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管理促進經濟發展綜述
時間:2022-11-06 03:18:58
導語:農機管理促進經濟發展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機與農村經濟的關系
1.相互促進
當前,農機已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主力軍,這是由于農機與農村經濟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發展、相互提高的原因。近幾年,我國農村逐漸引進各種大中型農業機械,它們具有安全、高效、低耗的特點。農業機械的使用,不僅解放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農業產量、降低生產成本的投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增加了農民購買農機的熱情,這也極大地促進了農機業的發展以及農機的大量使用與推廣。
2.相互制約
如果農業機械與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將造成不協調,影響發展。一方面,農村部分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農民的收入較低,購買力不強,再加上農業機械是先進的生產工具,價格比較高,這就影響了農機的使用,也制約了農機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實踐證明,引進農業機械的地區農業發展的速度要明顯高于沒有使用農機的地區。如果一些地區的農業機械化要求較高,但是市場上的農機生產能力沒有相應的提高,農民勞動強度增大,農村經濟增長后勁不足。以上就說明了農業機械與農村經濟是相互制約的關系。
二、農機管理存在的問題
農機的安全運營是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前提,加強農機管理是確保農機安全生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國的農機管理不是很完善,還存在一些問題。
1.部分農機操作人員素質偏低
一些人錯誤的認為加強農機管理就是登記、審查,事實上登記、審查只是一部分,加強農機管理最關鍵的是對人的管理。目前,我國部分農機操作人員素質偏低,他們掌握的操作技術跟不上現代農機具發展的步伐,無法做到科學的操作各種現代農機具。而且一部分農機操作人員違章操作,這嚴重的影響了農機的使用推廣。
2.農業裝備較落后
農機管理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推廣先進實用、質優價廉的農機具,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在有些地區農民所使用的耕作方式還是原始的人工耕作,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卻收獲甚微。這種生產方式極大地制約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經濟的增長。
3.部分農機管理人員服務意識淡薄
加強農機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強化農機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業的迅速發展。但是我國農機站的部分農機管理人員服務意識淡薄,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未做好服務上門工作,未能做到深入農戶、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農民排憂解難,與農民的溝通較少,致使不能很好的將維修技術、操作章程傳授給農民,這嚴重的阻礙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三、加強農機管理需要注意的方面
1.提高農機操作人員的素質
加強農機管理,最關鍵的就是對“人”的管理。因此,要提高農機操作人員的素質。具體方法有兩種:一是舉辦培訓班,加強安全操作意識,讓農機操作人員從思想上繃緊安全第一這根弦,讓操作人員熟悉并掌握交通法規知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二是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宣傳違章操作的害處,從而引起操作人員的警覺。相信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提高農機操作人員的素質,引導他們科學地操作各種現代農機具,最大限度的發揮農機效益,自覺遵章守法,杜絕違章操作。
2.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裝備
同志曾經指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農業機械化”,由此看出,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裝備不但可以提高農業生產力,還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就拿我國農業對拖拉機的引進與使用來看,使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向城市,這不但使農民脫貧致富,還加快了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梢?,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裝備是十分有益的。
3.強化農機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
強化農機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要對其進行思想上的指導,使其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增強自覺服務的意識。并讓其做好服務上門工作,能夠深入村民、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人民排憂解難。加強農機管理工作,提高農機操作人員的素質,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業裝備,強化農機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不但可以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還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提供條件。因此,對于農機管理工作,一定要加以重視。
本文作者:孔婷婷習羽工作單位:黑龍江省農機信息中心
- 上一篇:談內部財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 下一篇:思想政治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