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經濟管理類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時間:2022-05-05 03:06:47
導語:高職經濟管理類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增長,實踐型專業人才需求呈與日俱增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實踐型專業人才培養已經成為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對高等職業教育而言,要想培養出更多實踐型專業人才,加強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至關重要。本文將基于筆者多年的高等職業教育實踐,重點對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進行探究,以期在構建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前提下,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實踐型專業人才。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經濟管理;實踐教學體系;實訓基地
一、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
與本科院校相比,高等職業院校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出大量符合社會需求的實踐型專業人才,這就決定了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過程必須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并具備良好的職業性與實踐性。對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來說也應如此,其應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1.明確的職業能力培養教學目標
高職院校教學目標在于培養更多的實踐型專業人才,對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而言,必須將明確的職業能力培養樹立為教學目標,使得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始終圍繞突出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應用性。對此,高職院校需要充分結合本專業實際情況,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方面要有有針對性,在專業教學全過程中能夠貫徹崗位需求的職業技能以及職業素質等。
2.工學結合的教學內容
為了促使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培養出更多實踐型專業人才,本專業須在教學內容上更好地突出職業應用性。筆者認為可以通過采取工學結合的方式構建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內容。首先,工學結合的教學內容不但能夠使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針對學生將來的就業崗位知識、技能等情況進行教學,還會就學生今后相近崗位遷移培養其相應職業能力,從而更利于學生就業。其次,在工學結合的教學內容構建中,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應充分基于社會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制定出結構靈活的模塊化課程。該模塊化課程中除了經濟管理基礎知識教學模塊外,還應包含諸如商務談判、公關禮儀等專業技能模塊。
3.仿真化教學方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與社會需求相適應,采取仿真化教學方法必不可少。仿真化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時,摒棄過度注重理論教學的理念,在教學中采取結合崗位需求的實踐性教學方式。筆者認為實現該方法的關鍵在于加強實踐。目前,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主要分為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兩類。首先,在校內實踐中,教師應在本專業校內實踐課程教學中結合崗位要求模擬出真實職業環境開展教學。其次,在校外實踐中,高職院校應擴大與企業的合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等校外實踐創造機會。
二、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策略
1.深化課程改革,重點突出實踐型專業人才培養
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目的在于培養實踐型專業人才,高職院校必須就此對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予以深化,建立起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課程。首先,高職院校必須樹立“必需、實用、夠用”的課程設置原則,對當前理論教學課程進行改革。簡言之,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圍繞實踐開展,本專業實踐需要什么樣的理論,就合理設置這一理論的課程內容與課時。以本專業管理學原理這一理論教學課程為例,對學生來說該課程理論性較強且實用性偏低,因此學校應對該課程進行改革。例如,將管理學原理基礎知識、重要管理理論等內容予以保留,而將管理學發展歷程、流派等刪除。通過這樣深化課程,不但可以確保學生學到必要的管理學知識,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他們實踐教學課時比。其次,課程改革中應提高實踐教學課時比。目前,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主要有公共基礎、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三個方面,對此高職院校在課程改革中應在科學合理地壓縮理論課程課時情況下,將實踐教學課程課時提高,并確保該課程課時達到教育部所規定的40%的要求。
2.采取豐富的實踐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達到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需求,采取豐富的實踐教學至關重要。一般來說,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有公共基礎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實驗、實訓、社會實踐以及頂崗學習等內容,對此高職院校應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培養目標與崗位實際需求,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仿真模擬、項目驅動法以及工作要素復合法等,將專業基礎知識、技能與職業素質等貫徹到工學結合實踐教學中去,從而為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培養實踐型專業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對高職院校來說,實訓基地是培養實踐型專業人才極其重要的環節,其能夠使學生在真實的崗位環境中運用并提升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技能等。實訓基地一般分為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兩類,前者主要由學校教師根據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內容、崗位需求等設置實訓項目,其作用在于檢驗學生的所學成果。校外實訓基地則指的是,高職院校通過與企業合作所建立起來的學生實習基地,其作用是通過真實的崗位工作使學生在準就業狀態下能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職業素質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高職院校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中必須滿足校企需求互補、三方(學校、企業、學生)利益共享以及就近這三個原則,如此一來不但有助于高職院校建立起實訓效果良好的基地,同時更為其經濟管理類專業培養實踐型專業人才提供有利條件。
作者:高迎迎 單位:廣州松田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李世宏.論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職教論壇,2005(,5):62-64.
[2]程宜康,吳景松.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及教學解決方案[J]職業技術教育,2004(,34):24-27.
[3]羅明忠.重復博弈視角下的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機制創新[J].職業技術教育,2008,(1):40-43.
- 上一篇: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全覆蓋實施方案
- 下一篇:美麗鄉村建設重點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