出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濟發展突出問題與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三農”的投入力度也隨之加大,在黨的報告中也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就是將政策、資金、項目不斷向農村傾斜,由此可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指出了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城市化步伐、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科技創新發展等對策。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問題;對策

在黨的報告中,主席特別強調了要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戰略,要加大對“三農”工作的關注力度與投入力度,其出發點與立足點就是強調農村發展的重要性。正所謂“民心之所向,官者之所明”,農村發展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對此,各級政策要把農村經濟發展作為當前甚至是今后一段時期內的重要政治任務,要把提升農民幸福指數作為重要任務,不斷改進措施,建立多元投入的農村發展體系,真正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1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1.1農村產業結構較為單一。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農村產業結構已經不能滿足市場調節的需求,單一產業結構無法讓農產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長遠的眼光與科學的發展觀,導致在農產品種植方面過于單一,比如有的村莊只種蘋果或者梨,即使市場上出現供大于求時,也無法及時轉變落后思維,將直接影響到農產品收入的取得,這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鏈條。另一方面,缺乏科學的培育方式,僅僅依靠傳統的種植方式而沒有學習先進的種植理念,導致只能依靠一種農產品過活,在銷售渠道與包裝方面缺乏與市場的對接,阻礙了農民增收致富。1.2勞動力轉移導致生產力下降。雖然國家政策不斷向農村傾斜,但是資源分布上還是存在不均衡的現象,城鎮就業機會與發展速度遠遠快于農村,對此,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都選擇外出務工,農村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婦女與兒童,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員也多是“40”、“50”,使得農村勞動力質量不高、流失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缺乏就業崗位與創業機會,無法吸引年青人回鄉工作,而城鎮豐富的就業機會可以為年青人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導致農村勞動力不足,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進程。雖然國家為農村邊緣勞動力提供了公益性崗位等幫扶政策,然而缺乏“造血”功能,導致農村留守勞動力只能依靠政策過活,無法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1.3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如果說經濟發展是金字塔的頂尖,那么基礎設施就是金字塔的底座,如果沒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自然也無法為經濟發展提供加速度。當前,農村基礎設施還存在不完善的現象,比如市政配套、交通道路、燃氣供氣、網絡等方面都還有待完善,在市場、住宅、配套設施方面也有待加強,導致無法吸引到有實力的企業落戶農村,對于農村的整體規劃也起到阻礙作用。1.4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偏高。公司計算利潤的公式是收入減去成本,對于農村經濟而言,農民真正獲得利潤就需要用收入減去生產成本,由此可見,農產品生產資料價格的攀升將直接影響到農民收益的獲得。隨著生產資料成本的提高,農民需要不斷加大生產種植投入,然而在市場上無法取得相應增長的收入獲得,自然影響到農民獲得更多收入,從宏觀上而言,不穩定的生產資料成本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必須引起各級政策的高度重視,為農民爭取更多的補貼措施。

2當前發展農村經濟的有效對策

農村經濟發展是關系到民生的重大問題,是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益的關鍵環節,對此,要堅持問題導向、轉變思維,通過多元參與、多措并舉,形成更多針對性的完善措施,從而不斷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2.1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風向標,對此,大力推進農業發展就必須依托于市場需求,要堅持市場導向,掌握變化的供求關系,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種植,從而實現收益的最大化。一方面,要瞄準市場供求,因地制宜選擇產業,不斷優化整合產業結構,種植滿足大眾需求的農產品,這樣才能提高銷售產量。要加大對新型農民的培育,通過邀請專業老師等手段加大對農民技能的提升,開展蔬菜種植、經果林種植、高粱種植、畜牧生產等技術指導,確保農產品適銷對路。另一方面,要優化發展模式,建立“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建立農業合作社對農產品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包裝,采取農超對接的方式,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與模式,讓農戶得到實惠、持續增收。2.2加快農村的城市化步伐。正所謂規劃先行,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而言,也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發展體系,這樣才能確保農村經濟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惠民補貼政策,比如:林地補償、農產品補償等,然而這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堅持大局觀念,從細節入手。一方面,要加大企業在農村落戶,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與發展機會,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勞動力回鄉創業就業,為農村經濟發展夯實人力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資源的整合與傾斜,將教育資源、醫療資源與就業資源不斷向農村傾斜,加大城鎮與農村之間的對接與溝通,號召企業與社會組織深入農村開展互建互助,不斷拉動農村的經濟發展。2.3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要保障,是保證農產品種植條件的客觀條件,是提升農民幸福指數的必要途徑。對此,要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通過項目引進、企業投資、政策幫扶等方式,不斷完善農村發展環境,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此外,要將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引入到農民建設中來,通過完善網絡設施、構建互聯網環境,縮小農村與外界的溝通距離,鼓勵農民開展電商銷售,還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更多的農產品種植、銷售知識,從而使農產品能夠增產增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2.4加快農業科技的創新發展。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力,而農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科技的創新。對此,要重視農業科技的創新發展,加大引入先進的農業技術,從而不斷提升農產品的綜合競爭力。首先,要依托先進的農業種植手段,提升農產品成活率,同時還可以打造特色的農產品,比如方形西瓜、巨型草莓等,不斷吸引市場眼光,實現銷量的提升。其次,要建立人才隊伍,引進具有專業教育背景的人才來到農村,帶領農民學習先進的種植方式,掌握變化的市場需求,不斷促進農業的科學化發展。

3結語

農民是國家發展的基礎血液,而農村經濟的發展則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對此,要加大對農村發展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基礎設施環境,同時引進先進的管理觀念,培育新型專業型農民人才,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農產品銷售量的提升,真正推動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喬紅.中國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南方經濟,2015(6).

[2]趙書海.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6(7).

作者:楊國珍 單位:六庫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