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黨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對策
時間:2022-04-26 03:02:00
導語:農場黨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徽農墾龍亢農場是安徽農墾一類骨干企業,近年來,該場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國有農場農業示范隊的作用,以多種方式的黨建工作,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以黨建促進職工增收、農場增效、農墾示范帶動作用增強的新路子,農場也連續獲得了國家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聯系點、農業部現代農業標準化示范場、全國農墾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等一系列榮譽稱號?,F將龍亢農場黨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措施總結如下。
1實施科學規劃。強化農業基礎建設
多年來,農場黨委一直高度重視現代農業建設,始終把現代農業發展作為黨委的中心任務。為加快推進農場現代農業標準化、科學化、現代化建設,黨委班子成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與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安徽農業大學的專家深入探討規劃農場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新道路、新途徑,同時聘請了一些國內知名農業科研院所和規劃設計單位的專家,聯合對農場現代農業發展進行論證規劃。從科學論證、制定規劃,到實施規劃,使現代農業基礎裝備日臻完備,形成了農場一整套農業科技應用推廣體系,為發展現代農業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農場自籌資金及國家項目資金達到2.8億元,用于加強農田基本建設,以提高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全場耕地面積共2000hm,現已形成現代標準化農田格局。達到林成網、路相連、渠相通、田成方的目標。目前,龍亢農場河網及中心排灌渠長73km,縱橫相連,條田溝總長度逾200km。目前溝涵渠閘站配套的設施水利體系已建成,修建的混凝土預制板防滲灌渠總長度達到27km,排灌機械裝機容量為2850kg~-,基本達到澇能排、旱能灌的現代農業生產需求。農場現已擁有逾700臺農具、120臺收割機及240臺大型拖拉機,機械總功率超過21000kw。目前,全場農業機械化程度超過95%,秋季作物秸稈粉碎還田率達100%。龍亢農場共興建了3條種子烘干線,配備烘干機12臺,投資超過2000萬元,實現了可烘干小麥或水稻120t/h,有效地推進了糧食“不落地”工程。
2開展創先爭優。提升農業科技水平
黨委緊緊圍繞現代農業建設全過程,通過精心設計載體,豐富活動內容,全方位地開展創先爭優、勞動競賽等活動,激發了農業職工和農業科技人員投身農業發展的潛能和激情,提升了農業科技應用和農業科研水平。在創先爭優活動開展過程中,農場黨委以主題形式不同的實踐活動將現代農業與創先爭優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農業系統黨組織緊緊地圍繞農業中心工作,把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與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以服務于職工群眾;與開展“三個一”主題實踐活動相結合,即:“工作熱情一團火、個人形象一面旗、謀事布局一盤棋”;與開展“五比五創”主題實踐活動相結合,即:“比團結,創一流隊伍;比學習,創一流素質;比奉獻,創一流形象;比效能,創一流業績;l:g,qE務,創一流作風”;與“重品行、講黨性、作表率”活動結合,切實實現工作作風的有效轉變,提高現代農業工作建設的駕馭能力。農場黨委著力抓好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及作風建設,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在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中,著力建設服務型、學習型及創新型的黨組織。以思想政治工作為基礎,對學習型的黨組織進行建設。黨委中心組織應不斷強化黨的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基本政策、基本理論等的學習,以實現中心組成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結合現代農業建設特點組織實施了農作物栽培等一系列培訓,切實對干部和黨員的工作水平及業務知識進行有效提高。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應該以農業發展工作為核心[1】。
近年來,黨委通過技術指導、經濟扶持、政策引導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搞好了農業生產服務,有效地提升了農業的效益。黨委以多種方式(如市場服務、科技示范技術培訓及鼓勵職工等)發展高效農業,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以促進二次創業的開展。主要有協助種植高效作物的職工進行用地規劃、架設電力設施及小額貸款等,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在農閑時節,農場還可開展各類高效作物栽培技術方面的培訓,面向農場全部職工,免費培訓。每年受訓的人員總數超過1000人次。目前,該場的高效農業種植已初具規模。創新型黨組織的建設應該以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為重點[21。農場黨委在現代農業“創先爭優”活動中納入自主創新的理念,通過墾地共建、科企聯姻等,開展了一系列現代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工作,成果較為顯著。農場不斷提升農業裝備水平,促進了農業科研實力的增強。其中,現代農業高科技示范園核心區占地面積逾46.67hm2.總投入超過600萬元。為了促進科研硬件實力的提升,不僅配備了園區噴灌系統,還建設了工廠化育秧設施及氣象觀測站。龍亢農場與安徽省科研院所,如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聯合實施農業科技項目總數超過30個,主要包括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測土配方施肥、小麥高產攻關等,取得了明顯的技術成果。農場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與科技研發能力。目前,龍亢農場現代農業高科技園區開展了水稻、小麥及大豆新品種的聯合研發工作,皖北科技創新中心已成為集新品種開發、培育、展示、繁育、示范為一體的現代農業轉化器。該農場成為原種繁育基地的耕地面積已經達到2000hm2,每年可向社會提供麥豆稻良種2.2萬t。輻射區作物種植面積分別為:水稻3.33萬hm2,黃豆2.67萬hm2、小麥6.67萬hm,可使輻射區的農業效益增加4.21億元。龍亢農場黨委還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并將其貫穿于農場全年農業工作的全過程。農場黨委緊緊圍繞全場各個時期的工作中心任務,有的放矢地開展各類競賽活動,鼓勵廣大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在競賽中當先鋒、唱主角、顯身手、增效益。每年的“三夏”、“雙秋”工作中,農場工會在農業系統適時組織開展“小麥高產千斤攻關”、“種麥狀元”、“種麥能手”、“農機收割”、“水稻栽培”、“安全生產”等競賽。通過勞動競賽的開展,激發了職工的首創精神及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鼓勵及激勵職工在工作中比貢獻、比智慧,以提高職工的技能、集體榮譽感及團結協作精神,并有助于豐富生產經驗的積累及優秀人才的培育,提高了隊伍素質。
3發揮帶動作用。增強農業示范功能
龍亢農場黨委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根據中央提出的農墾要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總體要求,主動融人地方經濟發展,加強與科研單位合作共建,示范帶動周邊三農等方面工作都取得顯著成效。龍亢農場充分利用皖北科技創新中心的人才、科技、政策等組合優勢,通過科企聯姻、開展現代農業科技自主創新一系列工作.以良種工程帶動周邊商品糧生產面積超過2.67萬hmz,以促進種子生產的拓展。2010年龍亢農場在周邊農村建立了良種繁育基地1333.33hm2,直接增收可達2250元/hm,累計增收達300萬元。2011年龍亢農場又與周邊農民簽訂了良種繁育合同,規定繁育面積為2000hm2。農場已有的良種繁育面積為2000hm,促使了每年由單季種子繁育帶動轉變為雙季種子繁育帶動。預計到“十二五”末,龍亢農場將帶動周邊耕地1.33萬hm用于的良種生產。周邊鄉鎮為了增強農場良種輻射帶動力度,增加農民收入,蚌埠市委市政府、懷遠縣委縣政府加大土地流轉的弓1導力度,加大土地平整和基礎設施投入,為土地進行集中連片種植、實現良種繁育創造有利條件。進而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 上一篇:市長在人才人事和勞動保障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書記在水利暨冬修現場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