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園林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時間:2022-07-06 08:37:08

導語:城市生態園林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生態園林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對策

【摘要】隨著人們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加強,對于城市環境保護的意識也日益增強,生態園林建設對于城市環境保護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為實現城市發展和城市生態建設的統一和諧,本文分析生態園林具有改善生物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構建多元化的園林景觀等作用,提出相應的城市生態園林可持續發展對策,以期對相關的行業人員提供借鑒與幫助,共同打造美麗和諧家園。

【關鍵詞】生態園林;作用;建設;可持續發展

生態園林是城市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休閑活動的理想場所,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供了重要保證。引起人們對生態園生態協調功能問題的關注,加強生態園建設的研究和實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證。

1生態園林的作用

生態園林是指通過科學設計,利用種植和形成植物以及空間結構來改變和優化給定區域的環境,它可以極大地消除環境中的有害元素,有助于為環境綠化、美化提供重要的保障。

1.1改善生物環境

在有限的城市綠地中建立盡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環境和開發生態花園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我們通過園藝植物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所產生的生態效益,實現了城市綠地的作用。生態效益的大小取決于綠色的數量,綠色的數量取決于花園植物的總葉面積。植物群落增加了單位面積植物的水平面積和單產,因此單位面積的葉面積指數較大,光合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大于單層樹精子,比如灌木和草的組合比草坪的所產生的生態效益高出4倍。植物群落結構復雜、穩定性強、防風、防塵、降噪、吸收有毒氣體,這樣能大大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

1.2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生態園林是人類模仿自然的產物代表,生態園林可以為人們提供休閑活動的空間,也是自然界人工植物的社區。生態園林的社會效益不僅在于開展各種有益的社會文化和體育活動來吸引游客,而且更重要的是生態園林融入自然的第一個課堂。通過建設生態園林,能激勵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創建一個植物群落,并激勵人們探索自然的奧秘以更好地與植物和諧相處。綠色植物是生態園林的基礎,家附近的植物群落則有助于減輕居民的身心疲勞和精神抑郁。通過與自然界的日常接觸,例如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枯萎、季節性變化以及自然界中的生活活動(常駐鳥類、小動物和其他動物),還可以培養兒童和青少年熱愛自然并讓他們形成保護自然的意識。

1.3構建多元化的園林景觀

多級植被群落增加了綠化的數量和層次,提高了透視率,并創造了比散落的植物具有更高觀賞價值的美麗的林冠線和天然森林邊緣線。在各種環境條件和不同地理位置創建一個色彩繽紛的植被社區,可以更好地滿足城市居民對植物景觀的需求。山坡上的植被群落可以改變地形、變化季相,使山坡變得越來越茂密和多彩,創造美麗的森林景觀。以草為前景和基調的植被群落,不僅豐富了草地景觀的層次和色彩,而且凸顯了開放透明的草地景觀的特征。建筑物周圍的植被在保護、修飾建筑物方面意義重大,由于建筑物群被生機勃勃的植物覆蓋,為城市注入了生命力,為城市建筑增添了活力。城市建筑、道路、廣場、橋梁和其他硬景觀以及體量、風格不同的園林植物群落形成了以建筑、水體、山坡、綠地等為主要元素的生態園林景觀,形式多元,功能不一。

2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

2.1合理利用植物建設園林

①保護施工現場的原始植被。在建造城市花園和綠地時,應保護和充分利用生長良好的植物,以減少植物的移動并避免重復種植大樹;②充分利用本土植物。根據生物多樣性原則,合理選擇和使用本土植物不僅可以減少使用成本,而且對當地自然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形成獨特的區域景觀特征。通過最大限度利用本土植物并探綜合論述索城市綠化資源的生態景觀優勢,創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城市生態園林景觀具有重要意義;③科學安排植物,形成穩定的生態結構,由樹層、灌木層、草坪和地表植物組成的多層次綠化模型是實現園林景觀生態功能的重要形式。

2.2合理利用科學規劃建設園林

只有基于合理利用土地和保護現有景觀土地的科學城市規劃,才能提高城市綠色系統的生態效率,科學的城市規劃應適應當地條件,并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例如河流,農業和經濟園區,花園苗圃和自然山區結合宜山則山、宜水則水,把自然引入城市,形成和諧統一的城市綠地系統。在規劃園林設計時,有關單位應按照一定的生態原則進行更好的規劃設計,同時在考慮建設成本和當地城市發展的同時,應建立完整、合理的規劃體系。最近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建設一個海綿城市,使雨水自然積聚、滲透、凈化并得到合理利用,以有效地促進新型城市化的發展并建設和開發生態資源。建設海綿城市,本質是解決城鎮化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和諧,比如圖1海綿城市下的雨水花園,傳統城市開發方式改變了原有的水生態,海綿城市則保護原有的水生態。

2.3合理利用物種多樣性建設園林

建立多樣性環境。生態園林的主要元素包括森林、水體、草原、人工景觀等,它們對于生物體的各種行為非常重要。一方面,它們的存在為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同時一些人工耕地景觀的建設也破壞了植物的多樣性。在生態建設中,應使用仿生工程原理來模擬生物棲息地自然狀態的恢復,并在此基礎上使用人工方法得以對其進行改進。為物種提供良好的環境,并保持物種多樣性,保持適度的物種豐富度有助于維持系統的穩定性,物種豐富度與現有區域呈正相關。生態園林的建設必須滿足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小棲息地面積,改變生境的結構、功能等以滿足物種多樣性需求。

3城市生態園林的可持續發展對策

3.1尊重自然

為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守自然法則,因此在設計生態園林景觀時,不得違反自然法則,必須充分利用自然法則進行改造和設計生態環境。改革開放后,我國工業發展迅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又造成了一系列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在設計城市生態園林景觀時尊重自然環境可以有效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但是,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在設計生態園林景觀時并未綜合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而在做出改變的同時卻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得不償失。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只有確保設計理念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更好地進行城市建設,城市才能得以健康可持續發展。

3.2尊重當地文化

除了尊重自然生態環境,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還應尊重當地文化,因此設計師應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特征,掌握當地文化含義,并將其融入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此外,將當地文化元素納入設計還遠遠不夠,還需要了解當地文化的表達方式,這有助于園林設計的構思和表達,為人們呈現獨具特色的人文園林景觀,意義深遠。此外,尊重當地文化有助于實現自然與人類環境的和諧發展。

3.3可持續利用技術

如今,社會科學和技術日新月異,設計師必須在生態園林設計中充分利用可持續技術,并最大限度減少生態園林在建設時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此外,在生態園林設計中應用可持續技術可以在園林設計中有效保護城市環境。利用科學技術來促進生態園林的可持續發展,比如利用水循環的原理,設計師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活水或引進活水,在湖泊、溪流、人工濕地等園林中建立生態圈。這些人工生態系統可以通過收集地表水和雨水,在一定程度上凈化和節約水資源。在污水處理方面,在園林的濕地中充分利用大型植物的自然凈化能力并通過引導自然的水循環,引進活水、處理污水,在此過程中增加植被覆蓋,節約水土,增加綠地面積,并建立可持續的生態園林環境,為城市生活帶來安全舒適的環境。

4結語

總的來說,為促進城市生態園林的發展,首先要把握城市園林與生態環境的相關性,及時調整城市園林的功能分區,從而使城市園林分區自然而多樣。綠色景觀結構是穩定、高效和獨立的生態園林,它是一個形成空間,充分利用生態系統潛力,有效防止空氣污染并改善環境質量的系統,與此同時,我們需要適當地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城市生態園林,建設合理的景觀結構,選擇合適的綠色植被,引進先進的生態理念,加強園林管理,為我們國家的新型城鎮化生態園林建設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封立偉.分析生態園林建設與城市環境保護關系[J].化工管理,2019(2):180.

[2]陳茂才.生態園林建設推動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20(7):147,149.

[3]蔣霞,魏天儒.銅川市生態林業建設模式及其建議[J].山西農業科學,2014(7):742-749,759.

[4]劉相春.園林生態建設與城市可持續發展[J].建材與裝飾,2016(29):58-59.

作者:向嫘 單位:荊州海恒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