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改革研究
時間:2022-03-18 03:03:47
導語: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愈加凸顯。順應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新形勢,積極推進農村經濟改革,對于保證農村工作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效率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集體產權制度作為農村改革工作的重點內容,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開展,可以快速提升農民經濟收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立足于目前農村改革工作的基本狀況,對農村土地確權與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關系、促進作用及具體的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農村土地確權;集體產權制度;農村改革
從當前農村改革工作的基本狀況來看,農村土地確權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息息相關,都是提升現階段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前提。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深化改革工作不斷推進,“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等越來越成為農村發展工作的重點。由此可見,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充分發揮了二者在農村改革上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為實現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撐。
1農村土地確權與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關系
基于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及農村改革工作的需要,在原有的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體制基礎上對農村土地產權制度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是提高現階段農村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農村地區較為落后,農民人口基數大,且一直存在較為明顯的公共產權不清、責任不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前市場經濟體系下農村發展工作的順利推進。因此,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一直是當前建設與發展工作的重點,農民在收入及產權等方面的分配與管理問題也成為了相關部門關注的主要內容。在當前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提高農民種植農作物之外的收益,特別是土地及其他使用價值較高的資產承包收益,成為了目前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面。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在農村發展工作中土地產權不清、產權責任不明及農村土地產權擁有者模糊等問題直接限制了改革措施的準確實施。同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加,農村人口流動性加強,也明顯加大了農村土地制度溝通與改革的整體難度,不利于現階段農村地區的長遠發展。綜上,為理清農村土地確權與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之間的關系,要明確土地產權界限與劃分標準,進一步強化土地確權作為土地產權的基礎性地位,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農村土地產權清晰化,最終對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1]。
2農村土地確權對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促進作用
2.1有利于明確農民權利和產權,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一方面,從當前農村地區的改革與發展狀況來看,農民的權利與產權不明確,特別是作為農民生存之本的土地使用、轉讓以及發展權責不明確,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穩定與效率。因此,通過農村土地確權對集體產權制度進行改革,是現階段農村發展工作的主流趨勢。相關部門在開展土地確權工作中,需針對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對當地的土地所有權狀況進行綜合評估與分析,并在初步掌握土地權屬之后進一步對農村集體經濟中各項資產的具體情況進行確認,挖掘農村地區長期存在的權屬不明確等問題,并及時定位、解決。另一方面,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需要以明確的土地確權為基礎,土地確權相關措施的實施對農村地區的土地所有權作出了明確規定,并且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對土地的承包、運營等問題提出了要求,最大限度地解決了農民權利與產權問題,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2]。2.2有利于保護土地所有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順應當前市場經濟體系背景下的農村改革工作,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利于保護土地所有權,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土地所有權與農民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也對農村經濟發展與改革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更為重要的是,隨著農村改革措施的不斷出臺與落實,以土地所有權為核心的權屬問題成為了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的矛盾與焦點,不僅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也對農村發展造成了明顯阻礙。由此可見,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開展對土地使用過程中相關問題解決提供了良好依據,同時對責任劃分、土地承包與轉讓糾紛及土地的具體使用權等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權屬依據,從而最大限度地對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中的土地所有權提供了保護,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3]。
3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
3.1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算與核實。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的清算與核實,在農村土地確權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清查核算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首先,對現階段農村土地集體資產進行全面清算與核實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礎。在清查工作中,相關部門要重點關注未承包到戶的土地、林地、荒地及灘涂等集體資源性資產,同時對集體性質的建筑物、設備、現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等進行全面清算,及時將清算結果向村民公示。公示階段結束之后,要嚴格按照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相關要求進行登記、保管與處置。其次,農村集體資產的清算與核實工作要嚴格確認截止時點,對產權確認過程中涉及的戶籍關系、土地承包關系及集體貢獻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合理協調好各方的利益關系,最大限度地確保資產清算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公平、公正與公開[4-5]。3.2強化集體產權保障,提高制度約束力。基于現階段農村地區改革與發展背景下土地確權工作的開展要求,有效加快集體產權制度的立法進程,強化集體產權保障,提高制度約束力,對于推進農村工作進程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明確村組之間的權力分層,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當地土地權屬糾紛等問題的調研與分析工作,引導村集體及農民深入了解土地確權工作以及農村集體產權的真正含義。在這一工作基礎上,積極開展土地產權的確認工作,并在工作過程中向農民普及改革的必要性及相關法律的公正性,確保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各項措施能夠真正落實到農村土地工作中。其次,現階段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土地確權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立法保障,通過調研、試點等途徑收集工作數據,為完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相關法律提供科學依據,并為強化農民的法律意識提供良好前提。加快集體產權制度的立法進程,也加快了土地確權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措施的落實速度,從根源上提升了制度改革的效率[6]。3.3明確集體資產所有權,保證集體利益分配的基礎。首先,從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現狀來看,相關法律法規并未對農村土地集體產權明確規定好歸屬者,同時關于土地轉讓、承包等工作造成的糾紛等問題也并未在法律中明確落實責任劃分,限制了現階段農村地區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整體進程。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效明確了集體資產所有權以及農村集體土地主體,并有效保證了集體利益分配的基礎。較為明顯的是,集體土地產權關系不明確是當前土地確權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相關部門應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各地農戶家中了解具體的土地情況,并以數據、圖形等形式進行反饋和匯總,最大限度地保證土地確權的真實性[7]。其次,相關部門以村、鎮、縣三層為主開展領導會議,明確各村土地問題現狀,確保解決建議上下貫通,保證集體資產所有權劃分過程的公平性、透明性。如果在會議過程中遇到不明確的問題,要及時與村民溝通,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與解決,為集體利益分配工作打好基礎[8]。
4結束語
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符合現階段農民群眾的基本利益要求,順應了當前農村改革工作發展的主要趨勢。農村地區自身及相關管理部門必須加大對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視力度,積極把握主要的方針政策,全方位解讀農村土地集體產權的劃分依據,為農村改革工作減少阻礙。
參考文獻:
[1]拉毛卓瑪.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7):56-57.
[2]朱孟香.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J].經濟管理文摘,2019(18):132-133.
[3]馬惠榮.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J].農民致富之友,2019(9):241-242.
[4]周九師.山西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5):7-9.
[5]王華.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分析[J].現代農業研究,2018(8):27-28.
[6]李巧燕.康縣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J].現代農業科技,2020(10):264,266.
[7]陳耀.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J].農業工程技術,2016(35):7.
[8]黃娟.土地確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農業經濟,2018(9):13-14.
作者:文坤 靳峰 單位:濟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北湖分局
- 上一篇:新經濟下飼料企業財務管理優化分析
- 下一篇:休閑農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