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對策

時間:2022-09-02 03:02:04

導語:區域經濟發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經濟發展對策

一、我國已經處于經濟發展的關鍵轉型期

當今,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著更多的重大挑戰,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經濟發展轉型期。從中央到地方,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直接將經濟發展放到了各項工作的首位。這里的條件允許范圍包含著各項規章制度的允許,也包含著生態環境的發展需求、社會公眾的心理狀況、技術利用等的允許,是一個保證區域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框架,凡超出此框架的行為雖能引起經濟的臨時性發展,但必將會產生十分嚴重的經濟發展后遺癥。在我國,不論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落后地區,環境的治理與經濟發展存在著此消彼長的現象,這已經是近40多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黨和國家一直注重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但是在實際的社會運作中,存在地方利益或小團體利益占上風的事實———寧愿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也要保證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造就了手中有錢、人人幸福指數持續下降的局面。從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依然存在互制性,但由于政策得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均在可控范圍內。我國雖然也強調環境保護,但徹底實施環境保護優于經濟發展的方式,還是從近幾年治理霧霾開始,加上許多諸如人工成本的持續上升、人們的生活觀念的轉變等因素,大大刺激了我國的經濟轉型。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

1.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依然是一個突出問題。我國的經濟政策一直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讓先富帶動后富??墒?,我國東、中、西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等的差距隨著整體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變得越來越大。這些差距不僅開始影響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而且有可能威脅到社會穩定與和諧社會的建立。

2.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矛盾依然尖銳。幾十年前,經濟落后、技術落后……許許多多的落后,為了某些需求,導致了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急劇惡化的社會發展局面的出現?,F如今,經濟總量已經是過去的許多倍,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發展速度仍處于高水平。環保技術、治污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是,環境的改善和發展與經濟發展矛盾依然尖銳,這就值得國家的相關部門進行思考、研究、引導。

3.城鄉差距加大,城市化進程依然高速前進。城市是經濟的發展核心,農村是經濟的基石,二者相互促進,是社會發展的伙伴。但是,城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參與者,他們進入城市有著形形色色的原因,但可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城市經濟好,工資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二是城市的生活環境好,交通、銀行、超市、學校等等均超過了農村;三是農村就業困難重重,甚至除了務農,無所事事,而城市有許多的就業機會;四是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更為嚴重,有的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諸多因素,造就了我國持久的城市化進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的消亡。據有關機構統計,近10年,我國每年約有600個村莊消失,已經超出了社會發展的正常合理區間。究其原因,仍然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產生了許多多多的不良社會發展現象。雖然,黨和國家已經認識到區域經濟發展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但仍需在政策機制上進行約束與引導,以促進我國社會的整體健康發展。

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

下大力氣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地區協調發展,是中央和各級政府長期堅持的全部區域發展政策的基本指導方針和基本目標,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偉大戰略目標的關鍵所在。

1.利用政府公共投資縮小區域發展差異。公共投資一般被界定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形成的固定資本,由于有政府不能在微觀層次上直接介入企業活動領域的特定認識,這些政府投資往往被限定在特定的公共服務領域中,因此這些資本被稱為公共投資,也被稱為政府投資。公共投資是政府調節經濟的主要工具之一。政府公共投資可以在局部范圍內刺激區域經濟發展,也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政府公共投資,可以給區域經濟發展搭建快速發展平臺,不僅使投資本身刺激消費需求,活躍經濟增長,還能大大降低民間投資的風險,使其他的民間資本進入區域經濟發展框架,多維度地促進經濟騰飛。

2.實施政府優惠政策引導下的全民發展方式。經濟是在一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內存在和發展的,與政策環境密不可分,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適當出臺鼓勵性的投資經營政策是各個國家經常采用的手段。在我國,有關促進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較多,但多是宏觀指導性的,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漏洞。政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可以參照我國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制度進行,享受優惠條件的企業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如是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否具有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是否具有較高的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是否呈現高態趨勢等。在優惠政策上可以有地方政府的現金獎勵,也可以有所得稅常年減免;可以有增值稅部分比例返還,也可以申請無償研發經費補貼;可以在貸款或利息給予優惠,可以在購買土地價格方面給予優惠等。

3.優先發展循環綠色經濟。綠色經濟是一個行政的表述,包含著環境友好型經濟、資源節約型經濟、循環經濟的取向和特征。經濟增長本來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的福利,是人本主義必然的邏輯,但是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局部和全局之別,持續和不可持續的不同,為了短期的利益污染環境是與綠色經濟取向背道而馳的非人本主義的虛幻增加,可以把環境友好型的經濟模式稱之為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可以促進或制約經濟的發展,但兩者存在正比例相關關系,這就導致了許多地方經濟發展同時,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有的地方空氣污染、水土污染很嚴重,幾乎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優先發展無污染的綠色經濟實體,讓他們承擔經濟發展的關鍵點,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健康的唯一出路。

四小結

我國經濟的發展是由各區域經濟構成的,總體上的高速發展固然可以提高我國在世界中的地位與作用,但各區域經濟的發展,更能體現以人為本,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作者:袁博 李慧 劉寶學 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