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建筑施工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
時間:2022-09-30 03:14:04
導語:境外建筑施工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基于境外建筑施工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面臨的難點,從多個層面提出解決途徑。
[關鍵詞]境外;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經濟責任
建筑施工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積極走出國門,成為境外經營投資隊伍的“大軍”。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涉及企業管理的各方面,且工程項目實施地點在境外,受諸多客觀因素限制,存在諸多難點,需要內部審計拓寬審計思路,采取新的審計方式和方法,以適應境外不同環境下的審計操作。
一、境外建筑施工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面臨的難點
黨的報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對于施工環境多樣、工藝流程復雜的境外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內部審計機構在境外工程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中應充分發揮“促管理、控風險、強監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圍繞工程管理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努力克服審計中的各種困難,解決審計中的難點,為企業國際化發展保駕護航。內部審計在境外施工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中面臨的難點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一)內控制度建立與執行的尺度難以把握。境外施工環境與境內差別很大,境內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無法適用于境外施工管理,如A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物資缺乏加上嚴重通貨膨脹的影響,往往等到企業履行完成合同簽訂等一系列手續時,貨物價格已上漲很多或根本沒有物資了。對境外施工市場規則,管理人員有諸多疑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反復修訂制度完善各項業務。這樣審計過程中的尺度就存在一定彈性,難以把握,尤其是每個國家的建筑市場都具有傾向性、典型性問題。經濟責任審計中對領導人進行評價時,內部審計人員對這些突出的體制性障礙難以進行責任界定。(二)境外工程諸多風險因素的控制難以評價。境外建筑施工企業受政治、法律、施工環境和標準、當地風俗文化等多種因素影響,面臨各種各樣的考驗。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也會面臨合同簽訂與執行、物資設備采購、勞務分包、勞務用工管理、內外賬管理等各種差異。企業管理者常常由于信息面窄、風險意識不強、風險把控能力不到位,導致工程施工風險點不斷“發酵”,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內部審計人員能否有效對工程項目面臨的各種潛在風險進行恰到好處的評價、能否對領導人員的風險把控能力進行評價都是難點。(三)“三重一大”決策監督事項繁多?!叭匾淮蟆睕Q策制度是國有建筑企業的一項重要決策制度,制度的執行情況是領導人經濟責任履行的重點。境外工程施工因路途遠、費用高等原因,受上級公司日常管控和監督較弱,故工程施工單位領導層面的決策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境外工程環境復雜、文化地域存在差異,技術標準環保標準、會計準則、勞務用工、物資采購等很多方面與國內不同,需要進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的事項較多。如何結合工程項目經營的實際情況,圍繞領導干部被賦予的經營管理權和政策執行權查找工程管理過程中的漏洞、糾正違法違規問題成為經濟責任審計的一個難點。(四)獲取支持性證據的難度大。審計證據取得的充分性和適當性是界定境外施工企業領導人員承擔責任的依據。內部審計人員大多涉及審計、會計和工程等專業領域,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尚可,對工程施工中涉及的專業術語應用不熟練,而且不可能對所在國家的語言都熟悉,如中鐵九局在南美洲、非洲、中東地區和歐洲都有施工項目,審計人員不可能對西班牙語、法語、俄語都掌握,在審計取證過程中,尤其是對原始單據的復核具有很大難度,沒有充足的證據,內部審計人員就無法對審計事項進行評價。(五)對外賬的監督評價受限。境外建筑施工企業為適應當地稅務、社保、銀行等機構的監督管理,一般會按當地法律要求建立一套符合當地會計核算的賬套,俗稱外賬。外賬一般聘用當地會計師進行核算。由于內部審計人員對當地法律、會計核算標準和語言掌握欠缺,需要在審計時點借助翻譯人員進行溝通,而大多翻譯人員是純語言類院校畢業,對財經類專業術語的翻譯存在一定困難,對內外賬差異理解有限,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時點往往對外賬管理的監督束手無策,無法對其面臨的風險進行準確估計和判斷。(六)屬地化用工管理監督困擾多。由于所在國家基于本國勞動力就業和經濟發展等原因,對勞務比例和范圍往往會做出明確限定;另外建筑施工企業在境外施工中出于節省人工成本考慮,會在當地聘用部分人工,并進行屬地化管理。各國家人員特點不同,管理難度和風險也不同,審計監督困難重重。比如,審核B國人員的工資單發現,該國姓氏一樣的很多,工資單簽字名字相同筆體不同的很多,真假難辨;C國工人流動性很大,不簽合同的情況經常發生,即使簽訂合同也無法執行。屬地化用工管理是難點,潛在風險很多,內部審計部門進駐現場的時間短、人員有限,常??嘤跓o法正確評價。(七)審計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境外工程施工范圍廣、施工環境較為復雜,很多國家的網絡建設落后,國內先進的物資、工經和財務共享等應用軟件都無法使用,導致國外項目的內部控制較弱,相對風險較大,審計風險同時增大。內部審計人員如何做好審前調查;如何快速進行風險評估和預判,確定審計重點;采用何種審計方法快速取得充足的審計證據以提高審計質量、提升審計效率,都是審計的難點問題。
二、境外建筑施工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難點的解決途徑
針對境外工程施工面臨的“監督遠、監督難、監督環境復雜”等問題,內部審計人員應積極探索審計新思路、創新審計方法,圍繞企業管理核心,對企業規范經營和健康持續發展進行監督、評價和建議,促進企業完善治理、實現目標。(一)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針對境外施工企業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情況,內部審計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對領導人進行評價時,應結合當地法律、風俗、行業標準等實際情況,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對每個國家建筑市場的傾向性、典型性問題需進行詳細取證、個別分析,并結合單位經營目標進行約束,如主要針對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證資產增值等進行判定和評價。對境外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執行,應主要關注:一是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內部審計部門應牽頭組織對公司內部控制設計、運行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及時堵塞管理漏洞,促進內部控制體系不斷完善。二是日常監督內部控制的運行。在施工企業各項審計中,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執行都是審計關注的重點;同時要開展合規評價工作,協同法規部落實規章制度缺陷整改工作,促進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提高管理人員的管控意識。三是提供管理咨詢服務。內部審計部門是施工企業各業務的監督機構,其綜合業務能力最強,統籌把握內部控制的建立情況,督促內控制度的有效運行,能更好地促進溝通。(二)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監督主體作用。在評價境外工程領導人員對施工中各種風險的把控能力時,內部審計人員應對境外工程全面風險管理監督體系開展評價,關注領導人員是否重視對施工全過程風險的識別和防范,形成的全面風險報告涵蓋是否全面,對境外施工特有的風險是否有合理的應對措施,對業主合同等風險較大的業務是否進行單獨的風險分析會議并形成記錄等。作為監督主體的內部審計部門,應以全面風險管理監督評價體系為依據開展風險監督與評價,出具監督評價審計報告,幫助境外工程管理者辨識和評價重大風險,達到防范風險、增加組織價值的目的。(三)改善“三重一大”制度審計方法。面對境外經濟責任審計時間緊、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內部審計應采用合理的審計方法。針對“三重一大”決策在境外施工企業涉及的事項較多,檢查時應選用逆查法。首先,從“三重一大”決策目錄中抽取會議決策和執行中存在異常的事項(未全票通過、新出現的個性事項等),查看會議記錄、紀要,訪談參會人員,了解異常的原因;其次,檢查項目施工過程中有關合同簽訂、物資設備采購、大額資金使用和重要人事安排等“三重一大”事項的決策程序、資料等;最后,依據檢測結果對領導人進行評價。在對境外施工企業“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審計過程中,除關注常規業務外,還應關注不同國家的傾向性、典型性事項,如通貨膨脹時核算匯率的選擇、記賬本位幣的選擇、形式發票的使用等。(四)多渠道解決取證難問題。解決審計取證難問題,內部審計人員應積極采取多種方法進行取證:一是建議境外施工企業在制度上進行完善,如建立二級翻譯復核制度,對翻譯過的資料進行再次復核,保證資料的準確性。二是在審計過程中運用多種審計方法核實資料,如將B國的數字符號打印以便于比對、確認數字的正確性。三是在審計過程中將同類型業務進行歸納,減少業務量,如核實物資采購發票等外部證據時,同類型的業務可以翻譯樣本,對數量、金額進行審核即可。四是日常養成收集所在國家法律和行業標準的習慣,關注官方網站,積極收集相關信息。(五)加強外賬管理監督評價。內部審計人員應在進駐現場審計之前,要求境外施工企業提供所在國家稅法、財經、外匯管理、社會保障、清關等與財務核算關系密切的法律、規章、行業標準或習慣,對所在國家的會計核算有大致了解。內審人員進駐現場后,比對外賬核算與內賬核算之間的關聯,復核內外賬之間的共同之處,如貨幣資金和在所在國家購買的各項資產等;尋找內外賬之間的差異,如所在國家的成本核算、稅法應對、外匯管制等。審計人員應關注境外施工企業的管理者對外賬會計師的管理,是否建立有效的制度進行約束,是否進行有效的日常溝通,對所在國家稅法、財務風險、貨幣風險等的掌握程度等。(六)結合實情對屬地化用工管理進行監督。評價境外建筑施工企業在建立屬地化管理制度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文化差異給當地員工帶來的影響,如B國信奉伊斯蘭教,每天會在固定時間停止工作做禮拜,應尊重這些文化差異并融入當地文化。內部審計人員應結合所在國家的勞動用工法律、社會保障規定、宗教信仰、勞動配額、社會風俗等實際情況,對屬地化管理制度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制度漏洞。對領導人員屬地化管理評價不能教條化,應本著“融入”的理念,充分調研和取證后進行客觀評價。(七)多維度提升審計質量。境外施工企業審計費用遠高于國內,擬定計劃時應充分考慮成本效益原則,以盡可能少的費用獲得較好的審計效果。由于境外施工企業審計風險較大,需要獲取更多的證據以提高審計質量,而審計人員現場審計時間有限,應加強審前調查,規范審計提報資料,并要求提前提報,讓審計人員更多了解境外工程的實際情況,鎖定重點事項和風險,到現場后可直接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計檢查。此外,內部審計人員可針對境外施工企業風險大的工程,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遠程跟蹤審計,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督,以提高審計效果和效率,保證審計質量。
作者:趙靖 單位: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
- 上一篇:電網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
- 下一篇:商務英語在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