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審計管理體系論文

時間:2022-03-31 03:02:00

導語:政府審計管理體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審計管理體系論文

我國審計機關成立已有二十三年,在審計機構逐步壯大,審計重要性被世人認識和熟知的同時,審計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尤其審計管理工作與某些先進國家相比,差距明顯,所以加強審計管理,整合審計資源,提高審計工作水平,成為審計理論界必須要面對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審計管理是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為達到審計目標,采用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的方法,作用于審計活動的過程?;谖覈鴮徲嬍墙⒃谛姓w制下的政府審計,其審計管理既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質,同時也具有公共管理的性質。審計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要貫穿于審計業務活動的始終,不能僅限于審計活動的某一個方面或某一個階段,審計計劃、審計組織、審計實施、審計報告,直至審計資料歸檔等各項工作,均需要進行嚴密、科學地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高效和優質。

一、改進審計計劃編制方式,提高計劃的科學性安排審計計劃,要做到科學、合理,從實際出發,全面考慮,不能帶有隨意性。審計計劃是審計管理的基礎,審計機關應將審計管理的重點放到制定科學的審計計劃上來。具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審計機關在制定項目計劃時要統籌兼顧,多考慮審計事業的中長期發展趨勢和要求,把握中長期規劃與短期計劃的協調和平衡,不能被動地跟熱點,而應主動地找熱點。要多與國家經濟監督、政策制定及其他權力部門以及中央大型國有企業溝通,為國家的宏觀決策提供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

(二)項目安排要考慮各地不同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特點,給各地一定的自主權,調動基層審計機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通過審計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

(三)加強計劃編制前的調查研究,夯實編制基礎工作。要保證計劃編制時間,細化計劃編制前的工作,完善編制程序,成立由審計機關內部各業務部門和計劃管理部門參加的計劃編制小組,在充分掌握計劃期內可用審計資源數量和質量的基礎上,突出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的審計,統籌安排審計項目的實施時間、地點、內容和目的,增強審計項目間的內容和目的上的聯動性,緩解審計資源不足與審計任務繁多的矛盾。

(四)審計機關確定審計項目時,應與其他經濟監督部門溝通,避免重復審計,浪費審計資源。

二、切實加強審計質量控制,防范審計風險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提高審計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把握好審計工作的每一環節。審計質量有兩方面內容:一是指作為審計最終成果的審計報告的質量,二是指審計工作的質量。審計工作質量是基礎,它決定著審計報告的質量,而審計工作質量的優劣又要通過審計報告加以反映。審計項目質量的高低、審計成果的大小與審計人員的努力程度和對審計規范的遵循程度成正比。所以要實施科學的控制方式,提高這兩項“程度”,從而取得高質量的審計成果。具體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應考慮在審計機關內部建立獨立的質量控制部門,采取業務審計與質量控制相分離的機制,并將質量控制的關口前移,在加強對審計計劃和審計方案進行控制、保證目標合理性的基礎上,采用現代技術方法,實現對項目審計實施的實時控制。

(二)探索審計質量控制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審計業務,確定符合其特點的關鍵控制點,逐步形成動態的體現業務工作實際的控制點資料庫,確保審計控制的效果;建立科學的審計項目質量控制體系,將審計工作的各環節作為質量控制系統,明確相應的工作目標、步驟、質量要求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