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現代化農村經濟的發展

時間:2022-10-19 09:21:45

導語:加快現代化農村經濟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現代化農村經濟的發展

1確立主導產業,調整產業結構

市場經濟與建國初幾十年的計劃經濟不同,其主要立足于自由的市場競爭機制的基礎之上。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起對立面之間的力量的最大化發揮,促進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對于農業來說,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想要實現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方式,第一,應以市場經濟的要求為主,從本地所擁有的資源出發,尋找出一些優勢。第二,對各種資源應該進行相應的整合與調整,使其達到合理的配置。第三,確立主導產業,并將其列為重點發展對象,進駐市場。第四,通過單位產出、經濟效益、區域優勢等綜合化的或更為密集型的方式,以更為集約化的管理來實現其真正價值,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一份辛勞。第五,主導產業需要一些相關的產業與之相聯,否則很難達到一定的目標。只有認真進行市場調研,把握農村的具體情況,才可以提高農民收益,實現現代化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簡要來講,一是依托市場,定位產業,二是整合資源,布局產業,三是打造品牌,壯大產業,四是盡可能的創造一些以地方特色為主的發展路徑。

2積極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

從實踐來看,農業產業化還是需要以龍頭為準,通過市場的開拓來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真正改變農村的經濟發展方式,使農民在組織化方面得到加強,在經濟收入方面得到增加。同時,可以把農村多余勞動力吸納到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中,使地方經濟的發展可以與城市的發展接上軌,真正實現全國人民的富裕。簡單來講,一是積極去培育扶持一批龍頭企業,二是將重點進行傾斜,把其實力加固,三是應該對于整個的機制進行轉換,以現代化的管理為主,從而達到使其現代化的目標。

3創新組織形式,理順利益關系

現代農業關系到國家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目前,國外的農產品已經在中國占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因此,我國要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不發,以及推出的相關的農村土地的流轉措施等,促進我國的農村發展,農業發展,以及農民的發展。由此可見,在市場競爭中想要有所收獲,除了相關的法律的規定需要作為基準外,還應該積極組織各方的力量,改善農業或農村經濟中的薄弱部分;通過建立健全各項法律法規,將農業推入到一種新的更為有效的機制中,一方面保證農戶的收益,另一方面使龍頭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從原則來看,應該將各種能夠盤活的經濟資本進行盤活,對不規范的應該進行規范,使整個的組織與發展以市場為導向,更好地體現出民主原則,以公平公正為先導,真正做到保證人民的利益。此外,應發展合作關系,將各種形式進行拓寬;應該通過國家方面的政策來實現利益的調節,加固紐帶,將責任、權力與權利間的關系處理好,建立起一個較為穩固的經濟共同體。

4依托科技進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農業科技的發展,如同其他行業一樣,也應該以技術的發展為前導。例如,我國的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通過技術將水稻的產量翻了又翻,為水稻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從整個的轉變角度來看,想要發展現代型的科技型農業,其根本還是在科技方面。產品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因此,在現在的發展或轉變過程中,應該加大科學技術的研發力度,加強科技滲透。

5加大政府引導,高標準、高起點構建服務體系

從農村的經濟發展經驗來看,政府是推動其更好發展的主要推手,因而應該加大政府的引導力量,在原有的經驗基礎上,建立起更加具有現代化水平的高標準、高起點的服務體系,真正做到服務于民,為人民做好事。將農村的整個經濟活力解放出來,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一股新的動力。

6結語

總之,要想將農村經濟推進到現代化農業發展道路上,就應該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調整現有的產業結構,以當地的農業發展的具體情況為基本,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政策。扭轉傳統的經營方式,將其通過各種新的組織形式推向市場,但由于農村經濟長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強調政府的作用,重點去打造一批較有特色的龍頭企業,以主導產業帶動其它產業的共同發展。加強合作化,通過凝聚與實力的聯合,盡可能以共同體的形式在市場中打開更新的局面。

作者:王洪萍 單位:江蘇省建湖縣城南新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