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困境及路徑

時間:2022-11-04 03:21:09

導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困境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困境及路徑

摘要:民營經濟是促進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在高質量發展主題下,遼寧民營經濟仍然存在質量和效率指標增長偏低于數量指標擴大的問題。在促進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加快遼寧民營經濟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資本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活力,以實現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

黨的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處在轉方式、優結構、轉動力的攻關期,要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黨的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梢姡瑖液暧^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體系的高質量發展,更離不開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而民營經濟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主體,對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

一、民營經濟是促進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

遼寧經濟和全國經濟發展同步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要實現三大變革,即“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1]。在實現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三大變革中,民營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經濟質量變革中的主體作用

質量變革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是要通過更高質量的市場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來滿足市場消費需求,而高質量的供給要通過產業體系的優化升級和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來實現。根據遼寧省市場監管局《全省私營企業數據分析報告(2020)》,截至2019年末,遼寧省民營企業數量達到883852戶,占全省企業總量的88.13%,其中,第一產業占比3.26%,第二產業占比19.49%,第三產業77.25%。2020年上半年,即使是在疫情的影響下遼寧省仍然新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27.5萬戶,占全部新增市場主體的98%。遼寧民營經濟在整體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在三次產業分布上尤其是服務業中也優勢明顯,所以在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實現遼寧經濟質量變革中發揮著主體作用。

(二)經濟效率變革中的積極作用

效率變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途徑,是要實現各類生產資料的最優化配置,實現最大產出和效益。民營經濟的所有制性質決定了民營企業更加注重效率指標,生產過程更加集約和經濟。據2019年底遼寧民營經濟發展論壇數據,民營經濟貢獻了遼寧省45%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40%左右的第二產業增加值、55%左右的第三產業增加值、40%左右的稅收收入、61.1%的固定資產投資、63.7%的城鎮就業。2020年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私人控股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高于全省9.1個百分點,領跑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這些指標中可以看出,遼寧民營經濟在實現遼寧經濟效率變革中貢獻了積極作用。

(三)經濟動力變革中的支撐作用

動力變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是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更多依靠科技進步、技術提升、產品創新、管理改善和人力資源優化使用。截至2020年上半年,遼寧省擁有民營高新技術企業4900戶,同比增長45%;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9131戶,同比增長50%。民營科技型企業數量多,增長趨勢快,在創新發展中作用凸顯,在實現遼寧經濟動力變革中提供著重要支撐作用。

二、高質量發展階段遼寧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民營經濟在促進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對照高質量標準,遼寧民營經濟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在前述指標中,可以看到,遼寧民營經濟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45%,占稅收收入的40%,與民營企業數量占全省企業總量的88.13%、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的61.1%相比,質量和效率指標偏低于數量指標。遼寧民營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三大變革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與差距。

(一)產業轉型升級困難

在質量變革層面,遼寧民營經濟的問題集中表現在產業轉型升級困難。遼寧的民營經濟有很多是脫胎于國有經濟,在國有企業改組改制的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由于各種客觀原因,遼寧民營經濟在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也逐步落后于市場需求,表現出產業層次低,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不高等問題。很多民營企業在行業分工中處于配套地位,產品生產附屬于市場核心企業的需求,企業生產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影響較大?!笆奈濉逼陂g,遼寧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要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級“老字號”,以制造業為例,高端數控化發展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方向,但遼寧民營經濟在數控化發展方面整體表現欠佳,只有極少數企業如大連科德數控有限公司能在高端數控機床方面擁有自主技術。深度開發“原字號”,以石化產業為例,遼寧在拉長石化產業鏈方面成效顯著,“油頭、化身、輕紡尾”生產鏈條逐步完善,芳烴產業鏈、乙烯產業鏈、丙烯產業鏈等石化產業鏈逐步拉長,產品結構逐步擴大增加,在石化產業發展中雖然出現了恒力石化大連公司這樣的龍頭民營企業,但大多數遼寧本省民營企業仍處在產業鏈前端,乙烯、丙烯產業鏈下游企業較少。培育壯大“新字號”,以電動汽車產業為例,汽車市場逐步向電動汽車轉型,但多數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仍停留在傳統汽車的產品生產和配套領域。高新產業發展緩慢、新產品供給不足,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質量變革難以實現。

(二)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偏低

在效率變革層面,遼寧民營經濟最大的問題表現在資本這一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偏低,很多民營企業都面臨資金供求缺口。在資金供給的幾個主要渠道中,民營經濟資金獲得都存在不同程度問題。銀行貸款,信用審查比較嚴格,對抵押品要求也高,手續相對煩瑣,時間較長,而大多數民營的企業信用等級、資本風險控制以及財務管理方面達不到要求,使得銀行融資在資金、時間等方面交易成本較高,獲批相對困難。民間借貸相對快捷、便利,但利息成本更高,資金使用安全難以保障,財務風險較大。政府鼓勵民營經濟創新,民營企業對政府創新基金的利用也越來越重視,但因為項目要求較高,申請程序較為復雜,資金使用限定較為嚴格,實踐中申請成功的民營企業較少。近些年來,遼寧沿海經濟帶戰略的實施、遼寧自貿區的成立,對遼寧的內外投資有很大增加,但民營經濟大多規模較小,又缺少資金使用和項目對接信息與平臺,實際獲得投資很少。資本市場是重要的直接融資渠道,國家鼓勵企業上市融資,但主板市場門檻較高,創業板、新三板等新型資本市場發展相對較慢,近幾年遼寧民營經濟實現上市融資的企業較少,之前實現上市的民營企業近幾年在股市的融資也十分有限。在面臨資金供給困難的同時,資金需求不斷增加,創新投入增加,用工成本增加,用地成本增加。資金供求缺口大,資本使用成本高,攤薄了企業利潤,虧損風險加大,影響了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效率變革。

(三)創新發展動力不足

在動力變革層面,遼寧民營經濟的問題首先表現在更多的民營企業對創新發展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在研發經費投入、自主知識產權獲得等方面存在問題。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占比根據企業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多少略有不同,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大于2億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5000萬元至2億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大多數民營企業達不到這一要求,尤其是銷售收入較少的小微民營企業,遠遠達不到5%的比例。在專利技術使用方面,大部分企業的專利技術是通過購買、引進或者其他渠道獲取,在使用上受制于人,技術使用費支出也較高。其次,動力變革層面的問題還表現在民營企業對高層次人力資源的吸納能力不強。企業中高層次研發人員比較少,不能形成研究團隊,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和項目受限;技能型人才特別是中高級技術工人較少,與高端裝備配套的裝配工、機修工等技能人才短缺明顯。遼寧民營經濟創新活力不夠,在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變革中后勁不足。

三、多措并舉,促進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促進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以總書記關于東北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緊扣高質量主題,牢牢抓住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促進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優化營商環境,壯大民營經濟

良好的營商環境既是競爭力,又是生產力。黨的以來,總書記對優化東北地區營商環境、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多次發表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方針明確,為東北各省區營商環境建設指明了道路。2018年9月,總書記在視察遼寧忠旺集團時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發展壯大。”[2]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的肯定,表達了黨中央致力于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決心,為民營企業吃下了安心謀發展的定心丸。2020年7月,總書記在吉林視察時,更加明確要求東北地區要“培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保?]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把優化營商環境全面納入法治化的軌道,依靠法律手段為市場主體保駕護航。

(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質量變革

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供給質量是實現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首先,要為民營經濟提供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世界科技和產業技術的前沿發展趨勢,大力引導民營經濟參與遼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和壯大。遼寧“十四五”規劃發展中,提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包括現代航空航天、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健康、節能環保和清潔能源、前沿新材料等產業,同時提出布局增材制造、柔性電子、第三代半導體、量子科技、儲能材料等超前型、未來型產業。要引導民營經濟根據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升級,向這類產業的發展集中,能形成新的技術優勢,提供高質量產品供給。其次,要引導民營經濟關注補齊產業生產鏈條缺失環節,關注占據產業價值鏈條中附加值高、利潤高的環節,以產品質量和技術的提升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不可替代的優勢地位。在產業鏈發展中,注重龍頭企業的培育,發揮龍頭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的牽頭作用,帶動產業的集群發展和產業鏈條的分工與協作,形成以大型民營企業為行業龍頭帶動中小民營企業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和產業發展模式。第三,要引導民營經濟增強品牌意識,注重商標注冊,增加遼寧民營企業馳名商標、著名商標持有數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三)提高民營經濟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效率變革

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資金配置效率的提升是實現遼寧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首先,要增加民營企業有效資金供給。銀行方面,鼓勵商業銀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尤其是中小民營經濟發展,開發新的貸款產品,適度降低貸款審核標準,簡化貸款程序,縮短貸款審批周期。民間資本方面,加快民營銀行的審批建立,專門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同時,鼓勵民間資本以風險投資、天使基金等創新投資方式進入民營企業。政府創新基金方面,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的宣傳,增加民營企業申請的機會,加大民營企業創新項目申請輔導,增大民營企業申請的成功率,在創新資金使用中增強靈活性,使得民營企業部分前期創新投入也能在項目中列支,減輕創新資金負擔。在內外資利用方面,引導內外投資關注遼寧民營經濟發展,建設、利用大數據平臺,實現投資和項目的信息集中和公開,擴大民營經濟對投資的實際利用數量。資本市場方面,加大對民營經濟的上市輔導,鼓勵民營經濟在中小板、新三板、創業板、科創板等資本市場上市直接融資。其次,要改善民營經濟資金需求狀況。落實好國家相關政策,如企業創新投入加計扣除政策、企業社保資金減免及暫緩征收政策等等,確實降低民營企業的創新成本、用工成本等成本支出資金,減小資金需求壓力。

(四)促進民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實現動力變革

創新驅動發展是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一是引導民營企業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力度。圍繞遼寧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型先導型產業發展方向,專注產業技術空白與短板,創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發展一批技術自主可控的產業,形成一批市場不可替代的產品。二是增加民營經濟研發投入強度,建立起科研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比重逐年增加的制度。三是優化民營經濟創新環境與生態,促使創新資源向民營企業集聚,產學研機構向民營企業靠攏,實現創新產業項目、創新人才、創新資金同時向民營企業集中配置,真正實現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四是加大科技成果向民營企業轉移轉化的力度。政府科技項目成果、高效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等,都可以在民營企業完成小試、中試,在民營企業建立孵化器項目,在實現成果轉化同時提高民營經濟創新發展實力。五是建立起民營企業的創新人才隊伍,人才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力量。加大高端研發人員的比例,形成相對穩定的研發團隊,建立起高級技術工人的培養和晉級機制,形成可靠的人才梯隊。要適度提高創新人才隊伍的薪金和福利待遇,同時配合“英才計劃”“大國工匠”“遼寧工匠”等品牌榮譽的評比等集聚人才,減少人才的流失。

參考文獻:

[1]陳雪檸.北京: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N].北京日報,2018-10-23.

[2]在東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強調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J].奮斗,2018(19).

[3]在吉林考察時強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8).

作者:劉素斌 單位:中共大連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