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思考

時間:2022-09-06 03:49:56

導語: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思考

1大力推行現代農業的發展

在過去傳統的農業生產中,大部分都是以手工和體力勞動為主,基層農民要想實現經濟的增長,就必須擴大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來實現增產的目的,從而帶來經濟收入的提高。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主要以家庭為基本單位,這種封閉性的生產主要是以滿足生存的需要。而要使農村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必須推行現代農業的生產模式,總的來講,現代農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現代農業在種植、管理、收割等過程中都是通過現代化機械來完成,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的每個階段都采用自動化的機械設備代替人工和體力勞動,這樣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種植效率。二、現代農業在種植過程中,會充分結合生物技術,從農作物品種的優化開始,運用科學的種植和管理手段,將農作物逐漸向優質高產的方向轉變,切實幫助基層農民提高農作物栽培技術,畜牧業飼養水平,為基層農民的增產提供保障。三、現代農業擺脫了傳統農業生產中種植銷售脫節的現象,通過成立農業合作社來對農產品進行統籌管理,促進農業生產產業鏈的形成,使生產、加工、銷售實現一體化模式。

2促進農村產業鏈的融合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礙,但同時也有很多資源優勢,從農村實際情況來看,需要以科學的發展觀進行指導,通過著眼市場,以農村現有資源作為經濟的基礎,充分利用農村企業的優勢力量。為保證農村生產效益的提高,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在一整套生產和服務上來促進農村產業鏈的融合。在農村產業鏈的融合過程中,首先需要優化現代農業的生產和銷售,保證綜合產業鏈的源頭供給能力。其次應該推行工農一體化發展,通過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然后引入現代工業在產業鏈中的優勢和成果,保證農業生產科研的效果,再對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緊密銜接,實現農產品的深加工。另外,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服務業的升級,可以從農村環境優化開始,對農業生產、生活乃至基層農村的服務業出發,積極拓寬農村服務業領域,在結構上進行合理配置,從而擴大服務規模各層次,進而借助農業的資源優勢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和施行,讓廣大基層農民可以在自己家園中就能獲得實惠。此外,農村產業鏈的完成,應該將工農業與服務業相結合,以現代農業發展為基礎,運用各方優勢,做到因地制宜,在經營管理模式的帶動下,逐漸形成以農業生產為依托的產業群體,從而反向促進農村工業和服務業的提高,這樣就自動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對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局域顯著影響。

3加快基層農村勞動力的轉型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基層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型是目前一項重要的戰略,能夠充分保障基層農民的經濟收入持續穩定增長,也是促進社會可出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首先應該培養農民從事非農產業的意識,以當地資源為起點,對傳統工業進行轉型升級,以實現建筑業、物流也、娛樂、飲食等產業的發展,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大力提倡發展各種副業和鄉鎮服務業,為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做出貢獻。另外,當地政府應該鼓勵農民進行自主創業,通過一部分人的創業行為,帶動更大一部分人就業。針對這一點,當地政府應該深入基層,對農民開展創業知識培訓講座,通過不定期組織農民學習的方式,在廣大基層農民中營造出濃厚的創業氛圍。并且針對不同文化程度,根據對象不同,進行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的能力培訓。

農村經濟要想保持持續快速的發展,需要立足農業的主導地位,充分引入工業和服務業的融合,以促進農村產業鏈的完善,在此基礎上,當地政府應該發揮出調配功能和自身優勢,積極扶持農村農民的創業行為,以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更好地帶動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作者:張僑然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參考文獻:

[1]聶帥.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與農村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7(02).

[2]劉井海.論農民減負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7(02).

[3]牢牢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努力開創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局面[J].河北農業,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