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個人淺見
時間:2022-03-01 01:23:00
導語:區域經濟發展個人淺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奉化市提出的建設“中部高新技術經濟區、溪口風景名勝區、東部海洋經濟區和西部林特經濟區”等四大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宏觀地描繪了區域經濟發展的藍圖。對于整合區域資源,加快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使奉化市四大區域經濟特色更加明顯,比較優勢更加突出,實現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起重要作用。為此,筆者就此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要根據發展趨勢和四大區域經濟的特色,制訂目標定位更加明顯、發展輪廓更加清晰的未來區域經濟發展藍圈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有賴于總t的持續增長、結構的調整優化,更有賴于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合理布局和規劃。目前奉化市四大區域經濟的輪廓已逐漸形成,但區域的整體性經濟發展的具體目標和框架還不夠明確,區域內各自個性目標及生產要素空間組合不夠具體,操作起來難度還比較大。如我們提出建設西部林特經濟區,但由于該區跨越7至8個鄉鎮,只用“西部林特經濟區”這個總概念、總輪廓,顯然是不夠的。區域的總體發展目標和內容不夠形象具體,所包涵的主導產業、經濟特色也不夠清晰。因此,要針對該區域內各個鄉鎮的特點,再劃分成幾個小區域,制訂更加具體、更有特色的小區域性發展規劃,以便各地操作,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林特經濟區。為此,為了增強區域經濟的競爭力、生命力,實現區域經濟的持續騰飛,應重點制訂好三個規劃:一是要制仃每一個區城性經濟發展規劃。區域性經濟規劃,是一個區域內發展的總開關、總龍頭、總動力、總目標。要根據全市提出的總的四大區域發展藍圖和各個區域經濟特色,進一步細化四大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明晰區域經濟的發展輪廓、產業布局、主導產業和經濟調整方向。該規劃要與全市總體規劃和生產力布局相銜接。二是要制仃每一個區城空間布局規劃。區域性空間布局規劃,是一個區域內合理布局、協調發展、整體優勢發揮的總調子。因此,我們要按照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形成和競爭力的增強,以及區域資源的集聚和整體優勢的發揮,制訂每一個區域性空間布局規劃,合理確定整個區域
經濟和城鎮建設的功能性布局。并確定區域內企業的選址、村莊的遷移(撤并)方向、生產力布局及生產要素的空間配置與組合等問題,使之實現區域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和取得區域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要制仃區城內各鄉鎮發展子規劃、子目標。各鄉鎮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總規劃、區域性空間總布局和各自所擁有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制訂出既有利于區域經濟形成和發展、又各具特色的發展規劃,從而達到區域內優勢互補,避免經濟結構、產業布局的類同。
二、要建立區域經濟建設協調
機構.制訂區域性產業政策,保證各項規劃和措施落到實處要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區域內各鄉鎮就必須共同努力和合作。當前區域經濟建設協調機構的職能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區域之間和區域內相萬_配合還不夠緊密,群體經濟優勢的發揮也不夠理想。如建設溪口風景名勝區,不能單靠一個溪【〕鎮,其周邊鄉鎮、上游和周邊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旅游經濟的發展。為此,要從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建設,保證各項規劃和措施落到實處出發,切實采取一些工作措施:
一是要強化職能,加強區城經濟協調和管理。區域經濟橫向聯合,影響到各個區域的經濟效益,這就需要政府出面立協調各方關系。為此,要建立伏域性經濟協調和研究機構,強化職能.明確該協調機構的職責和權限,增強該協調機構的工作權威。要經常研究交流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勺伏域聯合的發展規律,制汀區域性發展戰略及有關政策,加強區域內份個鄉鎮之間關系的協調,督促各旭圍繞區域性目標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通過有效的管理,使區域經濟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是一要制訂區域性經濟發展政策,發揮區城資源整體優勢。加快政策創新,尸發展以域經濟的有效保障。因此,要根據各個區域的特點,制i丁好中長期產業發展政策、產業結構政策和產業組織政策,明確區域經濟發展重點、方向和戰略,以及所要采取的L_作措施和政策措施。要完善合作政策和機制,妥善解決發展中各了域間和區域內各鄉鎮l司的產業布局和合作問題,以法規、政策來規范和約束各地行為。通過區域性產廿政策的制訂和實施,促使區域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的合理化,使之最有效地利用區城的一切資源和挖掘一切潛能,發揮區域整體優勢和群體優勢。
三是要開辭聯合道路,加強區城合作。各鄉鎮要根據其在區域內所確定的角色和分工,自覺地加強區域間的合作,強化系統功能,共同促進區域經濟的形成和發展。同時,要靈活地按照市場原則和區域性經濟規劃,安排各自鄉鎮的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形成地區性產業群和經濟發展優勢。
三、要盛合區域資派
找準區域經濟發展中主導性強、關聯度大、輻射面廣、效益皿著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此來進行區域經濟的再組織區域經濟發展經過了以城市和城鎮為中心的組織過程逐步形成了高新技術經濟區、旅游經濟區和海洋經濟區?,F在,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面臨著一個再組織的問題。從發展趨勢看,區域經濟的再組織要逐漸以城市為中心,轉向以建設中心城鎮和重組區域資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上來,以進一步優化區域經濟結構,促進結構升級和產業水平的提高,加快區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要完成這一任務,只能從區域內這一最具活力、最具成長力的新經濟增長點和優勢產業為中心,來進行區域經濟的再組織。為此,發展區城經濟要重視新經濟增長點的選定和培育,新選的經濟增長點的產業結構與整個區域的產業結構要有前后關聯關系。如一個增長點所在地區是海洋經濟區,則經濟增長點要重點發展漁業收購與外銷行業,發展海鮮加工業,建立起與海洋有關的海洋旅游、海運業、儲運業等相配套的行業,這樣,就能更有力地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根據上述原則,我們發展區域經濟時,要十分注重區域性經濟增長點選定和培育問題。在選擇和培育時,要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一是要從現有產業中選擇培育成區城性主導產業。通過反復比較現有產業的優勢和潛力,從中把發展潛力大、比較優勢明顯的產業培育成區域性主導產業。二是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區城經濟。發展區域經濟要從區域內經濟特色出發,整合區域資源,充分挖掘能夠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竟爭力、生命力強且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培育成區域性主導產業。三是要及時培育緊跟形勢的新的經濟增長點。要隨時掌握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和區域經濟發展所出現的新特點,及時尋找和培育符合發展潮流的新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此來持續地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區域經濟的再組織,保證區域經濟永遠充滿旺盛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四、要以區域經濟資源特點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導向,合理開發和配t人才和干部資該,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和干部資源優勢,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必然要求調整人才的結構;而人才結構的調整,將進一步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從各地來看,人才資源配置與經濟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不夠密切,導致一部分人才浪費,也影響了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當前,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濟全球化,分工越來越細,區域經濟特色更加明顯,致使人才和干部資源配置時更趨向于知識化、專業化、結構化。這就要求我們按照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區域性產業布局,合理地開發和配置人才和干部資源,培養和選配干部,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和干部資源優勢,以此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要按照區域經濟資源特點來配置人才和干部資源,重點要采取以下三個方面工作措施。一是要搞好區城性人才宏觀規劃,指導人才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引進。要根據各個區域內生產力狀況和產業結構布局以及今后發展方向、重點和目標,制訂好區域性人才和干部開發宏觀規劃。并要根據形勢發展,不斷地追蹤和研究經濟發展趨勢和結構調整方向,研究和掌握前沿性的人才和干部資源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做好人才和干部結構的調整、培養和引進。二是要改革人才資源配1機制,按照產業、行業、區城特點來配1人才和干部資源,培養和選配干部。要根據區域性經濟行業特點和產業結構調整,廣招專業人才,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把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推上領導崗位,做到崗位與領導專業對口,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如從目前奉化市產業結構來看,旅游和服裝是奉化市優勢產業,為此,我們要根據這兩大優勢產業特點,把有利于旅游、服裝產業發展的專業人才、領導人才培養好、引進好,并把這些人才合理地流向兩大產業優勢比較明顯的地區和鄉鎮,以此來促進兩大產業的發展和特色性區域經濟的形成。三是要完善配套政策,努力營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環境和機制。要制定好人才教育、培養、引進、使用、激勵及保障等相關政策,建立起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用、人盡其才的用人機制,有利于人才價值實現的分配機制,有利于促進人才努力工作的激勵機制和行之有效的服務機制,形成尊重知識、薄重人才,鼓勵創業的社會氛圍。通過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進一步吸引和集聚各類優秀人才,發揮各類人才的整體優勢,以此來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 上一篇:居住建筑和經濟化設計思索
- 下一篇:廢鋼運用和循環經濟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