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探索
時間:2022-01-17 09:25:54
導語: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企業在帶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壓力。但是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影響了企業長遠發展。基于此,本文就針對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小企業;經濟新常態;財務管理;解決對策
我國經濟在經過高速增長之后逐漸進入到了新常態中,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企業所面臨的發展壓力更大。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做好改革,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變化,如此才能夠實現長遠持續發展。不過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中小企業還存在諸多財務問題,比如融資困難、財務工作開展不力等,導致自身發展陷入了困境中,如果不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勢必會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究意義重大。
一、經濟新常態的特征及中小企業優化財務管理的意義
(一)經濟新常態的特征。第一,經濟逐漸從高速增長向中低速增長轉變。總體來看,國家經濟的增長率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數字,其不可能一直處于很高的水平,在經過一定時期的高速增長之后,會出現回落的現象,從而開始趨于穩定。而當前我國經濟正是處于這種狀況下,在高速增長之后進入到了當前的中低速穩定增長過程中,這也是經濟轉型階段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是否可以穩定度過這一時期,對于我國社會的穩定與安全具有十分大的影響。第二,經濟結構開始轉型升級,更為合理。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逐漸落后,無法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需求。而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結構則開始進行轉型與升級,旅游業逐漸成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因此需要政府對其進行深化管理,以促進我國經濟結構更為科學,實現社會的穩定發展。(二)中小企業優化財務管理的意義。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到來,為企業發展帶來了較大的競爭壓力,這就要求企業要做好內部管理,提升財務管理的有效性,以此來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趨勢。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應當做好財務管理,如此才能夠推動自身穩定發展。傳統模式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往往對財務管理不注重,這方面的工作較為混亂,這不僅不利于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穩定有序開展,而且導致自身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而通過對財務管理進行優化,則能夠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開展財務工作,站在更高的層面對財務工作進行優化,這就能夠使財務工作更符合企業的情況,促進企業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率。另外,中小企業對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優化,還可以理順自身的財務資金運用情況,會計人員能夠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加真實、全面的財務信息,這樣管理者就能夠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從而不斷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提升發展有效性。
二、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途徑單一,資金籌集難。任何企業的長遠持續發展都離不開資金,中小企業也一樣,只有企業擁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才能實現發展。但是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籌集難的現象,在實際發展中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阻礙了企業長遠發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中小企業融資途徑單一,根據相關調查可知,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有50%-60%是自有資金,20%是銀行貸款,只有2%是通過融資而來,這就可知,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的現象。由于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融資成本高,且在日常發展中通常有較多的負債,所以企業的資信一般較差,信用等級較低,加之政府扶持不夠,所以很難融資成功。(二)財務管理的重視度較低,缺乏內部控制制度。由于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較大的發展壓力,所以很多中小企業領導在工作中會將自身的重心放在業務方面,對業務的重視度較高,而不注重內部財務管理,也不注重構建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會導致財務人員在工作中缺乏明確的依據,各個環節的工作存在較大的盲目性,為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財務風險。同時,由于企業領導對財務工作的認識不足,所以在設立財務崗位的時候也不注重有效性,崗位設置不合理,不能嚴格依據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來,這就會導致企業面臨著更大的財務危機。還有一些中小企業領導低估財務工作的作用,認為財務工作就是記賬和算賬,不了解財務的其他職能,不注重對財務工作進行管理,也不利于財務管理對企業指導作用的發揮,影響了財務管理的質量。(三)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欠缺。財務工作是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只有財務工作做得較為科學合理,才能夠為中小企業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當前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都存在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欠缺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財務工作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工作質量不高等,難以對企業運行情況以及經營成果等進行全面反映。由于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家族式企業,企業領導為了放心會選用自家中的人員來擔任財務人員,而不管這些人員是否有較高的會計水平、有無取得會計資格證等,這不利于企業財務工作的更好開展,為企業長遠發展帶來了阻礙。
三、經濟新常態下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拓寬融資途徑,提高融資能力。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所以中小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力和規模,量身打造新的投資產業,在投放資金的時候盡量將其投放到風險相對較低、回收期較短的項目上,對資本結構進行科學化安排,并優化財務管理方法,促進資金使用效益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拓寬自身的融資渠道。企業領導還要勇于開拓和創新,改變傳統的治理模式,借助于各個方面的資源積極開展融資活動,提升信息透明度,更好地對財務問題進行解決。同時,政府也要做好對中小企業的扶持,盡量出臺規范對中小企業進行傾斜,使中小企業能夠有更多的優惠政策可以運用,不斷推動自身發展。而銀行也要對中小企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不能一味地為中小企業設置過高的貸款條件,而要適當放低貸款標準,為中小企業提供發展資金,推動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二)提升財務管理重視度,構建健全的內控機制。為了推動自身更好地發展,解決財務問題,中小企業領導應當提升財務管理的重視度,并積極學習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合理對財務工作進行指導,促進內部各個環節的工作有序穩定推進。同時,還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構建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合理設置財務崗位,使各個人員都能夠嚴格依據制度來開展工作,做到相互牽制與監督,推動企業穩定發展。還要積極為企業人員進行宣傳,讓各個部門的人員都能夠對財務工作有一個良好的認識,積極配合財務部門來開展工作,做好各項信息的回報,更好地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財務人員有效開展工作營造較好的環境。另外,企業還要跟隨時展構建新型的財務管理體系,要積極引進信息化系統,借助于系統來開展財務工作,形成總攬全局的財務管理網絡平臺,確保各個方面的信息能實現有效流通,并借助于平臺總結財務管理的情況,以便促進財務管理取得更高的質量,實現財務工作的良性循環。(三)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技能。第一,企業領導在招聘財務人員的時候要做好把關,盡量招聘經驗豐富、專業化技能高的人員,避免一味地選用自家人員而不考慮其財務技能,如此才能夠提升財務管理的水平。第二,要定期對現有財務人員進行培訓與教育,為其灌輸新的財務知識,提升財務人員的財務技能,使其更好地開展財務工作,跟隨時代的變化以及發展趨勢對財務工作進行優化。必要的話,還可以聘請經驗豐富的財務專家到企業中開展培訓,積極為財務人員傳輸新知識和財務管理技巧,解答財務人員的疑惑、問題等,促進財務人員專業水平的提升。第三,企業要構建健全的激勵機制,對財務人員進行鼓勵,使其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學習財務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技能。企業要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考核,對專業化技能高的人員進行獎勵,在企業中形成一股良好的學習風氣。
經濟新常態為我國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模式,與此同時也為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契機,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要抓住機遇,積極進行創新,不斷提升發展的有效性。不過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普遍存在財務管理問題,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領導應當正視這一問題,并積極進行各個方面的改革,全面解決財務問題,提升發展有效性。政府也應當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指導,出臺這方面的規范,幫助中小企業理清發展思路,為其掃清障礙。
參考文獻:
[1]康寧.基于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07)
[2]李瀟瀟.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8)
作者:豐云仙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 上一篇:高質量發展下物流成本優化路徑
- 下一篇:市場監督局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