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資源節約型作用論文

時間:2022-09-09 05:48:00

導語:審計資源節約型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計資源節約型作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資源節約型社會效益審計資源審計

論文摘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我國目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就審計工作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中的作用進行論述,以期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要求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通過采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等措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對資源的消耗,促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這里所說的節約有兩層涵義:一是在經濟運行中減少對資源的消耗,二是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近年來審計在規范經濟運行秩序,堵塞經濟漏洞,懲治腐敗,促進黨風廉政建設中發揮的監督作用越來越大,發揮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多。在開展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審計作為一種監督手段,在規范經濟秩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監督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更主要的是對資源的有效使用和損失浪費問題進行監督。

資源節約型社會對審計工作的新要求

既然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離不開審計,那么在新環境下審計如何在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呢?

(一)效益審計是必然選擇

在建設節約型社會過程中加強審計監督是必要的,但僅僅開展以查錯防弊為主要內容的財務收支審計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據統計,自2005年1至11月,全國共審計9.1萬個單位,查出各類違法違規問題金額2900多億元,絕大多數則是由決策失誤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認為,損失浪費同貪污腐敗一樣可怕。怎樣防止這些損失浪費現象出現呢?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往往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因此,審計要對資源的有效使用情況,特別是損失浪費行為進行審計監督,也就是開展經濟效益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在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就是對資金、資源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審計,集中揭露重大的損失浪費問題,節省國家財政資金,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由此可見,審計就是要為節約型社會從財政上塑型。

節約型社會是嚴格管理、科學管理的社會。經濟活動中大量的損失浪費、效益低下、國有資產流失以及經濟犯罪、貪污腐敗等問題,其根源就在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制約機制。開展效益審計要從內部控制和管理入手,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效能進行審計,發現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被審計單位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從而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避免造成損失浪費等不良后果。

(二)建立和完善資源和能源的審計制度

資源和能源審計應同現行的環境評價制度共同形成新的社會性管理制度,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提供制度保障。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約束的矛盾日益凸顯。

目前,我國生產總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資源消耗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生產、建設、流通、消費領域浪費資源的現象相當嚴重。

能源的開發與使用,節約資源反對浪費,加強管理,建設節約型社會等需要有法律的保護,審計作為重要的監督、控制與約束體系,在其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隨著政府對自然資源及能源的認識日益深入及環境保護投資的深入進行,自然資源審計工作也相應開展并逐漸深化。目前我國的自然資源審計從土地、水、生物多樣性審計研究來看大部分以資金作為切入口,環境影響評價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等沒有得到廣泛應用,而對石油、煤炭及天然氣等的能源審計市場也剛剛啟動,做法不統一,不規范,還沒有形成廣泛市場服務機制,某些地方主要靠政府推動。所以在當前資源日益枯竭、能源日益緊張、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資源和能源的審計制度是必要的。

提高審計在資源節約型社會中作用的策略

全面推進效益審計,加快建立我國效益審計的相關法律制度,從根本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盡早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效益審計體系。

加強經濟責任審計,使效益審計與責任追究制度相結合。

堅持財政財務收支審計與效益審計并重,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并重,關注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積極開展資源與環境審計,加強與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有關的資金、重點工程的審計,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資源與環境審計模式。

優化審計人員結構,提高審計人員素質。與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相比,效益審計需要審計人員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因此應加強對現有審計人員的培訓,提高其素質。

參考文獻:

1.葉與宏.淺談效益審計.財會月刊,2005(7)

2.周應良.關于我國效益審計難點、對策的思考.審計與理財,2005(7)