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科普惠農促進城鄉發展思索

時間:2022-04-27 08:33:00

導語:實行科普惠農促進城鄉發展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行科普惠農促進城鄉發展思索

實施科普惠農興村,是科協系統投身統籌城鄉,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有牛鼻子的功效。筆者認為:在農村,抓農村科普就是抓現代農業,抓現代農業就是抓農技協,農技協工作的落腳點就是科普惠農興村。因此,雙流縣始終把農技協作為科普惠農興村的載體,把科普惠農興村作為農技協工作的抓手和著力點,在中國科協和省、市科協的大力支持下,在雙流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十一五”期間,雙流縣科普惠農興村取得了顯著成效,多次受到各級領導的贊揚。

一、大力發展農技協,奠定科普惠農興村的組織基礎

農技協是農村科普惠農的載體,沒有農技協,就沒有科普惠農興村。因此,雙流縣始終把農技協建設擺在農村科普工作的重中之中,大力發展農技協。

1.把發展農技協列入目標管理根據各鎮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和農村能人培育情況,把發展農技協的數量列入對鎮(街道)的目標管理,與年終目標考核掛鉤。

2.優化農技協發展的政策環境縣科技局、縣科協、縣民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簡化農技協登記管理程序的通知》,簡化了手續,減免了費用,為農技協合法登記、合法開展活動創造了條件。

3.新農技協的組織體制機制一是在農技協中建立黨小組,倡導農技協黨員佩帶黨徽為農民服務。農技協負責人的提名要征求所在地黨組織意見。二是在農技協中建立工會組織。已在三星鎮養兔協會、永安鎮紅提葡萄協會成立農技協基層工會組織,代表和維護農技協會員的合法權益。三是在農技協中建立知識產權聯盟。已在永安地瓜籽研究協會、永安紅提葡萄協會、合江草莓協會建立知識產權聯盟,為協會成員實現“抱團競爭”和“五統一”(統一供肥供種、統一包裝運營、統一生產技術規程、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最低價格)奠定了基礎。四是依托農技協的技術骨干,成立專業技術服務隊伍,開展技術托管、工程承包、基地托管等有償服務。永安紅提葡萄協會的5位技術骨干,承包托管了川內10多個地方發展紅提的技術服務,服務面積5萬多畝,年服務收入50多萬元。承攬棚式大棚鋼架建設1O萬多畝,承攬棚架工程和葡萄基地建設工程收入達2億元。這些會員在實現產業發展的同時,都實現了自身發展,全部買了2o萬元以上的小車,開展技術服務。4擇優表彰農技協堅持實績論英雄,擇優推薦農技協受表彰,每年推薦3~5個農技協納入縣委農村工作會議表彰,推薦1~3個農技協上報中國科協和財政部接受篩選。這極大地調動了農技協實施科普惠農興村、服務城鄉統籌的積極性。

二、深入開展“支部+協會”擂臺賽。奠定科普惠農興村的群眾基礎

財政部、中國科協開展的科普惠農興村獎補活動,明確要求承擔項目的農技協必須成立3年以上,財務管理規范,受益群眾多,服務成效好,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為此,雙流縣科協聯合組織部、科技局開展了“村黨支部+農技協”科普惠農興村創意發展擂臺賽,對村黨支部和農技協聯合選定的幫助農民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項目給予經費支持,幫助他們把發展規劃變為發展行動,把發展創意變為致富實踐,把黨支部的組織優勢和農技協的技術優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雙流縣JI村黨支部和雙流縣白沙葡萄協會,2010年聯合確定了葡萄避雨栽培技術推廣為擂臺賽參賽項目,獲得了科技資金3萬元。他們用這3萬元科技資金,邀請了四川農科院葡萄專家劉曉、四川農業大學葡萄專家呂秀蘭等專家舉辦技術培訓班10余期,實現全村3000余名農業人口全覆蓋,組織了5次400多人次到葡萄先進地區學習,引導農民實施葡萄避雨栽培技術450多畝,并邀請報社、電視臺記者幫助宣傳,使白沙鎮葡萄今年喜獲豐收。2011年白沙葡萄協會會員的葡萄畝產量都增產30%以上,畝平收入一般都達到了2~3萬元。為此,協會所在村的黨支部——川心村黨支部被評為成都市優秀黨支部,協會專門給縣科協發了感謝信。兩年來,我們共支持37個農技協聯合村黨支部開展的“支部+協會”擂臺賽項目,共安排科技資金120萬元。參照中國科協、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我縣出臺了“雙流縣‘支部+協會’科普惠農興村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嚴格財務預算和資金使用監督。同時,我縣還出臺了“農技協競購村級公共科技服務科技資金補助辦法”,對成功競購村級公共科技服務的農技協,每個補助1000元,兩年共計補助25萬元,選擇10個依法登記的農技協承擔縣民生工程科技培訓項目,通過協會邀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專家開展新技術培訓,每個協會2011年均培訓2000人,補助2萬元,共計補助20萬元。承擔這些任務的農技協,我們都要求必須依法登記。在雙流,只有依法登記了的農技協,才能承擔縣科技局的農業科技創新項目;只有依法登記了的農技協,才能參與“支部+協會”的擂臺賽、競購村級公共科技服務等,極大地調動了基層黨支部發展農技協和農技協依法登記、依法活動的積極睦,并為雙流農技協承擔中國科協、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項目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三、精心組織中央科普惠農興村項目實施,奠定科普惠農興村的業績基礎

用好國家的財政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對財政資金的績效進行評估,是財政部門監管財政資金的重要手段。財政資金使用得好,財政部門才會給得更多。因此,雙流縣科協高度重視對中央財政科普惠農興村資金的使用監管工作,讓每—分錢都用在關鍵地方,都發揮效益。1坤報項目時認真搞好預算縣科協派專人與農技協負責人一起多次研究,共同編寫申報方案,編制資加強監督考核我們定期組織召開科普惠農興村經驗交流會場會、現場會,開展專項檢查,以會議和督查,提高科普惠農興村項目質量,加快先進技術和先進成果的推廣應用。因此,“十一五”期間,我縣科普惠農興村項目實施得多,共有8個農技協受到中國科協、財政部的表彰,獲得中央財政科普惠農專項獎補助資金135萬元。同時,資金使用業績好,2008~2009年,四川省科協、省財政廳連續兩年對我縣的兩個農技協承擔中國科協、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項目進行績效評估,成效十分明顯,省金使用計劃。批復確定科普惠農興村項目中國科協立項后,縣科協將對各農技協承擔建設科普惠農興村項目的科技示范戶、示范村、技術服務隊、技術依托單位、加工示范基地、主要推廣技術及目標等行文批復,并開全體會員大會命名授牌,提高科普惠農興村的建設質量。加強資金管理我們要求,中央科普惠農興村專項資金使用協會必須建立專戶,每筆開支,必須經縣科協分管此項工作的副主席審核同意后方能人賬。財政廳破例給以每個15萬元共計30萬元的配套資金后補助。這8個農技協,有1位理事長被評為中國好人、四川省勞模;有3位理事長被評為成都市勞模。共創辦了8個技術經濟實體,年營業額2.5億元,申請了國家專利15項,選育了四川省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蜀葡1號,培育的“牧馬山牌地瓜籽”壟斷了全國95%的地瓜籽銷售市場,并出口越南,取得了地瓜籽市場定價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