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園的規劃對策綜述

時間:2022-04-08 03:06:00

導語:廣東工業園的規劃對策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東工業園的規劃對策綜述

關鍵詞:產業轉移工業園規劃問題對策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規劃現狀,挖掘其規劃上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相對應的策略,以提高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規劃管理績效,使其規劃更加合理。

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規劃現狀

(一)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分布狀況

至2008年底,廣東省現有的產業轉移工業園達70余個,珠三角產業轉移園主要集中在惠州和肇慶,共8個;粵西地區的產業轉移園分布在茂名、湛江、陽江、云浮,共19個;粵東地區的產業轉移園主要分布在汕頭、揭陽、潮州、汕尾,共6個;粵北及山區的產業轉移園主要集中在清遠、韶關、梅州、河源,共37個。其中產業轉移園最多的是梅州,共12個,其次是清遠和韶關共9個,最少的是汕頭和潮州各1個。在這些產業轉移工業園中,經廣東省認定的有26家。綜觀目前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其合作開發模式有四種:山區或東西兩翼政府方投資型;雙方政府共同投資型;珠三角方企業投資型;珠三角方政府投資型。

(二)產業轉移工業園的需求和供給

表1是廣東省部分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建設指標。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外銷轉內銷稅收留成構成其需求驅動力;企業迫于生計、政府產業轉移、“雙轉移”是其需求驅動者;需求熱點地區為:珠三角有惠州、肇慶,粵西有茂名、湛江、陽江、云浮,粵東有汕頭、揭陽、潮州、汕尾,粵北及山區有清遠、韶關、梅州、河源。

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規劃問題

(一)選址不合理

近年來,廣東省政府致力于積極推進“雙轉移”政策,各地政府和企業也紛紛響應,想抓住機遇發展各自的區域經濟,但在規劃過程中缺乏全局觀念,產業轉移工業園的不合理選址,使得園區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例如四會的南江電鍍工業園區選址在北江邊,是廣東省肇慶、佛山等地飲用水源保護的敏感地帶,若選在江北邊,則對肇慶、佛山等地的水源造成影響,考慮到江北下游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廣東省政府相關部門要求其停產搬遷。

(二)區位布局不科學

由于各地政府和企業的盲目跟風,沒有分析自身的優勢,使得產業轉移工業園出現“遍地開花”的局面。東西兩翼及山區中不少地方一哄而上,到處籌建工業園區,缺乏宏觀規劃,導致園區之間、區域之間重復布局、重復建設,由此而產生的土地問題尤為突出?!叭Φ亍爆F象、合理而不合法的征用土地造成了土地資源的大量浪費,使得園區開發后續用地指標不足。

(三)產業定位不明確

東西兩翼及山區都地處偏遠,交通、通訊等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但很多產業轉移工業園并沒有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而是全面撒網、一把抓,陷入了產業越多越廣就越好的誤區。同時,由于合作模式松散,使得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合作雙方定位不準,優勢沒有發揮。有些產業轉移工業園因起步低出現饑不擇食的現象,引進了一些資源消耗大、經濟效益差、工藝落后、環境污染較大的項目,這對環境也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規劃對策

(一)邊界選址具有可行性

產業轉移工業園本身就是一種跨區域合作的方式,相鄰地區間合作,在地區邊界共建產業轉移工業園,或成為未來產業轉移園選址新的出發點。一是可以減少對工業用地的壓力;二是可以集中兩地優勢資源以降低建設成本;三是相鄰地區共建產業轉移工業園比較容易形成規模效應,而規?;l展也正是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走向之一。

(二)以長遠利益為出發點注重整體布局

政府在規劃產業轉移工業園時要特別注意整體布局和長遠利益,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優勢和特色科學地進行區位布局,園區規模、園區形象、綜合效益等因素都要列入規劃范圍之內。

參考文獻:

1.潘曉聞.談談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建設的環境問題.茂名日報,2006

2.楊如意.論珠江三角洲工業園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商界,2009(3)

3.陸力軍,裘小玲.中國工業園區發展[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