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林場改革與可持續發展分析
時間:2022-06-03 03:02:09
導語:國有林場改革與可持續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任何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林業生態經濟,國有林場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當中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在生態環境建設和維護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實現生態發展平衡都有著重要貢獻。現階段,國家林場正值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進一步發揮林場的基本功能,保證我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下一步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2國有林場改革的重要意義
我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林業資源種類和數量繁多,林業資源總量位居世界前列,林場不僅在我國生態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還兼具木材生產加工、人文旅游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功能,是我國現代化生態文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不過,當前國有林場經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若不及時加以解決將會對林場正常生產經營帶來極大影響。對此,各級林業部門紛紛采取措施對林場資源進行管理。其中一部分措施效果顯著,如我們經常看到的“農家樂”兼具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國內林場起點高低各不同,有的林場地處經濟發展較好、氣候適宜的地區,有的則處于經濟相對落后的貧困地區。進行國有林場的改革,可進一步落實精細化管理的思路,實現林場高效經營,不僅可以提升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也可進一步為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為生態經濟和諧發展做貢獻。
3現階段我國國有林場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3.1自我發展基礎條件差。木材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可再生資源,不過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木材等原材料的迫切需求,砍伐所致木材資源數量日益減少,國有林場的林木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加上森林管護費用以及公益林防護費用的增加,林場管理工作任務愈加繁重。林場內的工資收入也不高,成為收入最低的行業之一。國有林場新招錄的人員越來越少,員工呈現老齡化態勢,專業人才匱乏,各種因素均導致林場發展緩慢。還有就是林場的基礎設施老舊,習慣采用事后維修的方式,因為缺少資金等,林場木材加工能力不高,產業鏈有待加長。3.2林場管理制度落后。和其他行業相比,林場產業產業結構比較簡單,且產品的生產周期比較長,以至于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較低。在林場工作的工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微乎其微,職工工作積極性不高,很多年輕的職工初到林場因為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愿意從事到野外工作,以至于必須請當地農戶幫忙,間接又增加了外包費用??偟膩碚f。林場目前實行的人員管理機制未能充分調動起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來,導致林場和其他行業差距日益擴大。3.3資源開發項目的資金短缺。因為很多國有林場都是改革開放以后就已經設立起來的,設立的時間都比較早,各種基礎設施長時間使用,比較落后。盡管國有林場有著一定的資源優勢,比如可發展特色農業等,但是因為其科技含量較低,產品的附加值不高,很多資金主要投資于林業經營生產方面,對林場基礎設施的投入較少。
4國有林場改革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4.1明確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目標。國有林場的設立初衷就是為了能夠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管理,盡到造林和育林義務,而且林業資源的重要性在這幾年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日益凸顯。對此,林場改革錢,要明確發展目標,穩定國有林場內的干部職工,繼續擴大森林面積來提高森林的蓄積量,發揮森林的生態功能。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措施推動資源培育,不過在整個過程當中需要對森林資源加以保護不許破壞,同時還要借助林場獨特資源優勢發展種植養殖和生態旅游等經濟,促進林業經濟更好地增長。4.2構建合適的林場發展運行體系。目前國有林場運行體系當中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林管機構體系龐大、人員眾多、管理成本較高等,各種問題的存在都是制約林場健康發展的因素。所以,進行國有林場改革,需要加強對相關問題的注意,建立一個和林場實際情況相符的運行體系,比如創新職工聘任機制,通過崗位責任制和聘用制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來對現有職工構成結構進行優化,推行職工承包和采集加工的新型莊園經濟發展,創造國有林場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4.3結合林場特點和功能,進行分類管理。堅持貫徹分類經營管理理念,進行國有林場生產建設。按照林場的區位特點和資源優勢的情況將其分成生態公益型和商品經營型兩類,根據自身優勢和實際情況對國有林場進行功能定位,接合其生產經營發展目標開展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經濟活動,發展林下多種種植,發展林下特色養殖,比如林下養雞、林下生態豬、林下養羊和養蜂等特色養殖業。發展生態旅游業,建立休閑度假村或者森林公園景區,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在保持林場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學規劃原則,鼓勵社會資本、林場職工發展森林旅游等特色產業,有效盤活森林資源。大力發展鄉土樹種、珍稀樹種,積極培育混交林和異齡復層林,優化林種樹種結構,全面增強森林的多種功能。采取速生豐產精準措施,積極發展用材林和國家儲備林,加快培育大徑級材,推進經濟林園藝化經營。4.4迎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根據林場特點建立相關機制。當前我們正處于計劃經濟向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攻堅時期,國有林場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林場要結合市場運行規律主動找到商機,通過經濟項目激發林場活力,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對自身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于商品經營類國有林場,要積極推進轉企改制,緊密結合國家“十三五”規劃發展綱要,完成理順管理體制、創新發展機制和加強森林資源監管的各項改革任務。
5結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國有林場改革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和新的發展環境,因為國有林場兼具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對其進行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不過國有林場改革所涉及的有關內容較為復雜,在實際改革過程中對于個別方案和執行上必須要符合國家當前政策,把握國企改革要點,為實現林場的經濟、生態可持續營造一個良好的改革環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趙岳.國有林場改革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9):32.
[2]王自力.新時期國有林場改革與可持續發展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
[3]陳樹凡,聶萬平.新時期彭水自治縣國有林場改革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大科技,2016(24):45.
作者:廖蓮花 單位:三江侗族自治縣國營牛浪坡林場
- 上一篇:旅游文化旅游業地位作用探討
- 下一篇:農村電商經濟發展戰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