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策解析

時間:2022-06-04 10:42:31

導語: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策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策解析

【摘要】林業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和基本保障。保持林業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經濟建設的需要,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歷史使命。同時,也是子孫后代尋求良好生活環境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探討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和開展這項工作的意義。通過對相關生產措施的研究,詣在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生產措施

在環境惡化的背景下,土壤荒漠化、洪澇災害、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森林資源的減少,導致植物光合作用弱化,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溫室效應加劇。保護林業資源是一項十分必要、刻不容緩的歷史任務。近年來,我國雖然高度重視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需在許多方面加以改進和提高。結合工作實際,本文對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策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關的生產措施。

1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又滿足子孫后代的發展,對子孫后代的發展不構成威脅[1]。在實施過程中,主要是指經濟、社會和生態方面??沙掷m發展和環境的統一。在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還要求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與自然承載力相結合。因此,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必須在發展過程中,以及在林業建設中,重視人類生命的環境保護。在發展過程中,堅持共性、連續性原則,科學合理地利用森林資源。

2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森林資源是當前生態環境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它們不僅防止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而且在生物多樣性中起到主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必須加強對現有林業資源的保護,逐步完善和規范我國林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法規。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我國綠色農業的發展,同時助推中國旅游業發展。在農業的健康發展中,不僅可以緩解環境帶來的壓力,而且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和改善[2]。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3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對策

3.1科技興林。利用科學技術改進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在利用科技振興林業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科技在林業發展過程中的應用。逐步形成以科技為中心的工作模式。在此過程中,必須以市場機制為導向,充分發揮企業主動性,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林業創新機制的主要目的,進一步提高林業生產能力。此外,在這一過程中,應加強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為科學、準確的林業管理提供更大的幫助[3]。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發環節。首先,要對林業系統進行深入研究,實現林業系統的綜合監測。其次,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的指導下,選擇優良樹種,相應調整樹種種植結構,進一步提高苗木育種水平和栽植技術。最后,加快新技術開發利用,調整傳統工藝,進一步提高木材工業的技術水平,為林業產品的開發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為提高競爭力提供良好的基礎[4]。3.2優化調整林業經濟結構。優化和調整林業經濟結構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因此,在優化的過程中,必須繼續推進工業林、高產林等經濟林的短生長周期發展,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更大的經濟效益。轉變林業發展方式,進一步加強新產品的開發,將原材料的粗加工轉化為精加工,不斷提高森林資源綜合利用效益,減少不合理利用資源帶來的環境污染。合理開展森林旅游業、花卉種植業等,不斷調整現有生產力的總體格局,采用優勝劣汰的方法,更好地實現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在調整生產力布局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深加工產品的開發,進一步擴大和改善林業的利用,全面提高林業產品的綜合競爭力。3.3完善林業可持續發展相關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為了保證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必須完善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的過程中,必須遵循自然發展規律,更好地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在此基礎上,制定尊重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法律法規,并有效實施。同時,要在法律范圍內保護現有林業資源,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開展林業種植工作,進一步完善法律[5]。3.4提高公民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目前,中國繼續推進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還包括自然資源的保護。應相應地加強對森林資源保護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公民對森林資源保護的認識,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3.5加強宣傳,營造林業可持續發展氛圍。林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人類長期共同努力,有關部門應綜合運用現代通訊設備,采用多種途徑進行廣泛宣傳。大力營造人人重視林業、人人參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氛圍。3.6狠抓落實。通過義務植樹節等活動,提高公民參與林業發展的自覺性。同時,倡導綠色出行、低碳出行等健康生活方式,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4結論

當前世界森林資源大幅度減少,生態環境日益破壞,導致空氣質量下降,自然災害易發高發,自然界已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保護林業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責無旁貸。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進一步提高人類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關注,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建設幸福美麗家園作出應有貢獻。作者簡介:宋曉蓉,1973年生,女,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

參考文獻

[1]周曉明.淺談林業可持續發展與生產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4):154.

[2]諶紅蘭.關于目前林業可持續發展及生產措施探析[J].綠色科技,2014(7):72-73.

[3]張明浩.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J].林區教學,2009(5):121-122.

[4]李海波.實現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06(27):135.

[5]謝毓芬.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7):18-19.

作者:宋曉蓉 單位:渠縣林業工作站渠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