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探討和分析
時間:2022-02-23 10:05:00
導語: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探討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農村經濟的發展還是相對滯后了。如何盡快實現農村經濟,尤其是貧困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難題?;谶@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當代貧困農村經濟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剖析其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并最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與對策,希望能為貧困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貧困;農村;經濟發展
1前言
由于受到諸多傳統因素的影響,經濟的飛速發展雖然也為農村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機遇,但是從總體情況來看,還是相對滯后很多。如果不盡快解決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進程。由此可見,關于當代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探討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2當代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
從目前了解的實際情況來看,貧困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較以前有了的發展,無論是基礎設施的完善,還是農民收入的提高,都在預示著農村經濟的進步與發展。然而,當代貧困農村經濟的發展依然面臨著很多難題與困境。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落后
農村地區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然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相關部門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然而由于歷史因素的影響,農村基礎設施依然相對落后,甚至還存在著交通不暢、水利灌溉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這些都在嚴重制約著農村地區的發展進程。
2.2農業生產方式相對落后
通過了解發現,貧困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依然落后,農業科技的推廣、農業的機械化以及自動化推廣程度低,農民依然在延用著傳統的方式開展農業生產,這樣就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業的規?;约凹s化程度不高,農村地區的發展相對滯后。
2.3不健全的農業技術服務體系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能夠直接服務于農村農業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基本在鄉鎮以及,很難真正延伸到村社,這樣就會導致無法及時給農民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與指導;另外,由于資金等相關因素的先知,從事農業技術服務指導的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甚至是敷衍了事,這樣就無法在信息、技術、產品收購、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為農民排憂解難。
2.4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不高
貧困農村地區的農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對薄弱,他們很難再短時間內接受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以及先進的農業生產器具等,這樣就嚴重阻礙著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也就大大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3當代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要想加快貧困農村經濟的發展,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3.1轉變觀念,盡快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在傳統的扶貧工作中,無論是在政策上,還是在資金的投入上,相關部門都有明確的傾向性,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輸血式”扶貧,這種扶貧方式固然會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經濟落后的現狀。為此,必須轉變觀念,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通過給予貧困地區以引導和幫助,立足農村地區的實際,結合當地的資源,調整現有的經濟結構,盡快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的、具有特色的發展道路,這才是真正的脫貧致富之路。但是,在進行“造血式”扶貧時,一定要注意結合當地的實際,不要盲目照搬其它地區的經驗或者做法,否則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做法,甚至還會產生某種程度的不良影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造血式”扶貧的時候,不僅僅要依靠科技的進步,同時也要注意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否則很難實現農村經濟的持續、協調和健康發展。
3.2加強各部門合作,共同改變貧困農村地區現狀
雖然近些年來,國家對農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注入了越來越多的資金,但是由于貧困農村地區基礎薄弱,相對落后,他們很難真正爭取到資金和項目。換句話說,資金不足、力量不夠集中是當前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所在。為此,筆者認為,要想真正解決農村地區貧窮落后的現狀,必須集中管理源于不同渠道的資金,聯合相關部門,統籌農業、林業以及交通等各方面的資金項目,重點向貧困農村地區傾斜,尤其要明確各部門用于貧困農村地區的資金比例。
3.3加快推進先進農業科技,全面提升貧困農村地區生產力水平
對于貧困的農村地區來說,要想獲得更快的發展,就必須盡快改變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整體水平,運用更加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和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為此,筆者認為,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首先,加快推廣實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尤其是農作物栽培技術以及水產養殖技術等。至于推廣的方法,可以是集中培訓,也可以上門指導,或者是通過建立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戶的方式進行推廣。其次,要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進程,通過農業機械化,不僅僅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更有助于農業規?;图s化經營的實現。
3.4加強農村教育,提升農民的綜合素養
貧困農村地區現狀的改變還需要不斷提升農民的綜合素養。為此,我們不僅僅要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更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民的科技知識培訓和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使他們盡快成為適應新時期農村發展的有文化、有素質、懂科技的新型農村,為進一步加快推進貧困農村地區的發展進程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貧困農村地區的發展還要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尤其是要加強農田水利、農村交通、農村通訊、農村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貧困農村地區的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物質保障。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貧困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雖然較以前有所改善,但要想得以根本性轉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僅需要農民轉變自身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更需要相關部門的協調與合作,共同為貧困農村地區的發展做出積極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朱秦杰.重慶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出路[J].重慶農業,2015(,3):88-89.
[2]刀波,烏小花,宋志光.武陵山區貧困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59-65.
[3]李發華.對貧困地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思考[J].北方經濟,2015(,9):74-75.
作者:丁琳 單位:臨潭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
- 上一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
- 下一篇:加強農業科技教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精品范文
10貧困生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