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發展趨勢論文
時間:2022-03-31 03:05:00
導語:內部審計發展趨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部審計是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而產生的,是為了適應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而發展的。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歷程,發達國家的內部審計已經呈現下列趨勢:
(一)內部審計由會計部門的領導轉由最高管理當局領導
西方發達國家內部審計產生之初,管理當局關心的是會計記錄的真實性,財務收支流動的合規性,財產物資的完整性等事情,當時內部審計主要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由會計部門領導比較合適。但隨著管理當局對內部審計工作依賴程度的增強,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1978年頒布的《內部審計職業實務準則》中明確規定:一個組織在建立內審機構時內部審計領導應由組織內一個有充分權威的人負責;內部審計部門領導應與董事會保持直接聯系,其任免應經董事會同意;內部審計部門的宗旨、權利和職責應在正式書面文件(章程)中做出規定,且應由經理核準,董事會通過;內部審計部門領導每年應將內部工作計劃呈送經理批準,并報告董事會,還應向經理和董事會報告重要的審計結果和審計建議。因此,西方發達國家內部審計機構越來越普遍地采取所謂的雙重聯系和報告制度。即一方面與最高管理當局聯系,向其報告工作,以便審計結論和審計建議能得到充分考慮,查出的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又與董事會聯系,向其報告工作,以避免內審活動受管理當局的阻撓。
(二)內部審計由單純財務審計向管理審計發展
早期的西方內部審計部門主要開展財務審計,這種事后進行的財務審計,只能提出問題,治標不治本。因此,美國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其所頒布的《內部審計實務準則》中規定,內部審計工作范圍應包括“對組織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恰當性和效果以及各項業務活動在履行被賦予的責任方面的質量進行檢查和評價。”1990年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頒布的職責說明書中將內部審計定義為:內部審計是一個組織內部為檢查和評價其活動和為本組織服務而建立的一種獨立評價活動,他要提供所檢查的有關活動的分析、評價、建議、咨詢意見和信息,以協作本組織成員有效地完成其責任。在1999年的內部審計新定義中,更是將“獨立評價活動”變為“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由“檢查和評價其活動和為本組織服務”變為“為組織增值和改善組織經營”,內部審計的目標也由“協作本組織成員有效地完成其責任”變為“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
(三)內部審計由一種零散的組織活動向一種社會職業發展
四十年代以前,內部審計只是一些相互之間缺乏聯系和交流,在組織內部獨自進行的審查和評價活動。1941年,有人把它稱為內部審計的奠基年,該年在美國成立的內部審計師協會使內部審計成為一種社會職業。發展至今,西方內部審計已成為一種成熟的社會職業,內部審計基本上實現了規范化,從事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特定的知識和技能,已經推行注冊內部審計師考試和授證制度,I-IA自1974年舉辦CIA(CERTIFIEDINTERNALAUDI-TOR)考試至今,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項考試??荚噧热莅?個部分:內部審計程序、內部審計技術、管理控制和信息技術、審計環境。此項考試的權威性源于“四個統一”,即全世界統一時間、統一科目、統一命題、統一評卷。IIA還設置了各種培訓和繼續教育課程,制定了諸如《內部審計師道德規范》、《內部審計職業實務準則》、《內部審計法》等行為規范,同時,內部審計已從一種單純的實踐活動上升為一種理論體系,完成了由“術”到“學”的轉變。
二、對策
我國的企業內部審計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職業化程度不高等。結合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我們認為我國內部審計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一)在企業內部,特別是在大、中型企業內部建立總審計師制度
在企業內部選擇熟悉本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有組織領導能力、具有相應專業知識的優秀人才,擔任總審計師職務,總體負責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內部建立總審計師制度具有如下優點:(1)使企業內部審計在組織上加強,在制度上得到保證。有利于改變目前企業內部審計一直處于從屬地位,最高負責人只是企業中層管理人員的不利狀況。解決內部審計的“有位”問題,為其“有為”打下基礎。(2)能夠深化和擴展內部審計的深度和廣度??倢徲嫀煂儆谄髽I高層管理領導體系,名正言順地參與研究和制定經營方針、經營目標,為企業經營決策服務,為管理審計的開展提供組織保證。(3)有利于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內審效果,總審計師一般要求具有審計師等以上職稱的人員擔任,為有計劃的培訓和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提供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