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農合社的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07-21 06:09:00
導語:小議農合社的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明確指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農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國務院原副總理回良玉曾指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黨領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整體素質、推進現在農業建設的有效組織形式"。[1]自200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的實施以來,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了法律地位,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紛紛制定了一系列的輔助支持政策,使得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到2010年底,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達到35多萬家。但是,由于我國農業發展滯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人民對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了解不深,導致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問題。
1、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夠。歷來,我國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相比其他產業有一定的差距,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之初,地方政府不管在政策還是資金方面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視程度都不夠,這就導致一些地方有條件發展合作社,卻因資金缺乏或者政府政策不支持而滯后。
2、經營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不健全。存在為數不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只是注重建立卻輕視管理,內部經營管理和運行機制不規范。很多合作社有規章制度,有辦公場所,但是只是一種形式,形同虛設;還存在一部分只是為了實現政府的組建指標而倉促建立的。很多地方政府不同部門針對同一個方面的制度存在明顯差異,制度混亂,使得農民不知該聽從哪個。
3、專業人員的缺乏。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上存在著人才的"三少",即合作社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優秀人才少之又少;政府相關指導部門中懂法律、懂政策、會監管的指導人員少;理論深厚、善于把國際先進經驗和我國特殊國情融會貫通、善于理論聯系實際的科研人員少。
4、合作內容層面低。與發達國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自身向著農產品加工領域延伸,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縱向一體化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向比較,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層次還很低,仍停留在初級產品的生產流通領域。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目前主要起中介和聯結作用,其本身并沒有設計農產品的加工、延長農業產業的鏈條和實現農產品價值的增加。[2]
5、金融機構服務滯后。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面臨的問題非常嚴峻,合作社資金主要來自合作社成員的資金。目前農村的金融現狀如下:一是支持農村經濟方面的金融力度不夠。農業銀行主要負責糧棉的收購貸款,在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的方面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徽;二是金融機構"嫌貧愛富"。大部分農民貸款金額較小,這就導致銀行交易成本相對較高,而且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民的還貸能力存在一定的質疑。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新時期的發展思路
雖然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專業社在農業發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發展合作社是完善農村經濟體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現實選擇和必然要求。因此,為了新時期合作社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并結合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宣傳。加強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使農民充分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概念、合作社實施的意義以及將會帶來的好處,以此來增強農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同感和入社的積極性。
2、建立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章制度和經營管理制度。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已出臺,但這部法律的有關規定是原則性的,與現有的法律也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規,制定地方實施細則,因地制宜地推動合作社的發展。出了國家層面的立法,還要建立健全與合作社有關的組織章程、管理制度、風險調節機制相關的法律法規,將農民合作社的建立、發展和管理納入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促進合作社的健康發展。[3]
3、加大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政支持。目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實力不強,自我積累能力較弱,給予合作社資金支持就是直接扶持農民、農業、農村。國家非常重視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金支持,從2003年開始,中央就撥出專項資金并逐年增加。2003-2007年累計投入5.15億元,2008年達到了3.3億元。大多數的?。▍^、市)都在預算中安排了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專項資金。據不完全統計,2004-2008年,各省的財政專項扶持資金達到了13億元。接下來,要把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項資金持續化、制度化,并對資金的數額加以明確規定,制定完善的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確保資金真正用到應該用的地方。
4、加強人才培養和吸納專業人才。各地應該制定相關的制度法規,對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成員進行業務培訓,使他們熟悉合作社有關的理論和相關政策,以便減少他們在經營管理決策方面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農民更好的開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相關政府部門要制定一系列鼓勵政策,鼓勵大中院校學生和農業技術人員到合作社中任職,提高合作社的文化素質水平。
5、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有關服務體系。進一步明確合作社各主管部門的職責,使他們各司其職,確保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準確及時的提供政策指導和咨詢、農產品的價格信息和市場供求信息等;積極舉辦和參與農產品展銷會、會等活動,特別是參加農博會,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6、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各地政府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比如開辦講座、辦學習班等形式,加強對農民的教育,逐步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勞動素質,使農民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三有"--有文化、有技術、有素質的新農民。
- 上一篇:詮解單片機鈴聲控制系統設計
- 下一篇:證券公司暑期見習體會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