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研究
時間:2022-03-18 02:46:11
導語:疫情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在面對諸如疫情等突發情況時,同樣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風險。為此,本文從疫情對企業經濟的影響出發,分析了疫情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針對市場突發情況,企業的應對措施:即管理理念順應時展、管理制度體現形勢變化、創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推動企業經濟管理工作邁向科學、合理、持續發展的健康通道,等等。
關鍵詞:疫情形勢;經濟管理模式;創新途徑
1.疫情對企業經濟的影響。動力源減弱,投資、消費和出口三大引擎大幅下降。第二產業受影響較大,醫藥、醫療、互聯網等行業受益。物流受阻,對企業整個上下游供應鏈帶來巨大影響。部分地區為了有效防控疫情蔓延,對人員流動采取嚴格管控措施,整個工業制造業因物流受限跟不上供貨進度而被迫停下來。制造企業原材料、零部件進不來,復工生產后產品運不出去,物流中斷和疾控措施引發的產業鏈、供應鏈中斷對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影響。人員流動受到阻礙,復工成為較難解決的棘手問題。工人回不來,導致相當數量小微企業生產和營業停滯,而房租、工資、利息等剛性支付,致使企業將蒙受較大損失。從短期來看,疫情對部分行業部分企業的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要實現扭虧為盈,企業必須轉變經營思路,轉變企業經濟增長方式,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2.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在當前疫情下,中國企業的經濟管理面臨著巨大的創新風險和技術挑戰。對于技術能力較強、核心技術能力轉化靈活的企業,且公司本身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可抓住疫情當下這一特殊時期,預測并發掘市場中急需產品,利用自身技術靈活轉化的能力,對企業自身產品線進行快速轉型,以迎合市場的巨大缺口,填補市場空白,提高市場占有率。要實現企業的快速轉型,突破企業的經濟管理瓶頸,作為企業重要資源的“人”的流動性和共享性日益凸現出來,為企業實現高利潤增長提供了發展支撐,同時也對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戰。這就要求企業深刻認識到企業經濟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意義,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規范,以適應疫情下這一特殊時期對人才的合理配置,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的高效運行。
二、疫情下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突發的疫情,對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來說,是全新的挑戰,而且無先例可循。目前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1.管理理念未與時俱進。先進的管理理念是有效開展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落后的管理理念是企業管理工作高效運行的最大障礙,從短期看,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從長期看,阻礙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所以,開展經濟管理首先要匹配與時俱進的經濟管理理念。但是,還有一部分企業將管理重心單一放在追逐短期經濟利益,而忽略了企業中最重要的核心資源,即核心人才的培養和保護,以至于企業發展中缺乏人才梯隊建設,導致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尤其在遇到突發不可抗力事件時,企業難以凝聚最關鍵核心人員,同舟共濟、共渡難關,企業的轉型和創新遇到極大的困難,無法在疫情面前快速找到突破口,實現企業的扭虧為盈。2.管理制度不適應新形勢。部分企業的管理制度陳舊,無法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比如,遇到諸如疫情等特殊情況時,對市場反應遲緩,難以實現快速轉型。另外,如今企業的員工出現了新的特點。尤其是90后,思維活躍,愛好寬泛,愿意嘗試新鮮感和挑戰性的事務,對此類員工的管理制度應靈活性更高,以激發其工作的熱情。與此同時,對一些在企業中工齡長、經驗豐富的員工,應制定合理的老帶新制度,使其經驗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為此,在一個工作團隊中,需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激勵他們高效地進行團隊工作,揚長避短。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者應重新審視新環境下管理制度的合理制定,最大化地適應多變的市場形勢。3.管理人才能力需進一步提高。社會在飛躍發展,企業發展也要緊跟社會發展的脈搏,不斷創新,保持活力和動力。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讓企業的發展眼光不僅僅局限在內部,要放眼全球,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經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但是,我國部分企業忽視了信息技術帶來的寶貴時機,管理人員缺乏創新意識,沒有建立完善的數據收集、分析以及決策系統,致使企業一些重要決策與市場變化脫軌,不適應時展需求。同時,部門內部協調配合性較弱,管理人員橫向溝通較少,不利于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有效分解和整合。因此,急需提高管理人才各方面能力,包括信息化手段應用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規劃與統籌能力、決策與執行能力、培訓能力、統馭能力等,以應對諸如疫情等特殊市場形勢的變化。
三、疫情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及應對措施
為了應對疫情等特殊情況對企業經濟帶來的沖擊,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必須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時俱進,才能在新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為此,企業經濟管理工作需做好以下轉型和創新工作。1.管理理念順應時展。人的意識和理念決定了其行為的方式,此種情境同樣適用于企業,理念是企業發展的最強驅動力。一個缺乏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管理團隊,其理念也必定落后于他人,即使僥幸獲取短期利益,也很難在市場大潮中乘風破浪,持久生存。為此,經濟管理的創新首先從創新管理理念開始,創新管理者的思維模式、管理方法,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提高企業長效發展動力,建立起尊重人才、重視人才、保護人才的管理氛圍,注重核心員工的培育,營造良性競爭的企業文化氛圍,為企業核心關鍵人才成長和能力發揮提供廣闊的沃土。2.管理制度體現形勢變化。新形勢帶來了新變化:首先人才對工作的關注點轉變,對企業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們傾向于彈性的工作時間,渴望工作更具創新性和挑戰性,而不是周而復始地重復機械工作,這就需要企業創新人才激勵制度;其次,企業的固定消費群體轉變,在互聯共享經濟以前,部分企業可以享用自身的固定消費群,經濟可以實現穩定增長,如今,消費者網上購物方便快捷,可選擇性更加靈活多變,減少了對固定產品的依賴性,這就需要企業適時考慮創新營銷管理制度;最后,新形勢使人才共享成為可能,對于因突發疫情造成的人才暫時短缺問題,可考慮通過互聯共享方式快速解決,這就需要企業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使關鍵人才的臨時引進和共享快速實現。3.創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需要一支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員需具備高度專業化的知識結構并具有較高的管理素養,能對形勢變化快速做出反應,并適時進行經濟管理工作創新,最大化凝聚團隊工作力量,激勵團隊人員開展有效工作,才能保證企業經濟的穩定增長。為此,首先應建立人才引進機制,吸引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加入,同時應強化關鍵人才的培養與保護,避免企業內部不良風氣的侵蝕和毒害;其次,對于企業現有潛力型員工,應重視對其培訓和職業生涯開發,挖掘員工潛力,提高員工各方面綜合素質,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最后,培訓后要利用績效管理系統檢驗培訓效果,并與薪酬管理有效結合,激勵全體員工積極工作,形成學習型組織的良好企業文化氛圍,并在實施過程中注重員工的不同反饋,及時進行員工關系管理,使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真正落到實處,促進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飛躍發展。4.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新形勢下的新變化促使企業的組織管理模型應不斷優化,才能迎合市場變化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為了有效應對市場的突發情況變化,企業應改善組織管理機構,盡量扁平化,減少不必要的職能機構,提高企業橫向部門間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同時,重新整合企業的資源:如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責權分明,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高工作效率,使組織結構更加合理科學。此外,應廣泛使用互聯網提供的便利服務,捕捉有效信息,及時發現市場的新變化,以最快的速度應對市場的新變化,搶占先機,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水平,保障企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四、結論
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在面對諸如疫情等突發情況時,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風險。為此,本文從疫情對企業經濟的影響出發,分析了疫情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市場突發情況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創新途徑:即管理理念順應時展、管理制度體現形勢變化、創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以推動企業經濟管理工作邁向科學、合理、持續發展的健康通道,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普青玲.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分析[J].中國商論,2020(18):11-12.
[2]張偉.淺談新時期如何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效率[J].現代商業,2019(27):105-106.
[3]張坤.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與策略探究[J].管理觀察,2020(15):34-35.
[4]韓東.國有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創新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3):8-9.
[5]劉冰.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J].中國商貿,2020(19):88-89.
作者:薛偉 單位:遼寧豐田金杯技師學院
- 上一篇:非公經濟企業發展SWOT分析
- 下一篇:淺談區域經濟發展與對俄貿易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